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中市联合中心小学 梅 楠
过去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时存在这样的现象:过于重视形式定义、轻意象表征,重视定义的语义分析、轻视过程的现象等。而这就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数学概念,无法理解概念的本质,无法形成知识相互转化的能力。对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路,给小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空间,自主抽象出数学概念。而数学问题是深度学习的关键,通过解答数学问题,学生能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观念。因而,接下来,就问题驱动在数学概念深度学习中的有效应用,我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抽象、单调的数学概念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有效教学数学概念,就需要借助问题情境,用其建立起感性经验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一方面,促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将要学习的数学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概念“从哪里来”“解决什么问题”,对数学概念形成初步认知,从而为深入学习数学概念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时,为了激发学生概念学习兴趣,我设计了故事性的问题情境。首先,讲述故事。北宋有个大将军名字叫作狄青……他还拿了一百枚铜币许愿:“如果这次出征能够打败敌人,那么这些铜币扔在地上,铸有钱字的那一面一定会全部朝上。”许完愿之后,狄青就要扔一百个铜币。然而,听到的官员们都劝阻他放弃这个愿望,他们怕失败之后会动摇军心。可是,狄青固执不听,将铜币全部扔在了地上。那么,狄青是否能扔出一百个铜币的钱字面全部朝上?在讲述完故事之后,学生对于故事结果心痒难耐。而为了揭开这个谜题,我引入了“分数乘法”的概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寻找故事的答案。而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动力十足,为深度学习数学概念奠定了基础。
数学问题是学生开展积极有效的数学思维活动的纽带,是学生走向数学概念本质的“引路人”。所以在数学概念的深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制造针对性的问题串,用问题串联起数学概念探究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拾级而上,步步深入地抽象出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时,在构筑完问题情境,引入数学概念,激发学生概念探究兴趣之后,我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串,牵引学生一步步地经历“分数乘法”概念产生的过程,深刻理解数学概念。问题一:分数如何表示可能性大小?问题二: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什么?问题三:分数乘法和分数加法存在什么内在联系?问题四: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问题五: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如何推导出来的?问题六:狄青扔出一百个铜币的钱字面全部朝上的概率为多少?学生在问题串的指导下一步步地往前走,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下,“难点”“关键点”一个一个被解决,最终达到了全面、深刻认识问题的目的。而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分数乘法”有了全方位的认识,而且提高了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初步形成了抽象思维的能力。
基于问题驱动的数学概念深度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何获得数学概念。而在新课程理念的渗透中,教师可以使用启发式策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经历知识,概括、简化出数学概念,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运用数学概念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时,在提出问题串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餐垫式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数学概念相关问题。首先,按照“好、中、差”生平均分配的原则,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以好带差积极学习数学概念;其次,让每个小组的成员围坐在一起,给他们分配一张A2纸,要求组内每位学生划分出自己的一块区域,在自己的区域上写下问题探究过程,总结知识;然后小组成员根据问题串,一一探究、解决问题。如问题三,“分数乘法和分数加法存在什么内在联系?”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学生先回顾了分数加法的知识,又回忆了整数乘法的知识,然后将整数乘法的意义施加在分数乘法上,从而得出了分数乘法和分数加法的内在联系,即相同的分数相加就等于此分数乘以其数量。而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探索-解决-总结”的思路,逐渐从知识中剥离出了分数乘法的本质,实现了数学概念的内化和输出。
综上所述,基于问题驱动的数学概念的深度学习必须经历“问题情境-问题串-自主探究”这三个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激发概念学习兴趣,螺旋式经历数学概念,自主发现数学概念的本质,深刻理解、运用数学概念,从而实现数学概念的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