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珊
摘要:解放初期,国家形势动荡,上海成为文化艺术中心。上海音乐学校的创建对推动社会动荡时期音乐教育工作的开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创办的最初宗旨是为便利爱好音乐的穷苦青年学习。尽管在合并为中央音乐学院之前之独立存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但其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与影响是巨大的。
关键词:上海中华星期音乐院;课程设置;音乐活动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19) 30-0061-01
1945年左右,国家时局动荡,民不聊生,物价飞涨,形势十分严峻,周总理指出今后要加强对青年人的革命教育,争取广大青年关心国家大事的指示精神,陶行知在接受党和周恩来同志的建议后,决定日后的教育应朝着加强成年人、增强社会青年的教育工作,应当兴办业余音乐教育,陶行知决议筹办上海夜大学。建国后并入中央音乐学院。
一、组织结构与规模
1945年抗战结束,文化艺术重心转移到上海。陶行知便打算与李凌等人一同创办上海夜大学,由李凌等人主办此校音乐系。李凌等人向社会各地朋友发出筹建上海夜大学音乐系募捐的消息,随后得到社会各地朋友的大力支持。通过募捐活动李凌等人获得了一笔资金,使得上海夜大学音乐系很快拥有了能支付办事处和一架钢琴的经费,得社会人士张先生捐助琴室一间,并租用上海银行界联谊会合唱团团址作为校舍①,这在当时是相当不容易的。但不久陶行知先生因积劳成疾去世,李凌等人便将音乐系独立成立上海中华星期音乐院。在陶行知先生去世后,上海中华星期音乐院声乐组担任合唱,弦乐组奏哀乐均稍具训练于1945年10月27日为其组织追悼会来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工作者,②为纪念中国大教育家特设陶行知先生学额5名,并挑選优秀学员免费入学。③
上海中华星期音乐院于1945年11月进行招生,1946年10月13日开学,负责人为马思聪、李凌。设有理论作曲组、提琴组、声乐组、钢琴组;课程有指挥、作曲、对位等,共同课有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合唱;上课时间为每周个别主课教学一小时,星期日全天进行共同课程乐理、视唱、练耳、欣赏、合唱指挥及专题讲座、每月第举行晚会一次、延请先进指导,以督促学习;学员共33人,声乐组14人,钢琴组10人,理论作曲组5人,提琴组4人;教员有张文纲、王震亚、董兼济、陈宗群、汤雪耕、郭乃安、李广才、谭林、欧阳小华等。另还聘请姚继新、马思琚、马思荪、司徒海域等朋友来兼课,后来郭乃安、苏夏等参加工作。④聘请郭沫若、胡风、田汉、沙梅、宗玮诸先生担任讲座。李凌在台湾日本人撤退中,搜集到大量相当珍贵的乐谱和书籍,并买到了许多日本复制的世界古典音乐唱片与音乐书籍,⑤为上海中华音乐院的创办又增加了极大的可能性。
二、组织的音乐活动
1945年12月5日、6日学员们参加沙梅作品演奏会的合唱节目是上海中华星期音乐院开始对外的第一声,上海中华音乐院教师的教学成果得到了社会的检验与肯定后在社会活动表演方面表现的十分活跃:上海中华音乐院合唱团参加上海文协除夕晚会演唱除夕民歌,一周后,又参加同济大学的新年乐会;⑥1946年2月15日戏剧节,上海中华音乐院准备参加庆贺,由李凌作《两相好》词,张文纲作曲,夏源配舞,十六日以相同节目参加武训补习学校学演出;⑦3月29日舞踊教师夏源及同学数人,参加同济大学文艺晚会之舞踊,诗歌朗诵及民歌演唱等节目。⑧到了1947年下半年,新学期学员人数60余人,声乐主课占半,为扩建新校舍学员们极为热诚多方设法向外劝募,@并组织合唱排舞,为此次扩建筹款演出。演出成绩极为满意,演出筹得款项不少,学员们的情绪大为振奋;为建设新校舍室举行音乐舞蹈会。通过学员们的社会活动的锻炼,使得学员技术提高的同时又增强了演出实践经验。而学校不仅在学员的社会演出实践活动上积极筹建,还对学员们的理论知识进行严格的管理,每隔一段时间就对学员近期的学习成果进行严格的测验,确保学员成都能够达到原定标准。艰辛并没有阻止大家创办上海中华音乐院的决心与脚步,更加坚定办学信念,即使是在国家时局动荡时期也要提高广大社会青年群众音乐素养,提高青年群众的音乐文化底蕴,这是当时在艰难时期创办音乐院所有同志的最大夙愿。
三、结语
上海中华星期音乐院是我国近代上海音乐史上推动音乐教育的重要一环。在生活困苦、时局动荡的时代,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众多音乐专科的教学力量,并得到社会广大群众与进步人士的大力支持与帮助。通过精细的课程设置,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提高社会青年音乐爱好者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经常举办学习晚会与社会音乐会,活跃学生的学习氛围,陶冶国民艺术情操。对于加强对青年人的革命教育,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音乐方面人才作出巨大贡献。
注释:
①李凌.乐话·上海中华星期音乐院的成立[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246.
②③新音乐短讯[J].新音乐月刊(沪版).1946 (06) 27-28.
④⑤李凌.回顾上海中华星期音乐院的成立[J].音乐爱好者,1979(06):15.
⑥⑦新音乐月刊(沪版).1947(04):27.
⑧⑨新音乐月刊.1947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