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泻必用方,补必用员”❋

2019-01-09 11:41谢子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灵枢神明素问

谢子妍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成都 610072)

“泻必用方,补必用员”出自于《素问·八正神明论篇》。历代医家多从针刺补泻入手对其论述,或以手法言,或从时机论,莫衷一是。笔者通过《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的学习,对其中“泻必用方,补必用员”进行相关查证,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并浅议如下。

1 “泻必用方,补必用员”是针刺补泻原则说明

在《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的开篇:“黄帝问曰: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今何法何则?”岐伯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在此前提下,“泻必用方,补必用员”则是岐伯对黄帝提出的“余闻补泻,未得其意”的回答,故而历代医家多从针刺补泻方面对“泻必用方,补必用员”进行解释。

1.1 方员以论针刺补泻时机

以方员论述针刺补泻时机是大多数学者认可的观点。《素问·八正神明论篇》云:“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必用方,其气乃行焉。补必用员,员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荣,复以吸排针也。故员与方,非针也。”

张志聪[1]以天地之象对此进行解释:天包乎地,员为天之象;气生于地,方者地之象。以天地阴阳四时之气,合人形虚实补泻之法,故有员方之别。

“泻必用方”指真气充盛为刺泻之机,邪气易泻。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当选择“月方满”“日方温”“身方定”的时机,在实施针刺操作时,当候“息方吸”“复候其方吸”“复候其方呼”的时机分别予以内针、转针、徐引针的干预,“方”更强调的是当其时、当其机,此时此机便是“气盛”之时机,真气充盛则邪气易泻。

对“补必用员”的理解,有医家认为与“泻必用方”的补泻时机论述不相符合。员为圆活、通圆之意。马莳云:“正以物之圆也,可行可移。[2]”张景岳也指出:“行者行其气,移者导其滞……必用员以行之补之。[3]”强调补法需使经气流通,若圆之外形,回还周流无滞涩之弊。但张志聪[1]认为:“补以用员,员活其气周行外内,经气周行,移其真气之隆至。”笔者认为,在这里虽然提到了补法的目的在于“员活其气周行外内”,但其强调的重点应在“移其真气之隆至”,根据经气的气血周行规律,把握时机、颐养五脏血气与神气,则可达补益真气至隆至盛的目的,这与“泻必用方”的时机论述是前后呼应的。

1.2 方员以论针刺补泻手法

《灵枢·官能》指出,“泻方”时需“切转”“伸而迎之”“疾而徐出”,“补员”时需“微旋”“推”“徐”。具体说明了“泻方补员”的具体手法,与《素问·八正神明论篇》“泻必用方,补必用员”相呼应。对此,张志聪[1]在《素问集注》指出:“员者天之象……地者方之象”,用“员”“方”以指代天地阴阳来映射人体之象,现代学者将此作为补泻针刺手法的依据。吴绍德[4]从《太极图》对针刺捻转补泻进行了分析,认为天阳在左而主升,故左转捻针“行阳”是为补,应合 “员天”之意;地阴在右而主降,故右切转针“行阴”是为泻,应合“方地”之意。此外,古代医家以天、人、地对腧穴由浅到深的深度进行指代,吴绍德也以此对针刺的提插补泻手法进行了分析:“补员”之法从(天)阳引(地)阴,“阳下之”,故以徐进疾出(三近一退)、先浅后深,或紧按慢提之推(重插),由上向下为特征;“泻方”之法从(地)阴引(天)阳,“阴上之”,以疾进徐退(一近三退)、先深后浅或紧提慢按之伸(重提),由下向上为特征。

2 “泻必用方,补必用员”是临床补泻总则

如上所述,历代医家多从针刺补泻方面对“泻必用方,补必用员”进行理解与阐述,但是笔者认为,“泻必用方,补必用员”更是治疗中补泻总则的概括。

前文已论述了方与员是医者在实施补泻之法时所强调的恰当时机,《素问·八正神明论篇》在“泻必用方,补必用员”的论述中,明确指出“故员与方,非针也”,说明对于补泻实施过程中员方时机的选择并不是单以针刺而论。张志聪[1]对此的解释是“方员之道,非用针之妙,在得气与神也”。具体而言,泻之用方以气盛方泻,补之用员,以血气更替得神而员,谨守其机,补泻方能不失。

在《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的开篇,岐伯对于黄帝“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今何则何法”的提问,给出了“法天则地”的总则,这个总则亦是《内经》在人体疾患认识上,取法天地而为调治之法的互语。天者,天之寒暑,日之寒温,月之盈亏,星辰之行度俱包含于内,斗转星移,寒暑易换,如环无端以象圆。地者,平直广大,承载受纳以象方。在本篇之始以月之盈虚对“补泻员方”进行了说明:“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月生无泻,月满无补……得时而调之”。月之盈虚说明人体血气之盛衰与天运一样,具有规律性的更替周期,如圆环之无端,补泻治疗时月生无泻,恐伐其生,月满无补,恐实其邪,推而演之月生当补,以生血气,月满方泻,以泻其邪。故而“泻必用方,补必用员”,说明临床补泻治疗的要点:泻法使用时当把握机体血气旺盛的时机,补法使用时当把握脏腑血气生发更替的时机。

3 “泻必用方,补必用员”对临床启示与思考

3.1 气未盛,神未至时该如何处理

补泻之法是临床治疗大法,泻法使用时当把握机体血气旺盛的时机——气盛方泻,补法使用时当把握脏腑血气生发更替的时机——神至当补。但是临床实践过程中,气未盛神未至时该如何处理?应以补泻兼施,促其盛至。如《灵枢·官能》所云:“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遥大其穴,气出乃疾”“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此虽为针刺之具体手法,但在临床治疗中亦有重要启示。如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可以五行关系为基础[5],利用生克制化的相互作用,对五脏六腑气血盛衰进行相应干预,如五行中一行偏亢而气至未及,可以圆活之法,补其母泻其子,补其不足,促其盛至,泻邪而出。

3.2 把握临床治疗时机的重要性

“粗守关,上守机”是《内经》中对“粗工”与“上工”的区分,医者在临床实践中应该着重掌握的是什么?不是单纯的实则攻、虚则补,更应把握疾患发生的机括机约。在对“泻必用方,补必用员”的学习中,笔者更加体会到这一点,即以临床常见瘀血证而言,血行不畅,瘀阻不通,似为实邪在内,然血瘀之果亦有气虚不运之机、阴虚不行之理、阳虚乏煦之由,如不加辨析一味活血破血、耗气伤气、真气重伤,是为粗工所为。

3.3 掌握医理而不拘泥于字句

在《灵枢·官能》同样有“补泻方员”的论述,对于 “补泻”与“方员”的关系,《灵枢》与《素问》的论述具有分歧。《灵枢·官能》提出:“泻必用员,补必用方”,因此对于补泻与员方的关系历代学者也有不同看法。有学者认为[4,6],《灵枢》早于《素问》成书,论述的重点在于针刺手法实施,《素问·八正神明论篇》则是对“补泻员方”的进一步说明解释和发挥引申。以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卷五《针道第四》)中引用的《灵枢》《素问》经文来看,对“补泻员方”均为“泻必用方”“补必用员”。《针灸甲乙经》的成书年代在晋朝,距离汉成帝命刘向校对经文不久,故现存《灵枢》中相关论述的错误可能性较大,应以《素问》“泻必用方,补必用员”为准。笔者认为对于补泻治疗的总则,在《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的开篇已有明确:“法天则地”,员方之论乃天地阴阳落实在治疗干预中的具体体现,在经典学习当中,应更注重医理原理的把握,而非具体字句的拘泥不化。

猜你喜欢
灵枢神明素问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tion laws of aromatic Chinese medicines in treating angina pectoris based on data mining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画地为牢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王的神明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采采卷耳
东京神明 花信精神
倘若,这世上有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