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 芳
我园地处黄河之滨,紧邻4A 级景区“东方桃花洲”,周边有泥土、田野、贝壳、芦苇和桃文化资源,这些乡土资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娱乐性和可操作性。我园立足本园实际,以五彩缤纷的农村生活为背景,积极探索具有本土特色且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全收获”的“全”是指多层次、多方面、多主体,说明种植不只是让幼儿有收获,不只是获得食物。“全收获”理念指导下的种植活动意味着种植能给幼儿带来多样化的活动和多方面的经验,还能促进教师、家长等成人的专业发展。结合我园地处农村的优势,我们在园内开辟了5 块种植园地,给幼儿提供操作和实践的场地,利用与幼儿生活密不可分且幼儿熟悉的植物作为幼儿探索的对象,引导幼儿对身边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规律进行主动探究,从而形成科学的情感和态度,掌握相关的科学方法,获得关于物质世界的科学经验。例如,暑假后孩子们再回到幼儿园,春天他们栽种的秋葵自然成了他们探究的焦点,商量后,他们一起采摘了老秋葵。“你们听听,这个秋葵里摇一摇会有声音哦!”“这是什么声音呢?”“这个里面有东西。”“这个里面是秋葵的种子,摇一摇就会发出声音了。”“这么多秋葵我拿不下了。”“我帮你拿着,你来摘!”“我们可以放地上再来摘!”“哎呀,这个我摘不了!”“我们来帮忙!”幼儿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自己的发现并开始采摘成熟的秋葵。他们带着收获的喜悦将秋葵存放到美工区,经过商量,他们相继玩起了涂色活动“五彩秋葵”、手工制作活动“秋葵项链”、绘画活动“秋葵装饰”、科学活动“秋葵种子的秘密”。秋葵的采摘及相关活动的生成让幼儿们感受了自然的气息,探索了自然的奇妙,在与自然的对话中收获快乐,发展了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借助“东方桃花洲”的独特资源,我园生成了“春赏桃、夏品桃、秋冬护桃、四季玩桃、与桃树相伴成长”的《桃文化》园本课程。
随着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更新和实施,我们将园本课程主题定位为“桃文化”并以“桃”为抓手,以网络图为中心初步制定了课程计划。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才发现只要走到户外用心观察,课程资源就会在不经意间生成。如在“桃园写真”活动中,幼儿发现大棚上的棉被、棚内的温度计、桃园上方的鸟群、户外桃树上的虫壳、桃园景观文化等资源,这些都成了桃文化拓展的丰富课程资源。此外,还生成了续编桃花诗的活动,学习了桃典故《桃园三结义》《蟠桃献寿》、桃古诗《桃花庵歌》,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采桃花”,了解了桃花的作用与功效,制作了桃花圆子及桃花饼,制作了桃花棋,探究了桃胶,还举行了“桃摄影”大赛和“桃香满园”美食活动等一系列桃文化活动。
户外活动场地是幼儿园自然的第二课堂,在户外活动场地中,幼儿能够收获到室内课堂所无法学到的知识以及对自然事物的认知。户外活动场地改造时,我们利用农村资源收集了轮胎、油桶、水泥涵洞等材料,将户外活动场地改造成集生活区、野战区、表演区、体能发展区、养殖区、玩沙玩水区为一体的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活动场地。
充分利用农村幼儿园自然材料丰富的便利条件,收集农村随处可见的芦苇、贝壳、树枝、桃核等材料,并投放到操作区、美工区、表演区和科学区,让幼儿开展操作、手工、讲述、表演等活动。活动中,我们以幼儿为主体,默默地观察他们,了解他们的需要并追随他们的兴趣,陪伴他们,和他们一起去摸索尝试,在操作过程中,使他们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幅提升。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农村幼儿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大自然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自然、有趣的活动场所。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如何从大自然中生成活教材将是我们持续进行探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