云南省玉溪第七中学 李东华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这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对应的措施,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和训练。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他们日后的学习,还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有效方式。下面就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进行探讨。
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课前预习,特别是在新课改的不断推动下,学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所以,他们有义务提前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预习,进而有效了解哪些知识是已经掌握的,哪些知识需要深入研究的,哪些知识是重点内容等等,要想掌握这些知识,就要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课前预习。由于数学知识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主动地想起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做好衔接。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会涉及很多的概念,这就需要学生对一些知识的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并将其表述出来,不能只是对概念字面上的理解,更需要对其内涵和本质进行深入了解。如果只是对概念字面上的意思进行理解,在刚接触的时候是可以记住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觉得比较模糊或是忘记,这样在解答问题的时候也会比较容易出错。因此,数学老师在对数学概念进行教学时,要让学生对概念进行准确的表述,培养学生准确表述概念的习惯,让学生从根源上对概念的本质含义有所掌握,而不是停留在背诵下来就可以的阶段。比如,我们在学习“两点之间的距离”这一概念时,大部分学生都觉得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就是将两个点进行连接,连接两个点之间的线段就是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但是这种理解方式存在一定的误差,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线段的长度,而不是线段,为了可以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表述概念,要对细节的知识进行重点教学,帮助学生对概念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学生需要老师的不断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一个引导者,将容易混淆的知识清楚地讲给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的概念,对于概念的教学,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在讲解的同时要强调易混淆点。因为有些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教师可以利用相似性进行教学,找到概念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对比着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其进行理解和记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极大的帮助。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最终成绩。由于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他们在面对枯燥的数学知识时,无法长期集中注意力。对于这一现象,教师在讲课时就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讲习惯。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刺激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负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举出几个简单的例子,如1+2=;3+4=……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很快地说出正确结果,之后教师再举出1-2、3-4等例子,用这些学生不熟悉的知识点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课堂听讲习惯。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单纯地对理论知识和基础的习题进行掌握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后练习时所面对的习题是多样化的,而且在离开老师的情况下,可以更好地凸显学生个人数学素质水平。在课下,学生要养成重复翻阅笔记的习惯,回顾课上的情节,将课堂上没有理解的部分在下节课上课之前清楚掌握,如果隔了几天之后再回顾旧知识,就会遗漏掉一些知识点。学生不仅要坚持每天进行课后反思,还要在一个单元学习结束之后,统一形成阶段思考,将新旧知识点进行串联,然后整体拓展思维,再一次消除疑问,坚持做到自己研究作业任务。在面对一些难题无法解决时,可以主动和其他同学进行合作探究,并在总结知识点的时候准备一个错题本,将习惯性出现错误的地方记录下来,做到自我改进,突破教学困境。比如,在学习“解方程式”这一内容时,有一部分学生喜欢偷懒,求到的解没有代入方程检验;有的学生在解方程去分母时,由于粗心会容易出现漏项。这些经常出现的失误,学生都可以记录起来,然后根据错误的类型进行划分,并找出正确的求解方向,使方程的解具有严谨性,在后续的学习中,对于出现的类似情况跨越心理障碍。
总的来讲,在初中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要了解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准确的评价,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认真听讲、善于分析等多方面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发展,并有效提升数学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