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岚
(陕西省安康市农科所,陕西安康725021)
大球盖菇是我国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食用菌栽培品种之一。大球盖菇菇体色泽艳丽,柄粗盖肥,食味清香,肉质滑嫩,营养丰富,口感好,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堪称“素中之荤”。近年来,陕西安康市农科所科技人员以农作物秸秆为培养料不断试验栽培大球盖菇,其质量与产量逐步提高。现将栽培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食用菌栽培者参考。
大球盖菇的栽培原料比较广泛,稻草、玉米秸秆、稻壳、杂木屑、废菌料等都可作为栽培原料。
大球盖菇栽培方式通常采用室外田间开畦生料覆土栽培,畦面铺料直接播种,待畦面发满菌丝后覆土出菇。也可采用生料装袋发菌后将塑料袋脱掉,田间开畦排袋,覆土出菇。
大球盖菇在4~30℃均可出菇,最适宜温度12~25℃;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4~28℃。结合秦巴山区当地实际气温和农作物种植收获季节合理安排栽培季节。
2.2.1 田间栽培场地的选择
场地要近水源,而且要排水方便;最好选择土质肥沃,富含腐殖质而又疏松的壤土田块,以避风、向阳又有部分遮阳的场所为宜。
2.2.2 整地作畦
首先要在栽培场地四周开好排水沟,然后把地整成垄形,中间稍高,两侧稍低,做成畦高约10~15 cm,宽90 cm,长150~200 cm的小畦,畦与畦之间留40 cm的走道。
2.2.3 杀虫灭菌
整地作畦完成后,在铺料前的一周进行场地消毒,在菇床和四周喷敌百虫药液,杀灭地下害虫。
预堆发酵前,用粉碎机将稻草铡成5~10 cm长的短节。按每亩(667 m2)用量5500 kg左右的干料计算,其中,干稻草2500 kg,复合料(谷壳、米糠、麸皮各100 kg)300 kg,新石灰粉55 kg。
培养料的发酵第一步:将稻草与复合料、石灰粉混合一起翻拌均匀后,再加清水翻拌均匀,使稻草充分吸水一致。将培养料含水量掌握在70%左右,用手紧握培养料,手指间有水渗出但不滴下为宜。培养料pH5~7。
第二步:将拌好的培养料建堆发酵,目的使稻草变软和杀死培养中的杂菌,有利于菌丝体的生长。建堆应底宽上窄,堆成梯形,高1 m,长不限。堆置4~5 d,翻堆一次,结合翻堆补充水分,使培养料水分保持70%左右。在堆料发酵期间,料堆中不同部位分别插上温度计,观察料温情况,如料温变化超过60℃,应及时翻堆散热。
第三步:培养料堆置发酵完成后,将料堆及时散开,当料温降到28℃以下即可上畦铺料播种。
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及时铺在已做好的畦面上,用料20 kg/m2,厚度20 cm。采用分层铺料,分层播种,每平方米用菌种1 kg,菌种尽量分成块状,不宜过碎。第一层先铺10 cm,用木板压实压紧,采用穴播法,将菌种放入穴内,穴深5~6 cm,穴距10~12 cm,呈“梅花形”;第一层铺料播种完成后,再铺第二层培养料,向内收缩,形成梯形以利覆土,料面压实压紧,将菌种均匀撒在料面上,再用木板稍稍压实,使菌种紧贴料面。
每畦播种完成后,及时在畦面上覆土,覆土厚度2 cm,畦面上必须保持湿润状态,防止畦面干燥,待菌丝生长走透培养料时再进行二次覆土。
播种后畦面采用草帘覆盖保湿,经常检查畦面,若培养料发干,将草帘浸湿覆盖在畦面上,不能直接向畦面喷水。待菌丝长到畦面培养料的二分之一以上时,若料面干燥可适当喷雾化水补湿。
畦面搭建小拱棚,用塑料薄膜和遮阳网双层覆盖,除保温保湿外,防雨水直接落在畦面上,造成培养料提前腐烂影响产量。
大球盖菇菌丝后期生长旺盛,要加大通风量,每天通风2~3次,每次1 h。待菌丝全部布满畦面土层后,把拱棚上的薄膜揭开,同时停止喷水,促进子实体原基形成。同时保持排水通畅,防止畦面四周排水沟积水。
覆土材料要求肥沃、疏松、持水性好、有团粒结构的田园土,覆土厚度为1 cm左右。
一般情况下,播种后15~20 d,当菌丝长透培养料三分之二时,开始覆土。
二次覆土后经过15~20 d就可出菇,这时要保湿和加强通风,要求相对湿度为90%~95%,出菇温度12~25℃。
大球盖菇子实体从露出白点到成熟需4~6 d,当菇体的菌膜尚未破裂,菌盖呈钟型时即可采收。采收时用手握住菇柄,轻轻扭转,松动后再向上拔起即可。
第一潮菇采收完后,捡干净残根烂菇,整理好菇床,精细管理,以利继续出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