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启秀小学 成美华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环节中达成对知识的领悟。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对知识的探索也不像想象中那样完美,所以教师引导者的角色非常重要,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从细节入手推动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入,促成学生的高效学习。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接受和模仿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不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尤其是数学学科,需要引领学生经历丰富的探究过程,形成深度理解,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提升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根源,探索本质的数学规律,让他们摆脱机械模仿带来的限制。
例如在“分数除法”的教学中,有这样一类常见问题:大型拖拉机小时耕地公顷,那么耕地一公顷需要多少小时?每小时能耕地多少公顷?很多学生对这两个问题总是混淆不清,而一些教师的应对之策就是给学生一个“万能公式”:如果问题的单位是“小时”,那么就找到题中的小时数作为被除数,用它除以公顷数;如果问题的单位是“公顷”,那就找到题中的公顷数来除以小时数。虽然这样的方法很实用,但是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这个公式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尝试用多样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且让学生说说算理,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优化算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解题。比如说有学生认为借助数量关系来解决这一问题比较方便,求“每小时能耕地多少公顷”就是求工作效率,所以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时间,反之就用工作时间除以工作总量。还有的学生提议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将题中的数都换成整数,这样比较容易想到算理,这些方法都给大家带来了启发和帮助。
像案例中这样的引导就将学生带出了机械模仿的境地,学生无论是从数量关系出发,还是分析算理,都会推动他们对这类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学生就能迁移这种经验去解决它,并逐步建立数学模型。
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模糊的认识清晰化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他们尽量借助于表象来学习,并在丰富的观察和比较中形成深刻的认识,促进他们已有知识的融会贯通。
例如在“认识假分数”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猴妈妈分饼干的情境:猴妈妈将一块饼干平均分成三份,小猴子分得其中的一份,请学生用分数表示出小猴子分得的饼干。学生很快想到了,并画 图 表示出这个分数。接着我延续了情境:可是小猴子并不满意,他觉得分得的饼干根本吃不饱,小猴子心想:要是能分得现在的4 倍(结合图出示原来的三分之一块饼干)就好了。就这样的情境,我向学生提出了问题:你能用分数表示出小猴子想要的饼干吗?在学生独立思考并小组交流之后,大部分学生认同用来表示,于是我接着追 问 学 生 :一块饼干平均分成三份后,能出现第四份吗?如果我们要画图表示出这个分数,应该如何画?在学生画图之后,我向学生揭示了假分数的定义,并在对比中让学生发现假分数的核心定义在于分子表示的份数比分母还要大或者等于分母。学生
在体这会个出教仅学仅案是例平中均,分让单学位生“画1图”是是教表学示假不分了数的这重个点分,数在的画,图我中们,需要画出两块饼干来,而均分的时候,其中的一块饼干是分数的单位“1”。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才能由原先的小于1 扩展到大于1。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自主探索的方法。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实际教学中我们要让教于学,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例如在“积与和的奇偶性”的教学中,我直接揭示课题,并引导学生分组合作,研究多个整数相乘和相加时积的奇偶性和和的奇偶性有怎样的规律,教师在巡视课堂的时候适度参与学生的交流,给他们一些建议和帮助,在集体展示的时候,学生的表现相当好,在积的奇偶性上,学生第一时间达成了共识。而对于和的奇偶性问题,学生呈现的方式不同,但是殊途同归,有的小组是举例子来说明的,在操作时先去掉所有的偶数,揭示了和的奇偶性是由其中奇数的个数决定的规律,有的小组是从简单的规律开始展开推断,将所有的偶数聚集在一起写成一个偶数,然后将奇数配对,揭示出结论:如果奇数个数是单数,那么和是奇数,如果奇数个数是双数,那么和是偶数。经历了自主探究和交流展示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
总之,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科学定位自己的角色,并深入学生学习的过程,从细节中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的探究走向深入,引导学生的学习走向自主,这样才能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并推升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