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古籍妇人经期养生思想探析❋

2019-01-09 11:41陈雪梅刘寨华陈广坤张华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经行行经生冷

陈雪梅,刘寨华,佟 琳,陈广坤,张华敏△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中医养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籍记载非常丰富。妇人有其独特的生理构造和体质特点,中医专设妇科以疗妇人之病,妇人养生也是其中重要的内容。究其妇人和男子体质的不同,即妇人主阴主血,在脏腑上有胞宫,在生理上有经带胎产的特点,也就是《千金要方》所言:“夫妇人所以有别方者,以其血气不调,胎妊、生产、崩伤之异故也。[1]”因其诸多特点,妇人养生治病都需依据其生理体质特点来进行。

月经又称月水、月信、癸水、月事,是指女性每月子宫内膜脱落出血现象。《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2]”每月规律行经是妇人发育成熟并拥有孕育能力的体现。孙思邈《千金要方》一书首列妇人方3篇,诸多妇科古籍也以调经为先。《景岳全书》更直接指出:“女人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而子嗣,身体之盛衰,无不肇端于此。故治妇人之病,当以经血为先。[3]”妇人以血为本,每月正常行经对妇人来说至关重要,妇人之病和养生应首重月经的调理。《妇人大全良方》更明确指出:“若遇经脉行时,最宜谨于将理。[4]”经行之时最应该谨慎调护,因此针对于妇人的养生,经期养生首当其冲。

妇人行经期间血室正开,气血常亏,抗病力差,邪气易于侵入,如不注意预防保健,常可导致月经病的发生。《景岳全书·妇人规》指出,妇人月经病“病之肇端,则或由思虑,或由郁怒,或以积劳,或以六淫饮食。[3]”从情志、积劳、六淫、饮食4个方面阐述了妇人的发病缘由,而月经病的产生也不外乎正气不足、气血虚弱、内伤忧怒等七情,或者起居不慎、饮食不洁、劳倦房室等,导致气血不和、冲任损伤。故本文将从情志、饮食、起居、房室4个方面,结合“中医治未病”的养生理念,挖掘散在于古籍中的妇人养生理论,初步探析妇人经期养生思想。

1 调情志,避忧恐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认为:“女人嗜欲多于丈夫,感病则倍于男子,加以慈恋、爱憎、嫉妒、忧恚、深着坚牢,情不自抑,所以为病根深,疗之难瘥。[1]32”妇人相对于男子来说更为敏感细腻,思虑忧郁,容易受七情困扰。妇人素禀气有余而血不足,行经时阴血下注,气相对独旺,也即《宜麟策·女病》中言:“第其将行之时,新者未生,旧者欲去,意中必有烦躁之态,异于平日”[5]。月经将至会有不同于平日烦躁的感觉,情绪更容易波动,故情志因素的影响在月经期表现尤为明显。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曰:“妇人从人,凡事不得专主,忧思、忿怒、郁气所伤,故经病因于七情者居多。盖以血之行、止、顺、逆,皆由一气率之而行也。[6]”月经病的产生由于内伤七情的因素居多,百病皆生于气也,气行则血行,气结则血结。古代妇人由于深处闺房,基本没有命运选择权,心理压抑容易气结伤肝,冲任损伤,月经不调。现代女性地位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伴随而来的也有社会竞争的多重压力,故古今同理,情志因素依然是经期调养的首要考虑。

妇人内伤七情容易导致月经不调,以《妇人大全良方》中相关论述举例。如 “惊则气乱”:“盖被惊则血气错乱,经脉斩然不行,逆于身则为血分、痨瘵。[4]9”妇人经期阴血下行,肝气偏旺易致情绪波动,惊恐后容易气乱,气血横骛,导致停经甚至痨瘵;“怒则气上”:“若恚怒则气逆,气逆则血逆,逆于腰腿,则遇经行时腰腿痛重,过期即安也。逆于头、腹、心、肺、背、胁、手足之间,则遇经行时,其证亦然。[4]9”经期恼怒,怒则气上逆,逆之所在,即病之所在。如逆于腰腿、头腹、背胁、手足等,则在经期会发生相应疼痛病症;“思则气结”:“世有室女、童男,积想在心,思虑过多,多致劳损。女子则月水先闭。[4]18”妇人思虑过度,阴血暗耗,甚则可导致闭经。“忧思、意所不决,气郁抑而不舒,则乘于血,血随气行,滞则血结”[4]26。妇人忧思气结,气滞血结,容易导致心腹刺痛。

因此,妇人在月经期间应调节情志,远离七情困扰,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戒惊恐、恼怒和思虑等不良情绪。《医学入门》曰:“妇人性行和者,经调易行。[7]”性情平和,气机通畅,自然气血平和,月经正常来潮。

2 谨饮食,宜温和

《济阴纲目》曰:“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五脏,洒陈六腑。在男子则化为精,在妇人则上为乳汁,下为月水。[8]”妇人经血来源于水谷的精气,水谷精气的充足保证了月经的按时来潮,因此妇人月经经期应尤其重视充足饮食营养的摄入。

妇人经行期间,饮食宜清淡温和,在保证正常饮食的前提下禁食生冷和辛辣。《宜麟策》曰:“最不可饮食冷物”[5]7;《景岳全书》曰:“凡经行之际,大忌寒凉等药,饮食亦然。[3]439”行经之时,生冷的食物和药物都应务必远离,正如《宜麟策》所言:“寒冷肃杀之气,最害生意……当其时感之至微,原不知觉,至病已成……此妇人所以多病也。[5]7”血得温则宣流,得寒则涩闭,食入寒凉,寒气凝滞,血随之寒凝,郁遏机体生机,瘀滞不通,影响经血的下行,会引起经血减少或突然停止甚至痛经等月经诸病。因此月经期间应远生冷、食温热,但也不可食用过于辛热之品,因为辛燥动血,辛热食物偏燥烈,会助热动血、伤津耗液,导致经来不止、崩漏的产生,即如《胎产新书》言:“经来十日半月不止,乃血热妄行也。当审其妇曾吃椒姜热物过度。[9]”可见过食辛热会导致血热妄行。

因此妇人的饮食保健应与月经周期变化相应,经期保证饮食营养,清淡温和,禁食生冷和辛辣之品,如寒凉之品如苦瓜、梨等,辛辣之品如芥末、辣椒等。

3 慎起居,勿过劳

妇人经行期间血海空虚,风寒最易侵袭:“寒冷肃杀之气,最害生意”[5]7,不只饮食上要远寒凉,在起居方面也要避风寒,不可在冷处坐卧,注意保暖。《妇婴至宝》曰:“凡天下妇女,能于经行时,慎避风寒……使百病不生。[10]”经行期间谨慎养护,调适寒温,远离风寒湿三邪,包括但不限于勿涉水、淋雨、冒雪、坐卧湿地、下水田劳动,还有严禁游泳、冷水沐等日常活动[11]。

慎起居也表现为劳逸有度。过逸则容易使气血运行不畅,过劳则容易耗伤气血。妇人经行期间气随血脱,容易疲劳。《妇人大全良方》曰:“若劳动过多,致脏腑俱伤,而冲任之气虚,不能约制其气血,故忽然暴下。[4]29”还有“若愆期者,由劳伤血气壅结,故令月水不适也”[4]17。劳力太过则耗气动血,或者不能固摄经血导致崩漏,或者气少血结导致月经不调。此外《古今医鉴》言:“若其时劳力太过,则生虚热,亦为疼痛之根。[12]”经期过劳耗气动血,内生虚热,会导致经期失常,也会导致痛经诸病。可见经期要保持运动的适量,不宜进行重体力劳动。

4 远房事,养精血

“夫精者,身之本也。”房事养生是中医养生的一大特色。《广嗣纪要》记载:“古人男子三十而后娶,女子二十而后嫁。[13]”虽然女子14岁月经至,但此时气血尚未充实,过早开始性生活必然易伤其精血。男子30、女子20,男子阳气刚健,女子阴气柔顺,气血充实,才可开始交合生子。

妇人经期也应严禁房事。《千金要方》就记载:“妇人月事未绝而与交合,令人成病。[1]853”还有《胎产新书》:“月事适未尽,而男与合,纵欲不已,皆致冲任内损,血气不固,或为崩,或为漏。[9]68”可见妇人经期与男子交合容易引起月经病。因为妇人行经之时,胞门敞开,容易受邪,此时行房会干扰血海,亏损气血,引起月经不调。此外房室不节也易伤肾伤精,引起冲任的损伤。《傅青主女科》记载妇人开始房事:“必待落红后,即三十时辰,两日半也”[14],即月经干净2 d半以后才可同房,此时妇人气血基本完全恢复,同时也防月经回潮现象。

《医林绳墨》曰:“远色欲,莫伤于血海。[15]”经期远色欲,不可干扰血海,因此经期要禁止房事,养精血。

5 总结

现代医学认为,月经是女性因为卵巢激素影响而出现规律的子宫内膜脱落现象。月经周期的调节非常复杂,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实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相互调节和影响形成完整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同时又受大脑高级中枢的控制[16],内外因素的刺激均能影响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协调作用[17]。经期妇女抵抗力下降,经期卫生应注意外阴清洁、禁止性交、清淡饮食、避免重劳动等问题[18],这些与中医古籍中记载的经期养生宜忌具有基本的一致性,可见中医古籍中妇人经期养生思想不只经过了历史验证,也与现代医学理论相契合,具有充分的合理性。

《医钞类编》曰:“惟于行经之时,食之以热,用之以温,禁生冷,避寒凉,远房室,勿郁结,则诸病皆不能生焉。[19]”《妇婴至宝·调经至言》曰:“凡天下妇女,能于经行时,慎避风寒,戒食生冷及一切难以消化之物,与夫劳碌气恼悲郁惊扰加意禁制,如产后调摄一般,每月不过五六日,使百病不生。[10]52”这两段话可以作为妇人经期养生思想的总结,妇人要像产后月子一般重视月经期间的养生,情志上情绪稳定,避免悲伤气恼惊恐;饮食上要食清淡温和、禁食生冷辛辣和难消化食物;起居上避风寒、勿过劳并禁止房事,如此多方面的谨慎调摄,自然可以全方位地维护妇人身体健康且不易生病。

猜你喜欢
经行行经生冷
易水学派张元素“行经”理论的起源、形成、发展与演变
两种穿刺方式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无积水肾结石的对比研究
经行
大热天浑身没劲?三招缓解疲劳
影响佛教行像美术形式的因素研究
经行痹的源流及历史文献复习
三峡行
明天,天一亮
创新微议
布谷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