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伟,李新民,杨思慧
(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 450046)
眼睛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是人类感知认识世界的重要媒介。《秘传眼科龙木论》[1]总论中就提到:“夫眼者,五脏之精明,一生之至宝,如天之有日月,其可不保护之。”中医学认为目为肝窍,舌为心窍,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及对中医古籍的探究发现,目疾中两眦病变与心关系密切。《审视瑶函》[2]曰:“人脏有大小二心,故目眦亦有大小二轮之别。”但中医学中并未就两眦的归属问题进行深入理论探究和划分,只是笼统地提出肝开窍于目,笔者查阅大量临床研究及古籍后认为,两眦应为心窍,心开窍于舌与两眦。
《医宗金鉴》[3]载:“在内近鼻侧者,为内眦……目外眦者,乃近鬓前之眼角也。”可见中西医两眦名称相同,解剖部位亦相差不大。两眦包括泪点、泪小管、泪腺、排泄管等解剖结构。许慎在《说文解字》解释到:“窍,空也,穴也。”从结构上看,窍有窟窿、孔洞之意。从功能上看,窍有沟通内外的作用,乃人体内脏通于体表的孔窍,故中医称泪点为泪窍。早在《银海精微》[4]中就记载:“大眦有窍,名曰泪堂。”《中医药学名词》亦认为排泄泪液的小孔窍为泪窍,可见泪窍的解剖位置即两眦体表孔窍所在,人体通过泪管开口于两眦完成泪液的分泌排泄,濡养清洁眼睛。
心主人身之血脉,脉中血液受气推动上输于目,目受所养维持视觉[5]。《灵枢·大惑论》云:“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分精乱而不转,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说明目不仅为肝窍也是心之窍。
《灵枢·经脉》曰:“手少阴心经……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明确指出了心经走循目部,与目关系密切。《灵枢·经别》说:“手太阳之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手少阴之正……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手太阳少阴之经别会于目内眦,此外膀胱经、胃经、胆经、三焦经也起止或经过两眦,因心为君主之官,故均与心经有着密切联系,而两眦位于眼睛两侧,脉络最为丰富,内应于心,外通天地,保证了气血充养于目。
五轮八廓学说用来阐述眼与脏腑的辨证关系,最早见于《太平圣惠方》。晚唐《刘皓眼论准的歌》把眼分为5个部分,并将各部分与五脏分别联系起来,是最早提及“五轮”一词的医著[6]。《审视瑶函》认为,“五轮者,皆五脏之精华所发……血轮者,两眦大小红眦是也,内应于心,心主血,故曰血轮”,强调了目眦与心的联系。八廓学说对五轮学说进行了补充,《银海指南》里提到“八廓为转运之使,应接之于内”,轮圆而廓方,轮主运动而廓主卫御,故《医宗金鉴》主张五轮属五脏配五行,八廓属六腑配八卦,两眦部为血轮属心,而小肠为火廓,命门为雷廓附于内眦上下;包络为山廓,三焦为泽廓,附于外眦上下;此四廓所以均附于血轮,是因为小肠与心相表里,命门、三焦、包络俱属相火,均能扶助心君之火,共同维持血轮的生理功能。五轮八廓完美阐述了小肠、命门、三焦、心包与心的关系,故其病理改变常影响心经而发为两眦病变。
涕泪与心的关系早在《内经》中就已论述:“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则宗脉感,宗脉感则液道开,液道开,故泣涕出焉。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故上液之道开则泣。”泪为津液,濡养孔窍,心动则上窍开,涕泪俱出,瞳神得养。《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曰:“血养水,水养膏,膏护瞳神。”泪为目之神水,滋养神膏,因津血同源,手少阴心生血,血荣于目,目为心之所养乃明。
心主血脉,经云:气血充和,百病不生。气血不至,故有渺视、胞垂、雀目、盲障之形。浅淡而隐红者为虚热,深红而蠹赤者为实热,两眦逞露而生胬肉者,此心热血旺。南宋·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7]里也指出:“其首尾赤眦属心”,说明两眦病变与心关系密切。故以下从心主血脉功能失常与两眦的病理联系论述两眦为心窍。
经谓肝受血则能视,心为君主之官,主一身之血,精血充足,经两眦充盈双目则双目润泽。傅仁宇在《审视瑶函》中提到“大眦为护眼肉,乃血之英,心之华,决不可误割,割则目盲,心神在此,血伤必死”,明确了两眦病变与心血的关系。《眼科金镜》[8]曰:“有生于大眦一小孔,时流脓水或血水,其病在心……然病症有大眦小眦生者。”《目睛干涩篇》也提到“皮紧缩小症,乃血液涩耗”,可见两眦病变或血溢脉外造成眼漏,或血涩津枯而成目睛干涩,或血液瘀滞胬肉攀睛,均与心血有关。而心主血,心气虚无力鼓血则血液瘀滞;心气过盛则血溢脉外,血涩津枯,故心主血功能失常为两眦病变之本。
五脏之平脉,左寸之心,浮大而散,见洪大有力,乃邪乘于心,脉见细小弱乃心血不足。气血濡养机体以脉络为径。心主脉,气血充盛则脉道充盈,机窍得养。《眼科金镜·五轮辨论》曰:“七情劳损,内动于心,外攻于目。其候赤脉缠眦……因心神恐怖,赤脉浸眦,血灌瞳神。”邪扰心神,心主脉功能失常,血不循经,两眦病变常表现为脉络红肿出血,故《素问·五脏生成论篇》云:“百脉上荣于目,火盛而百脉沸腾”,心火旺盛,灼伤血脉,或心神被扰,心不主脉,血不循经,均可造成如目流血水、翳障、视力下降、目睛干涩等两眦病变。
心脏有病,应于血轮,病则满眼飞花,兢起散乱纵横,胬肉渐沿目睛两眦,泪淹赤烂。《秘传眼科龙木论》概括道:“心属南方火丙丁,热风流入脏中停,眼眦两头生赤涩,远视铜环似碎星。”
漏睛脓出证又名“眦漏”或“漏睛”,以脓液或清涎样的黏浊泪水自眦角部沁沁渗出为主症。《审视瑶函》论道:“大眦之间生一漏,时流血而色紫晕。病在心部,火之实毒。小眦之间生一漏,时流血水,其色鲜红,是病由心络而来。”眦部为血轮属心,故本病多为心火上炎所致,或因风热攻冲于目眦部而成,治疗可用“竹叶泻经汤”(《原机启微》方)清心火、散风热。方中青竹叶、栀子、川连、黄芩均能入心经而泻心火;茯苓、泽泻、车前子利小便而引心火下行,全方共奏清心泻火、解毒止痛之功,使心火清而脓尽睛明。
两眦赤脉是指有多数细而分枝的赤脉,自眦部贯布气轮甚则延及风轮,也有极少数影响视力。本证又称为“赤脉传睛”“赤脉侵睛”等。从大眦起者称“大眦赤脉传睛”,从小眦起者称“小眦赤脉传睛”。病位在两眦血轮,为心火上炎所致,火有虚实,故古人认为发自大眦的多属实证,发自小眦的多属虚证。对心经实火上炎者可用“七宝洗心丹”(《银海精微》方)清泻心火,方用黄连、栀子、赤芍清心凉血;当归养血活血,对于心经虚火上扰者,可用“九仙散”(《银海精微》方)养心血、清风热、降虚火。
目中胬肉又称“胬肉攀睛”。患目有胬肉发于两眦(尤以内眦多见),渐渐横贯白睛,侵入风轮,甚则掩盖瞳神,时觉涩磨胀痛,多由心火壅滞眦部而成。若胬肉发于大眦,眦内赤脉集布,颜色深红,胬肉头尖厚大,属心经实火,当用清心泻火的“黑参汤”治疗。若胬肉发于小眦,眦内红丝如缕,颜色淡红,胬肉头齐而薄,则属心经虚火,当以“决明散”凉血养阴。此临床治疗两眦病变,虽有外障、内障之别,表里、寒热、虚实之分,但总不离血络,治疗原则多从心论治,清心泻火、活血化瘀即通络,使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则两眦畅通,目睛得养,神清目明。
综上所论,心与两眦生理病理关系密切,两眦为窍,归属于心有充分的中医学理论依据,应将这一理论应用于临床,指导目眦病变的辨证施治,使目疾的分部论治更加详细,以发挥中医药在防治两眦病变方面的独特优势。由于篇幅有限,本文无法详述两眦为心窍的全貌,如心神与两眦的关系、情志变化对心与两眦的影响等有待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