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雪浪中心幼儿园 王洁琼
餐后活动包含早上的点心后、午餐后以及下午的点心后。这个时间段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两个点心后时间都有15分钟左右,午餐后的时间更长一些。孩子的活动时间是相对宽松、自由的,活动内容是自主选择的,那在这个时间段孩子会做些什么呢?有的会做计划、有的会画画、有的玩玩具、还有的做隔夜没做完的事等等。一次偶然的发现,我发现孩子们对语言区角的故事讲台非常感兴趣。
案例:在语言区我投放了一个故事讲台,孩子们特别喜欢——翰翰在围着它一钻一出,很稀奇;豪豪张牙舞爪地在框内手舞足蹈,一旁的孩子们尖叫着“鬼来了”……连续几天,我每天看着他们捣鼓这个故事讲台,又要提醒他们吃饭,真是累。为了改变这个情况,我要求孩子们吃完饭以后才能玩讲故事游戏,这下孩子们吃得飞快,一吃完就搬着椅子挤在前面,准备听故事,我装模作样介绍自己是讲故事大王,然后随便编了一个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随后,我提出把讲台交给他们,故事讲台在嘈杂声中迎来了孩子们的第一次表演。
故事讲台的投放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刚开始因为材料没有准备齐全,没有向孩子介绍正式投入使用,但还是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利用故事讲台自导自演活动,但却影响了用餐,导致孩子们边玩边吃,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发现问题和兴趣点后,我向孩子们提出了要求,吃完才能使用故事讲台,并把它搬到了活动室的前面。明确要求后,孩子们能遵守规则,吃饭的速度也变快了,为的是快点加入故事讲台的活动中,甚至是争先恐后地要求做故事大王。珂珂是个非常腼腆、害羞的孩子,平时胆小,不敢举手,居然自告奋勇地举起了手,一边上台,一边告诉我她害羞,我告诉她没关系的,大胆讲就好了,后来一旁的轩轩强烈要求要帮她讲,故事大王易了主,虽然她上了台没有讲出什么,但她能勇敢地跨出来,走上讲台,得到了同伴的帮助,已经非常了不起了,相信她在以后活动会越来越大胆,事实也证明了这个孩子的转变。
餐后故事大讲台设置的时间是自由的,打破了使用的地点、形式,不仅丰富了孩子在餐后的活动,更激发了孩子表达、表演的欲望。我还把平时放在语言区角的材料拿出来给孩子们玩——我们班精彩的餐后语言活动开始了。
为了帮助幼儿喜欢阅读、随时阅读,我们创设了温馨、舒适的语言区,提供了丰富的图书,也让图书走出只在图书区的“困境”。在点心后的时间或者自由活动时间,我们针对孩子们的兴趣,分成了男孩喜欢的阅读书目,比如:恐龙类的《遇到你真好》系列,海底小纵队系列,黑猫警长系列等;女孩喜欢的阅读书目,比如:芭比系列、苏菲亚系列。投放在每组桌子上,意在点心后孩子们能随时阅读,随时取放书籍。另外,在各个区角也投放了一些绘本,如:美工区除了关于创意美术的书籍,还有《漏》《老鼠亚历山大》等绘本,通过欣赏绘本中不同绘图表现手法,鼓励孩子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制作;科学区的桌子上投放了《水是从哪里来的》《自来水的旅程》等与我们实施的项目课程相关的书籍,孩子们随时取阅,与同伴一边看一边讲,增加了幼儿与图书的互动、与同伴的互动,避免了去挤阅读区看书的弊端。
点心后选择看书是比较安静、有序的活动,随时可以取放的图书也非常方便,避免了不停地走动,平时,也会过一段时间更换不同内容的图书,经常能看到孩子们两两凑在一起看同一本书,或者讨论同一页的问题,上午看了下午还在看,对图书的翻阅时间明显比在语言区三两下就翻完要来的时间久。
在餐后,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的故事盒,吃好饭,孩子们除了可以画画、玩自己带的玩具,还可以和好朋友讲自己的故事盒。一吃完饭,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拿上自己的故事盒讲起了故事。记得昊昊和瑶瑶做的都是猴子捞月亮,他们很快就发现了各自做的故事内容是一样,但是里面的图案却不太一样——只听浩浩说:“猴子捞月亮,因为井底有月亮的,天上一个,井里一个。”瑶瑶一看果然自己的盒子里没月亮,马上起身去教室拿了一张黄纸,熟练地剪了一个圆,又涂了点胶水把它贴进了自己的故事盒,开心地继续讲故事;制作恐龙类主题的孩子会把恐龙拿出来讲,时间久了,孩子们也不会玩腻,他们会把自己故事盒里的人物互相交换、再自制新的小动物添置在里面。
故事盒里不同的故事情节、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动物摆设,让孩子充满了兴趣,孩子们不仅喜欢讲故事,更加喜欢制作故事——他们会用纸杯画了剪下来做动物,这都是在无形中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同伴互讲、互换的过程中,是孩子们倾听习惯养成的过程、是表达能力提高的过程、是想象能力发展的过程、是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与同伴积极交往的过程。这些都可以在语言区有限的时间之外进行,也可以延伸到点心后、餐后……孩子的故事不同了,交往同伴也不同了。
猜谜语是我们班孩子非常喜欢的语言活动,平时孩子们除了在区角玩,现在也把它搬到了餐后活动。这是茜茜在家自己做的谜面,她画了很多的水果和蔬菜,问我:
“吃好饭能让小朋友猜我做的谜语吗?”
我说:“当然可以啊!”
她的谜语活动特别受欢迎,身边挤满了小伙伴,争抢着要猜谜语。可是,都抢着玩的后果是大家都想猜,最后变成一堆争吵声,都说是我先猜出来的。发现问题后,我参与到他们的游戏中:“你们一起说听的到吗?我好像听不清,谁问谁猜呢?”
“应该怎么玩才不乱呢?”马上孩子们就提出点兵点将,点到谁就让谁猜,这个主意大家认可了,孩子们玩起来也有序了,一场谜语大赛在我们班拉开了帷幕。
餐后的语言活动不是单一的。孩子们把课程内容自然而然地延伸到餐后,能倾听同伴讲话,遵守游戏规;老师则全面关注、及时地介入孩子们的游戏,巧妙引导、帮助幼儿养成认真听别人讲话的习惯,并遵守游戏规则。
孩子们在前书写区一直有写心情日记的习惯,但只在一个时间段记录日记也是有缺陷的,比如:我下午有开心的事情要记录,但要忙着收归、回顾区角活动不能用文字及时记录、及时倾听等等,怎么办?因此,我们鼓励孩子们在点心后或者餐后去记录,有的会画早上上幼儿园途中发生的事情;有的会画自己喜欢的植物;有的会画遇到的人、游戏中不开心的事等等。在餐后,我可以继续倾听,继续帮助孩子记录,有的孩子会来讲给我听画的是什么;有的孩子会画一个简单的字,让我接着帮他画,也有让我帮忙记录文字的……孩子们对书写充满兴趣,会用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孩子的记录比较简单,但它反应了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老师也能在这个时候探取他们的小秘密,及时了解、做出引导。
语言活动融入孩子们的餐后生活,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餐后活动,更使孩子们在语言能力——听说读写等方面有了质的提高。让我们一起丰富和充实餐后活动,陪伴孩子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