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已知 突破难点
——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例

2019-01-10 18:23江苏王中连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19年5期
关键词:生产力哲学文化

江苏 王中连

知识难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突破知识难点,是落实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主旨的体现,有利于提升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高质量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反之,如果不能有效突破知识难点,会造成不良后果。从学的角度看,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对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带来困难,长此以往,学生会对政治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以致失去学习兴趣和进取精神;从教的角度看,会阻碍教学进度的推进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也有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望。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突破难点有很多方法,如问题探究式教学,通过一定的教学情境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解决疑难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通过列举事例、材料、数据等分析知识难点,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变抽象知识为具体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辅助教学,即针对知识难点,拍摄5-8 分钟的教学视频,通过微教案、微课件、微复习、微反思,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相关知识。上述方法对突破知识难点确实行之有效,但笔者认为,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突破新知识难点,有时效果更好。这是因为高中思政课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每项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续知识的基础。知识的链条节节相连、环环相扣、旧里蕴新,又不断化新为旧,学生只有认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深刻理解、融会贯通。

如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即“创新的社会作用”,属于难点知识,其四方面的具体表现(其中第三方面可拆成两点)理论性较强,学生很难理解和把握。教师在讲授这一知识时常出现两种情况:1.“雄心勃勃”试图通过列举大量事例,解释教材知识,常常导致知识与事例脱节,出现“两层皮”现象;2.“知难而退”干脆采取逃避的方式不展开分析,让学生死记教材知识提纲,结果是“囫囵吞枣”。笔者在讲授该知识时,尝试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政治或其他学科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笔者就以该知识点为例,将运用已知、突破难点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巧用不同学段知识,通过知识衔接突破难点

高中《思想政治》与初中《道德与法治》同属思想政治理论课,二者“一脉相承”。高中教材中一些知识的出现常让学生感觉有些突兀,“似曾相识”但并不真正熟知,其实它们在初中教材出现过,有的还进行了详细讲解,只是许多同学淡忘了。因此,通过回顾初中思品课相关知识来突破高中思政课知识难点是一种有效地方法。

《生活与哲学》中关于创新的第一个社会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讲解比较笼统、抽象,学生要真正理解和把握这一知识,必须对生产力的含义、构成要素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有比较全面地了解,而这些知识在《道德与法治》九年级全一册中有比较详细的阐释。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带着学生复习有关生产力的基本知识: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劳动对象。然后着重强调生产工具和技术创新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技术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人类社会生产力每一次发展与进步都是在劳动者通过创新,制造新的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创新基础上实现的。奴隶社会劳动者用金属工具替代了原始社会的石器工具,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封建社会铁制农具的大量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工业革命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使“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进而顺势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当代毕昇”王选研制出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引发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事例,并得出结论: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对初中思品课相关知识的剖析,使学生对“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了比较深刻地理解和把握。

运用初中思品课已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高中思政课知识难点还有许多实例。如《道德与法治》九年级全一册第十课“了解非公有制经济”用详实的数据和宪法法律相关规定,对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从“拾遗补缺”到“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详细分析,提供这些素材和知识给学生,有助于他们理解和把握必修一《经济生活》“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和态度”;《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第十五课“神圣的宪法”,从“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两方面阐释宪法的重要性,回顾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必修二《政治生活》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复习《道德与法治》九年级全一册第二课《融入民族文化》中“认识民族精神”“践行民族精神”等知识,可以加深对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知识难点的理解和把握;复习《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第二课“保持乐观的心态”中“保持乐观心态的意义和要求”等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五课“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这一知识难点。

二、巧用不同学科知识,通过知识渗透突破难点

高中阶段不同学科知识是相互渗透的,以政治学科《生活与哲学》中所说的“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为例。一方面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高中思政课,特别是《生活与哲学》中的知识难点,通过运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进行分析和佐证,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

在讲解创新的第二个社会作用“促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时,先用PPT 向学生介绍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然后利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十二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知识,分析创新如何“促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首先带学生回顾1992 年邓小平南方视察,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创造性地提出了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次,再阐述党的十四大如何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并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通过对相关历史知识的回顾,使学生对“促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这一抽象表达,有了具体认识。

运用不同学科知识突破高中思政课知识难点的地方还有很多,特别是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活与哲学》中的知识难点非常有益。如,通过回顾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力学三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学生知道自然界按其固有规律运动、变化、发展,进而明确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通过回顾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中“自然地理要素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的一些新功能”等知识,让学生明白“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我们学会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通过回顾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由于微观结构不同而导致同素异形现象”中“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的知识,让学生理解“构成事物排列次序不同也会引起质变”;通过回顾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解放战争中辽沈战役贯彻毛泽东“先攻占锦州”战略,“扼住了东北通向关内的咽喉,关起门来歼灭东北的国民党军队”这一知识,让学生清楚“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办事情必须抓住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三、巧用同一模块知识,通过知识联系突破难点

高中思政课每一模块所学内容都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前后知识相互关联。通过复习本模块已学知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新知识难点。

创新的第三个社会作用是“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学生理解和把握这一知识难度很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与哲学》第二课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的知识,说明人的实践方式决定思维方式的变化,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使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具体分析如下:唯物主义是哲学基本派别之一,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的基本观点是“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由于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水平的制约,同是唯物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物质和意识关系认识程度也存在一定差别。古代社会由于生产、科技、理论水平较低,人们的思维水平也较低。一些先哲尽管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但没有科学依据,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甚至将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只能产生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进入近代社会,自然科学出现了许多新成就,1803 年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发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最小的元素——原子构成的,这一自然科学成就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促进了人们思维水平的提高。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等局限。进入19 世纪,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和其他自然科学取得巨大进步,以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上述社会实践、科学技术、哲学理论创新基础上,创立了一种崭新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推动了人类思维的巨大发展。

运用同一模块知识突破知识难点具有普遍意义。如《经济生活》运用第二课“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等知识,理解和把握第九课“市场调节”这一知识难点;《政治生活》运用第一课“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的知识,理解和把握第七课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团结原则这一问题;《文化生活》运用第六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的特点,理解和把握第九课“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中“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这一观点,“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讲授《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时,可以通过回顾和比较第五课“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深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理解与把握。

四、巧用不同模块知识,通过知识综合突破难点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全面了解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知识。当学生在学习新知识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运用已学的不同模块知识,帮助他们突破知识难点。

在讲授创新的第四个社会作用“推动文化的发展”时,我与学生一起回顾《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文化是通过创新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成果”的结论。具体说,新中国成立70 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 年以来,我国逐步确立了“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的思想;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化创新、文化创作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路径,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些新思想、新方针、新路径,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文化生产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运用已学其他模块知识,帮助学生突破新知识难点还可以有更多作为。尤其必修一《经济生活》是高中思政课起始课程,运用所学经济知识理解和把握政治、文化、哲学疑难知识是一种有效的办法,有些知识甚至可以“举一反三”。如综合运用《经济生活》第九课有关“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作为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常常“失灵”,需要政府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课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的原因和要求;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八课“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令人忧虑的现象”和政府不能让文化市场放任自流,应当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等知识难点。

总之,高中思政课教学内容不是孤立的,它的许多知识与其他学段、其他章节、其他模块,甚至其他学科知识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我们在新授课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不妨尝试通过运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帮助他们化解知识难点,达到“温故知新”的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生产力哲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菱的哲学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谁远谁近?
小包哲学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