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炜 周德仓 张 妍
2019年10月26日,“融合·聚力·创新——第十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在西藏民族大学举行。论坛由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组委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西藏民族大学共同主办,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40多所高校的11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西藏民族大学,以“融合、聚力、创新”为主题,围绕媒介融合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信息传播与民族文化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自2009年创立以来,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大学、内蒙古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举办了九届,第十届论坛再一次在西藏民族大学举行。
西藏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树庭教授致辞,他谈到西藏民族大学作为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诞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做出了特殊历史贡献。针对论坛研讨,他提出三点建议,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二要注意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的特殊性和信息传播一般规律的辩证关系,三要以问题为导向,更多地聚焦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理事长、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回顾了论坛十年来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他讲到西安(咸阳)是1300年前文成公主启程进藏的地方,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把中华民族与中亚和欧洲各国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连在了一起,书写了汉族与藏族友好交往的历史佳话,为后人留下了友好交往、互学互鉴的好传统!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开创丝绸之路,文成公主西出长安实现唐朝汉民族与吐蕃藏民族和亲友好,今天我们在古都咸阳能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新时代民族文化传播与交融,和新时期再续丝绸之路与再筑中外友谊之桥的新气象!我们要站在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关注民族地区的新闻教育、传媒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要促进学术交流,打造研究团队,并通过我们的思想智慧和理论成果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教授提出三个畅想,一是扎根民族地区办教育,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好的新闻传播人才,二是精准寻找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学术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学术发展路径和方法,走出中国特色的民族新闻学之路,三是进行海外拓展,让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走向世界。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德仓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第十届论坛重回西藏民族大学,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使西藏民族大学能够有机会全面接受最新学术思想、智慧的教导和熏陶,重新打磨、塑造自己,更好履行自己的教育使命和学术职责,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和西藏社会发展贡献才智。
在上午的主旨方言中,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徐健教授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进行了十年回顾,他从论坛的缘起、论坛的举办情况、论坛的成就、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的特点、影响力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回顾,并对论坛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他提到论坛旨在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研究,从而认识到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方面存在和潜在的问题,进而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各方面发展提供可行路径,推动这些地区的社会进步与发展。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做了题为“十年再出发 同心向未来 ——民族新闻论坛十周年回望与思考”的发言,他在对十年工作回顾的基础上,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谈到我们应该高举时代旗帜、明确战略站位、增强服务意识、创新研究方法、深化理论研究、为促进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繁荣稳定、长治久安而努力,为建构既体现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规范,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新闻学作出更大贡献!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长森教授谈到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媒介变迁与国家安全意识创新,他认为长期以来,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媒介与国家安全意识形成了内外兼修、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发展现状,构建、完善“一体两翼”的传播机制与增强国家安全防范意识的物质基础、运行机制、社会稳定、现实措施非常重要。
云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单晓红教授认为,网络环境下我们应该重新思考民族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思路,在人才培养上应该以“大传播”人才培养为目标和先导,运用“融媒体”、“云平台”的技术理念,对教学体系、课程内容进行创新和改革。西北民族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朱杰副教授认为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口传文化的代表,《格萨尔》史诗的传播史就是藏族社会的演进史,文明史。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在口耳相传、文本、小说、漫画、广播、电视剧、舞台剧、网络游戏、电影等多种媒介之间形成跨媒介叙事的互文,共同建构了多元共生的故事世界。海南大学毕研韬教授认为要突破民族地区传播中的瓶颈,必须在国家框架下讨论少数民族地区传播,既要认清整体对局部的制约,也要认识到少民地区传播生态的特殊性,机构媒体和社交媒体共同努力,做到传播多元化,提高民族地区的传播力。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委员会会长、河北大学教授白贵谈到在国家政治、技术进步与智能化发展、以及“四新”提出的深远意义的三重背景下,新闻传播学学科转型势在必行,但在转型中应把握好“扬”与“弃”,如对把关人、人情味、讲故事这三方面的“扬”,对专业划分、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的“弃”。
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林晓华通过对中美两国新闻业的巨大变化的分析,提出面对时代的需要和新闻业的急剧变化,新闻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新闻教育应该对如何调整进行深思。中央民族大学刘向群副教授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研究中“民族新闻”、“民族信息”、“民族信息学”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阐述。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刘永文教授以传媒视阈的角度分析了两次前后藏之争。长江师范学院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于凤静教授分享了东北地区朝鲜族民文出版“走出去”的转型路径,即做到图书展示与信息交流要从专业书展转向对国际会议、会展、节庆活动及公益出版;从重视实物和版权输出转向兼顾电子版权授权和网络出版;从行政协调转向自主联盟、合作与共享等路径的转变。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南亚研究所副所长李炜阐释了西藏媒介融合的进路与机制,认为西藏的媒体生态和社会治理结构决定了传统媒体仍然是西藏实现媒介融合的主体力量。在媒介融合时代,讲好西藏故事、呈现西藏的新面貌是西藏主流媒体的重要任务。
下午的研讨会分为五场。在“媒介融合与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第一分论坛中,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新闻系主任、副教授何江以满族为例,谈到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传播中会出现内容失衡和误读现象,以及传统文化与新形式存在矛盾等问题,他认为应该强化内容建设,使满族文化趋向于数字化、产业化、传媒化,以此来适应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陈明博士关注研究我国应对涉民族因素恐怖主义信息传播领域的内容,他将我国应对涉民族因素恐怖主义信息传播分为内部传播阶段、分类传播、全面报道反恐三个阶段,认为我国已经基本形成完善的恐怖主义信息应对和处置体系,我国媒体基本上能满足应对恐怖主义舆情,引导国内舆情的需要,但我国在应对涉民族因素恐怖主义信息传播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何鸿雁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黎明报》、《印度时报》和《喜马拉雅时报》对中国形象的建构,她认为我国在不断完善“一带一路”倡议框架的同时,对外传播报道要立足于国外媒体的关注点,及时掌握国际舆论动向,积极作出回应,找准靶心,实现精准化动态对外传播,并且要重视地方省市对塑造“文化中国”的作用。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吕婷婷、琚常佳运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分别分析了广西石漠化治理影视中的民族性表达和少数民族地区健康传播中的民族元素的运用。
红河日报社总编室主任、高级记者满长杰谈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建设方面存在着资金匮乏、人才短缺、基础设施覆盖率低、经营创收难的困境,少数民族县级融媒体中心没有打通媒体融合的最后通道。他认为,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方面,可以考虑独立建设、抱团融合、上下联合的路径,并且要处理好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增量与质量的关系、融媒体中心与各相关部门的关系、打基础与抓长远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力求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建设的新突破。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蒋凌昊、莫蓝翔、廖冲,分享了广西崇左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取得的成效,也谈到崇左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建设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办公场地建设和产品研发资金不足、专业人才缺乏,人才流动大、方向不清晰,身融心不融等问题。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胡言会教授基于藏学期刊《康导月刊》,研究“康区”形象的符号化建构,他认为《康导月刊》的文化使命与“康区”形象建构及符号化传播的过程中,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历史启示,如在民族传播中议题设置应该单纯鲜明、重点讲述普通人的故事、期刊栏目互动,内容融合呼应、从而使得中华民族认同与地方文化形象传播相得益彰。
在“当前媒介生态变化与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第二分论坛中,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崔香丹教授梳理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朝鲜族新闻出版状况,分别介绍了朝文报以及期刊概况、朝鲜语广播电视概况、朝鲜语新媒体中心的发展,目前朝鲜族新闻出版以延边为中心,正在向全国范围扩大和发展,卫星电视和互联网打破地区界限,扩大了传播范围。朝鲜语媒体不仅成为朝鲜族群众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而且担任着和谐社会的宣传者和实践者的职责。广西大学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覃哲介绍了广西大学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以及中心承担的主要课题。他还介绍了中心近几年的研究,包括人畜共患病风险与健康传播研究、对靖西市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与健康传播调查。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脱慧洁副教授从从生产主体、生产类型、生产话语三个角度展开分析了西藏电视纪录片的生产,她认为国家图景”和“日常生活”是西藏电视纪录片呈现的媒介景观,而“国家图景”和西藏人“日常生活”的文本基本都落脚于肯定和赞颂国家治藏理念的正确性、正当性和合法性。云南红河学院副教授杨惠林谈到云南少数民族借助一定的土著媒介来进行情感表达,他认为少数民族群体会通过特定历史场景、仪式祭祀等活动把少数民族的历史起源、行为习惯、道德规范、社会秩序、优良传统都融入到视景媒介和语言媒介中,这不仅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民族的团结。湖南吉首大学徐晓红教授以武陵山区湘西十八洞村为例,谈到了政治新闻传播对贫困地区农村媒介生态的独特性优化,她认为政治新闻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促发了贫困地区农村触媒条件的改善,并增大贫困地区新媒介使用的附加值,真正做到了“互联网+精准扶贫”。
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方炼对广西靖西少数民族地区边民信息传播现状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边民传播”主要是一种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于一体的信息传播形态,并且信息传播呈现出信息商业化、娱乐化和去政治化的特征。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张聪介绍了广西靖西融媒体中心的发展,结合壮汉双语广播电视节目、杂志与网络媒体的融合,认为应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和技术投入。
在“少数民族地区新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第三分论坛中,西安交通大学新媒体学院在读博士李唐波在对昆明石林蝴蝶村彝族撒尼人支系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从文化传承视角对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提出思考,他认为乡土教育虽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和保存族群记忆,但乡土教育也会存在文化传承的障碍,我们应该结合乡土教育课程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改善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内容的设置。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汪罗谈到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伴随着“发展主义”一跃成为新的研究重地并产生一系列学术热点。但随着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不断深化,“发展主义”的研究传统越来越无法适应当前民族地区的传播生态。因此,未来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应当对“发展主义”进行适度取舍,加快建构契合民族地区在地经验、文化实践与公共生活的研究范式,不仅要做表征的“观念(点)移植”,更要实现深层次的“思想迁移”。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王辉认为马新观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马新观教育的基础是人的社会实践,高校应注重马新观的教育方法及路径,如重建价值主体,培养学生的马新观价值责任感与理性自觉,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负责;根据不同年级、层次的学生学习规律,设定不同的马新观教育目标和内容,循序渐进;马新观教育范式要从教师为主转向教育双方共同参与完成的范式等路径。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胡永刚教授认为当前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与“主流”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存在同质化,学界对涉民族新闻传播教育的特殊性的认识尚有不足。西藏大学新闻系研究生、西藏广播电视台藏语新闻播音员加永卓嘎谈到融媒体环境下怎样当好一名藏区播音主持人,她认为藏区主持人应了解政策背景,找准自身定位,做一名拥有“四力”的播音主持人。
在“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民族文化”第四分论坛中,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金强谈到基于新媒体传播的少数民族文化理解与尊重,他认为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下,少数民族的媒介形象对于沿线国家了解中国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文化交融、包容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对少数民族媒介形象的审视,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义。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王楠从回民街的历史出发,谈到回民街的符号化表达,以及新媒介的发展对回民街空间的异化,表现在抖音建构回民街幻象和攻略异化了文化体验。长江师范学院王文权教授基于对武陵山片区花垣县的考察,谈到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非遗新媒体传播现实问题观照。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邓科通过对弄关屯苗族村寨的田野考察,认为手机的出现改变了弄关苗寨信息传播场域,在空间上重构了村民的交往方式和村寨的社会关系。新兴媒介在苗寨传统文化仪式上的大规模运用,改写了苗寨的传统文化,重塑了苗寨传统仪式的情景,加强了对民族身份的想象与认同。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宋苗对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进行了研究,认为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存在着技术新形式与文化内涵缺席的矛盾和文化资源丰富与非遗品牌塑造力不足的矛盾。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徐婉钰基于不丹第一家新闻网站Kuenselonline的“forum”(论坛)版块中与中国相关的帖子,对不丹网民的中国形象认知进行了分析研究,如何通过民间交往和公共外交等方式加强中不两国之间的互信是接下来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姜妲认为在周边传播视域下壮族天琴文化在公共外交中意义重大,在实现路通、桥通的基础上,将其作为实现中越人民民心相通的公共外交载体具备可行性。广西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雷玉玺以“台湾原住民族电视台”运营策略为例,认为台湾地区原住民在当前媒体环境中开拓了一片自主传播的景象,彰显出原住民族文化在台湾传播的价值。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老师周飞伶认为少数民族非遗传播具有天然的跨文化性,即跨城乡性、跨代际性与跨族际性。她认为文化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它深嵌于空间,基于影像的传播可建构出少数民族非遗传播的诗性。长江师范学院阎敏以贵州省沿河土家族为例,探讨了“新媒体+非遗”传播模式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播问题及策略,她认为少数民族非遗在传播过程中不论是官方新媒体,还是非遗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都存在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探求能够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新媒体传播非遗效果的应对策略。
在“涉藏新闻与文化传播”第五分论坛中,西南民族大学文传学院副教授李谢莉就四川藏区大众传媒汉藏双语传播机制的运行现状进行了分析,她提到当前四川藏区内部与外部舆论环境发生变化,四川藏区主流媒体资金短缺和人才匮乏的困境尚未发生根本改善;四川藏区舆论平台代际差异显著,形成了党政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割裂。针对这些问题无论是从政府和受众角度,还是传媒变革的趋势的角度都应进行改善。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研室主任金石副教授谈到西藏藏语文大众传媒在南亚的外宣活动,目前主要以广播、电视和报纸形式展开,对象国主要是尼泊尔。西藏藏语文大众传媒外宣具有天然的语言、文化和地理优势,是拉近与海外藏胞心理距离的重要手段。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谢凡以西藏电视台为例,谈到媒介融合背景下西藏电视的发展路径中的成功之处与不足,提出针对西藏电视台未来发展的策略。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韩鸿教授分析了藏区对外传播面临的人才困境以及解决困境,他认为在涉藏对外传播中要着力培养两支优秀人才队伍:一支是以外宣为导向、以新闻传播为重点、以对象化服务和传播为特色的融媒体记者队伍和运营队伍;另一支是负责网站硬件设施的维护队伍。
人民网西藏频道总经理柴济东对西藏自治区内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现状和微信公众号的头部账号的运营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研和简单梳理,他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西藏作为边疆民族反分裂斗争前沿阵地,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新媒体领域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这也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做好媒体融合发展工作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传统媒体需要适应新的媒体生态和传播规律,适应西藏复杂的舆论斗争形势,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新利教授基于对樟木镇夏尔巴人异地安置的案例分析,谈到大众传媒的政治沟通功能。她认为大众传媒不仅可以为政府和民众提供政治表达的途径以及成为政治沟通的通道,而且还会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大众传媒作为政治表达和公共情绪宣泄的通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航行副教授对近20年西藏网络舆情研究做了述评,他认为西藏网络舆情研判引导研究对于西藏的社会治理、发展稳定能够提供重要的规划和谋略,对于边疆安宁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使得网络世界成为公众和社会各界对于现实问题的态度、情绪、意见和主张的重要表达平台。
论坛理事长郑保卫教授在闭幕式上进行了大会总结,他认为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举办的第一个十年成绩显著,有力地推动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问题的研究,他希望下一个十年能够再接再厉,深化对于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认识和讨论。
为了进一步探讨民族地区新闻与传播及教育事业发展,汇聚力量、加强合作,10月27日,第二届民族地区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系主任)论坛继续在西藏民族大学同时举行。论坛由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郑保卫和常务副院长刘洪主持,来自全国二十余所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及专业负责人介绍了各自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情况,围绕民族地区新闻传播院校部校共建,资源整合、办学定位、学科发展、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专家认为,民族地区新闻传播教育需要积极融入到媒介融合的教育改革之中,注重新媒体技术的采纳和应用,坚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文化价值的挖掘,同时借助于政府、媒体、兄弟院校等多方力量,推动民族地区新闻与传播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