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无论是单元训练,还是综合训练,就具体考查的知识点鲜有重复。因此,通过训练获得的知识往往角度单一,获得的也是零星的、碎片化的知识。所以,教师应围绕某个知识点或主题进行专题训练,让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去认识历史知识。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优化学生储备的知识结构,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性思维。接下来,笔者试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废止缠足”为例进行说明。
例1.慈禧太后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曾颁懿旨:“汉人妇女率多缠足,行之已久,有伤造物之和,嗣后缙绅之家,务当婉切劝导,使之家喻户晓,以期渐除陋习。”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
A.汉族妇女缠足深受全社会歧视
B.晚清时期已出现废止缠足的主张
C.临时政府对缠足现象明令禁止
D.缠足陋习在二十世纪初已经消失
【解析】材料中提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此时处于晚清时期,“务当婉切劝导,使之家喻户晓,以期渐除陋习”,反映的是慈禧太后要求渐除缠足的陋习,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社会歧视的内容,故排除A项;此时辛亥革命尚未爆发,(南京)临时政府尚未成立,故排除C项;材料中“以期渐除陋习”,表明缠足陋习依然存在,“已经消失”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
例2.辛亥革命后,当时的政府就颁布了废止缠足的法令。但在新中国成立后人们还看见许多的“小脚老太”。这说明 ( )
A.缠足受到广大妇女的欢迎
B.废止缠足的法令成为一纸空文
C.革除传统习俗具有长期性
D.习俗变迁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
【解析】材料由两个分句组成,用转折连词“但”连接,第二个分句是材料的中心句。依据材料信息,新中国成立后人们还看见许多的“小脚老太”,这说明传统旧习俗的废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故C项正确。俗话说,“小脚一双,眼泪一缸”,缠足残害着女性的身体和精神,不可能受到广大妇女的欢迎,故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且非材料主旨所在,故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城乡差异的有关内容,故排除D项。
【思维点拨】关于“废止缠足”,人教版教材历史必修二第14课做了这样的叙述: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因此,在复习中学生易误认为维新派在中国“首倡”废止缠足。通过以上两则示例可以发现:在晚清时期,清政府就已提出废止缠足的主张;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对废止缠足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缠足现象仍然存在。所以,在高考复习中,教师要精选那些能够形成思维冲突的试题,这样有助于学生突破思维误区,对知识形成更准确、更全面的认知。
例3.19世纪80年代以后,一批来华的传教士中有人首先提倡天足;维新人士更率先反对缠足,主张放足;1901年,慈禧太后下达了劝禁缠足的懿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下令禁止缠足。这说明 ( )
A.近代放足运动具有反封建政治意义
B.传教士主张男女的社会地位平等
C.维新人士反对缠足的态度最为坚决
D.女性群体的地位受到社会的关注
【解析】慈禧太后亦要求劝禁缠足,与反封建政治意义无关,故排除A项;传教士提倡天足,并不能说明其主张男女平等,故排除B项;维新人士反对缠足的态度最为坚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根据材料信息,从19世纪80年代到1912年,传教士、维新人士、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相继要求废除缠足,表明女性群体的地位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女性地位的提高,故D项正确。
例4.辛亥革命后,河北无极(无极,地名)有歌谣唱道:“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多快活,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歌谣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传统习俗的废除
B.妇女地位的提高
C.农业人口的增加
D.道路交通的改善
【解析】题干中歌谣反映了废止缠足的好处,本质上反映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萌发,妇女地位的提高,这是辛亥革命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后,废止缠足等封建的旧习俗并没有彻底废除,故排除A项。农业人口的增加、道路交通的改善与材料的主旨无直接关联,故排除C,D两项。
【思维点拨】以上两则示例,从女性解放角度进行专题训练,为教师提供了认识的新视角。近代中国的废止缠足运动,又叫天足运动。天足即放足,天足运动的开展,表明女性群体的地位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女性地位的逐步提高。此外,结合例3中题干信息还可以发现,这场运动的参与者既包括清政府、也包括民国政府;既包括维新派,也包括革命派;甚至还包括来华的传教士,参加的阶层具有相对的广泛性。所以,这一陋俗的革除过程,既是中国女性自我意识萌发的产物,也渗透着中国社会各阶层顺应近代化潮流的努力。
例5.1902年清廷颁布《劝行放足歌》诏书:“照得女子缠足,最为中华恶俗。惟当缠足之时,任其日夜号哭。对面置若罔闻,女亦甘受其酷!为之推原其故,不过扭于世俗。意为非此不美,且将为人怨怒。务各互相解释,切勿再事拘囿。”这从实质上说明( )
A.世俗偏见阻碍社会进步
B.清末女子普遍放足
C.清政府顺应近代化潮流
D.清末政府迫令放足
【解析】依据材料,清廷颁布《劝行放足歌》诏书,劝令女子放足、不缠足,改变社会陋俗,是社会习俗近代化的表现,表明清政府顺应了近代化的潮流,故C项正确。A项对材料理解不全面,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故排除。材料中信息“务各互相解释,切勿再事拘囿”,表明缠足陋俗根深蒂固,B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D项属于现象的描述,而非实质揭示,且“迫令”说法值得商榷,故排除。
例6.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布了一系列改革风俗的条规,内容涉及禁卖人口、禁止体罚、保护民权、严禁鸦片、禁止赌博、管制娟妓、改革历法、改变称呼、限期剪辫、劝禁缠足、改革礼仪、树立新风等各个方面。其目的主要是 ( )
A.扫除封建专制
B.维护革命成果
C.改革风俗习惯
D.祛除封建陋习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社会习俗的改革,与扫除封建专制无关,故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习俗的改革是政治、经济改革的配套举措。所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布改革风俗的条规,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改革风俗来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故B项正确。祛除封建陋习、改革风俗习惯是改革的直接目的,不是主要目的,故排除C,D两项。
【思维点拨】运用唯物史观,透过历史现象,揭示事件的本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在近代中国,中国人努力追求使中国走向近代化。近代化具体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主要表现为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工业化、全球化,思想的科学化、体系化以及社会习俗的近代化。近代化作为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从晚清政府到民国政府,再到新中国政府,从维新派到革命派,都被这一潮流所裹挟,或被动或主动地顺应近代化的潮流。上述示例中,清政府的废止缠足和民国政府的改革风俗,是向旧习俗、旧传统宣战,本质上反映的正是社会习俗的近代化。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物质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和通讯,精神生活包括社会习俗和大众传媒等。废止缠足仅是社会习俗变迁的表现之一,但也是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一个缩影。所以,以上关于“废止缠足”的专题训练,对于整个章节的复习具有借鉴意义。除此之外,还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发生在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19世纪中期以来,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现代工业文明与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激烈碰撞、相互融合,中国日益卷入到世界发展大潮之中,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增强。
把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放在这样的宏阔背景下,就容易理解服饰、饮食、居住、交通、习俗等方面既有传统社会气息又有近代社会特征的诸多生活现象,进而认识到近代社会生活具有土洋结合、中西合璧、新旧并存等特征,以及地域上的发展不平衡,城市、沿海地区变化明显,农村、内地变化不大。
坚持唯物史观,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原理,有助于理性分析历史事物,使历史解释更加接近历史真实。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多种因素交织的产物。具体可以从外部和内部因素,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加以分析。
从外部因素来看,主要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以及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从内部因素来看,主要包括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近代民主革命的开展和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兴起等。比如,人们逐渐革除女子缠足、男子留长发等封建陋习,就是适应了近代化的需要。
基于以上分析,教师可以发现本章内容与世界史、中国史的多个章节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世界史部分,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的联系;中国史部分,如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等。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把上述内容作为本章的知识背景进行介绍,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际上,以上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1.据统计,1903年《大公报》共刊登有关废止缠足的官方告示约6篇、论说26篇、来稿来函28篇、消息事件约16篇、征文广告约40篇,合计116篇。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政府主导习俗变迁
B.女性自我意识普遍觉醒
C.报纸引领社会风尚
D.废止缠足已成社会共识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官方告示”在《大公报》刊载的文章中所占份额较少,“政府主导”不能成立,故排除A项。在近代中国,缠足陋俗仍然根深蒂固,“普遍觉醒”“社会共识”的说法不能成立,故排除B,D两项。材料反映了《大公报》刊登了大量关于废止缠足的文章,这说明报纸在变革社会风俗方面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故C项正确。
2.1897 年,据《申报》报道:“有客籍之人旅游过此者,谓之较之两三年前有不同焉,以沪上求时新……而不知在土著之人观之,则凡诸不同者,不待两三年也,有一岁而已变者焉,有数月而即变者焉。”材料表明近代上海 ( )
A.社会习俗全盘西化
B.文化冲突时有发生
C.中外贸易发展迅速
D.市民生活趋新多变
【解析】材料通过“客籍之人(外地人)”“土著之人(上海本地人)”的不同口吻,述说了近代上海社会生活变化之快,“不待两三年也,有一岁而已变者焉,有数月而即变者焉”,故D项正确。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受西方文化影响很大,但“全盘西化”的说法解读过度,程度失当,故排除A项;B项明显与题意不符,故排除;中外贸易发展迅速是导致变化的原因,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