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常念,陈耀辉,冯明慧,姚良洪,曹亮亮,胡冬佳,沈学根,陈建明
(1.桐乡市农业农村局,浙江 桐乡 314500; 2.桐乡市乌镇镇农经中心,浙江 桐乡 314504; 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00)
桐乡市地处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辖区面积772 km2,境内地势低平,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水稻和经济类作物。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水丰沛,且生态良好,物产丰富,有“江南水乡,百花地面”之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为桐乡市茭白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资源。近年来,蔬菜产量大幅增长,品种日益丰富,蔬菜产业得到蓬勃发展[1]。地处长江流域冬春蔬菜优势产区,桐乡市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技术攻关、产业引导、模式创新、品牌营销等措施,已基本形成了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模式优良化、经营品牌化的茭白产业链[2],在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环境保护,以及农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和产业转型提质的大背景下,调查分析桐乡市茭白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茭白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桐乡市委、市政府和农业部门把茭白产业确定为农业特色产业之一,不断调整种植结构,选择适合市场需求的茭白品种,培育了一批从事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建立了一定规模的高产高效示范基地,积极推动产业区域化布局。2018年全市茭白种植面积1 060 hm2,总产量30万t,总产值达1.41亿元。
桐乡茭白产业化从乌镇镇董家村开始,起初零星种植,2002年不足200 hm2,迅速发展至1 000 hm2,产值超亿元的大产业,形成了以乌镇镇董家村为中心,逐步向周边乡镇辐射的区域化布局。董家村因其优良品种、先进的种植模式和优良的品质,成为远近闻名的茭白专业村,“董家”茭白先后通过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获浙江省名牌农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称号,2017年董家茭白合作社专业型益农信息社入选为农业农村部全国益农信息社百佳案例,同时“董家”茭白被评为“舌尖上的浙江”推介食材。
桐乡茭白以双季茭为主,采用双膜促早、单改双、一种三收等先进适用的栽培模式,结合多品种、多模式种植,茭白采收期达8个月,加上冷库贮藏期,全年茭白供应期达10个月以上。20世纪90年代主要种植本地传统的梭子茭品种,2000年前后先后引进了浙茭911、浙茭2号、四九茭等品种,后通过多年系统选育,于2002年培育出耐低温、较抗病、产量高的双季茭白当家品种龙茭2号,并于2008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3]。目前,龙茭2号种植面积达746.7 hm2,占全市茭白总面积的70.4%。2001年开始尝试茭白大棚栽培,经过多年摸索,大棚栽培茭白采收期比露地栽培提早近1个月,产量33.0~37.5 t·hm-2,产值达15万元·hm-2,比露地茭白增效40%,开创了浙北地区4月上中旬即可上市夏茭的先例。
结合良种、良法,示范应用配套设施(设施大棚、保鲜冷库)。桐乡市农业、财政部门专门拨付设施补助资金,有力促进了茭白产业设施水平的提高。设施大棚从1997年的800 m2,2006年的30 hm2,发展到2018年的264 hm2。保鲜冷库从当初空白,到目前已建34座,贮存库容量8 000 t,加上周边临时保鲜冷库7 000 t,总库容量达1.5万t,茭白经冷藏后保鲜期可达2~2.5个月。同时,对长途运输客户也采用整车预冷方法,提高了茭白的保鲜质量。茭白采后保鲜水平的提高,延长了产业链条,增加了商品附加值。
合作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研究市场需求,深入了解其他省市的茭白产销状况,积极开拓市场。引导茭农选择合适品种和种植模式,加强技术辅导和服务,指导茭农严格采收标准,实行优质优价,达标产品统一商标,统一收购。合作社实施规范化运行,加强基地管理,健全田间档案制度,每个茭农生产的产品对应一个二维码,详细记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检测结果,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系统,把董家茭白的质量优势、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为了解决茭白秸秆污染环境的问题,桐乡运北秸秆利用合作社重点围绕茭白叶饲料化和肥料化利用技术进行研究。探索茭白秸秆—湖羊—羊粪—茭白模式和茭白秸秆—有机肥—茭白模式,形成了茭白秸秆作湖羊饲料,羊栏肥作有机肥还茭白田的生态循环模式,既能减少化肥用量,又能提高茭白品质,实现茭白秸秆资源化生态循环利用。2015年以后,这一模式已在茭白田中推广使用,效果显著。至2018年茭白叶鲜食和经青贮作饲料的技术模式已在湖羊规模养殖场及农户中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茭白产业从业人员年龄老化,技术到位率低,部分农户新技术接受程度不强,仍按老的传统方法开展种苗的选种,致使茭白品种退化严重,田间植株长势不一,茭白形状和孕茭时间差异较大,雄茭、灰茭比例明显增加。由于茭白属无性繁殖作物,传统种植模式,品种的种性表现不稳定,易产生变异,因此良种提纯复壮和优良品种的繁育需求迫切。
茭白产业用工量集中,农业机械化水平低,集约化育苗严重滞后,加上茭白从业人员减少,造成采收期用工紧张,是制约茭白产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因素。据调查,茭白采收期间平均人工工资150元·日-1,最高时达300元·日-1。按夏、秋两季产量60 t·hm-2,采收用工成本0.9元·kg-1计,采收人工工资达4.5万元·hm-2,已占茭白产值近40%。同时土地租金、肥料、农膜等农业投入品价格及运输费用等,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增加了茭白产销成本,相对效益有所降低。
桐乡市茭白基地先后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中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的100 hm2基地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经调查,茭白生产经营规模种植基地(≥1.333 hm2)22个,面积为82.1 hm2,仅占总面积的8.1%。茭白种植者多为散户,由于其规模小、生产分散、自律性差,少数茭农生产过程中实际掌握能力高低不一,组织化程度不高,同时,部分农户盲目追求早孕茭,用未登记在茭白上的农药品种及农药的隐性添加成分,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
目前,桐乡市茭白科技创新研究仍较薄弱,栽培技术创新储备不足,轻简增效技术集成创新亟待加强。虽然引进茭白新品种和开发了各种新型的种植模式,但还是缺乏自动化监控和管理系统,特别是缺乏针对性强、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商品化控制管理软件,限制了茭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茭白产业尚处在初级阶段,农业产业功能仍显单一,特别是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新型业态发展不足,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产业链短、产业体系不够健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缺乏良性协调和互动,新产品、新服务缺乏创新和创意。
加强茭白主栽品种的提纯复壮和种苗繁育新技术的研究,对已有茭白种质资源圃品种进行优良株系筛选,选育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在薹管育苗基础上继续优化种苗繁育技术,加大大棚薄膜+地膜的双膜覆盖促早栽培模式[4]的推广应用。同时,围绕茭白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重点开展新品种选育、标准化栽培、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积极探索经济有效、操作简易的“省时、省工、节本、节水、增效”的轻简化、精准化生产技术体系[5],如精准施肥技术、大棚茭白套种瓜类[6]、茭白沟栽模式,提升茭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为产业持续、高效、科学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创建紧盯用户需求、密切沟通协作、联手技术攻关、示范技术推广的专业化技术服务团队,以产业需求为突破点,掌握制约桐乡市茭白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技术需求,注重多方合作以及科技资源的整合与补充,聘请省市蔬菜体系专家,凝聚团队创新实力。积极引进省内外优质高效、抗性好、熟期不同的茭白新品种,以及种苗繁育新技术[7],大力推广大棚+地膜浮面双膜覆盖栽培、单改双及薹管育苗等先进实用技术,通过试验、培训和现场观摩等方式,加强技术交流和成果转化,引导主体规模种植(1.333~3.333 hm2),发展一批高质量示范基地,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落地打下良好基础。
挖掘产业优势,紧紧围绕建设“高效生态、特色精品、安全放心”的绿色茭白产业,坚持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方向[8],努力构建生产稳定发展、质量安全可靠、产销衔接顺畅、市场波动可控的现代茭白产业体系。加快资源整合,强化品牌宣传,注重产品的种植、包装和保鲜“三统一”。借助乌镇世界互联网产业优势,通过“互联网+茭白”,整合品牌优势驱动市场,拓宽茭白产销范围,以良好的质量、服务、信誉维护“董家”茭白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按照绿色食品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大力推进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定期开展农产品安全培训,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探索应用茭、羊、果生态循环模式。以茭白产业为基础,调动合作社、农企、农户各方积极性,完善基础配套、科技服务和品牌培育,深入挖掘茭白的食用、文化、休闲等潜在价值,积极探索茭白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产业协调和互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