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里耶秦简被李学勤先生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是研究秦代历史和文字的重要的出土文献。秦在书同文政策下推行小篆的使用。说文解字是研习小篆重要的传世文献,其中说文部首是《说文》一书类聚字形,分类意义的核心,有清一代有众多传写本。本文尝试从文字识读功能和书写需求的区别所导致的文字动静态的不同的新视角去审视这两种文献。
关键词:里耶秦简;说文部首;识读;书写
中图分类号:K8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19) 30-0001-02
一、引言
出土于湘西的里耶秦简,总数量巨大,达到三万六千多枚。是研究秦代历史、文字学,秦代墨迹书法的重要出土文献。里耶秦简里极少有完全小篆风格的的书写式样,绝大多数的字体书写样式是篆隶意兼备的,其中篆意多于隶意的简片占到总数的一半以上①。
东汉经学家许慎在永元十二年(100)撰成《说文解字》-书,取小篆为正字,通过540篆书部首书统领编排全书。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备的字典,对后世影响巨大,至今仍是人文学科查阅相关文字的必备参考书。有清一代尤其注重对说文的研究。众书家书写了诸多版本的说文部首作为普及文字研究的材料和书法临习的范本。本文希望尝试从书写和识读相结合的新角度去观察对比其中的异同。
二、文字识读和书写的矛盾
(一)可以尝试以动静态相结合的新视角看待文字
文字学的研究是以文字资料的识读为基础的;书学重视的是书写过程。文字学对于文字的研究,依靠的是静态的材料,无论是传世文献还是出土文献,其上的文字都是以一种书写完成态的方式呈现给研究者的。文字研究是从书写的结果作为起点进行的。学习书法的过程对于文字资料的解读方式却有时是相反的。书写的过程稍纵即逝,古人没有影像资料的存留;我们无法直观的去看到书写的过程。根据自身的书写经验和前人描述经验,依靠静态的文字所呈现出的信息,去推断动态的书写过程,这是学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将这两点结合,可以解读出文字的更多信息。
(二)识读的需求是静态的,书写是动态的
文字的静态和稳定性是出于易于识读的需要;动态和变化是为了更为便捷的书写或刻画文字时所产生的无法避免的不稳定因素。动与静是写和识过程中的矛盾。
从文字的识读功能来看文字,它是静态的。文字是是传递信息记录信息的符号。一个字就是一个信息载体,是承载着形音义信息的一个单位。这个单位只有以静态的方式固定下来,才是其被识读的前提。
同时,对文字的书写加工又离不开动态的过程。印刷发明之前,除了铸造器和烧制器上的文字。加工文字的主流方式离不开写或刻的动态过程。可以说无论是刻画还是书写,绝大多数在社会日常使用中的文字;都应是被人的“动作”加工出来的。
写的潦草的字不易识别,这就是书写和识读的矛盾。
三、从动态和静态的矛盾看书体的演变
静态的文字容易识读。官方推行的标准字体往往是自觉或无意识的以标准易识读为前提的。這种背景下的字体往往强调规范性,有消弭书写随意性而向静态发展的趋势。书写的动态又是一个打破这种静态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因素对于文字形体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甚至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书法里有个重要的概念“势”,其实就是将文字的动态上升为书法美学的一个概念。无论是书法还是文字研究,“写”这个蕴含动态的过程是无法忽略的。甲古文的笔画罕见圆转,是因为契刻时用的工具应是刀类的坚利器具;而刀契刻坚硬甲骨时发力方向是直线性的,方向稳定不易改变的,所以这种刻写的动态下,容易产生字体长笔画直的构字形态。相反,毛笔在书写时,左右发力较上下发力省力,这种横式的动态逐渐的使文字产生向扁的形态发展的趋势。汉隶工整的碑刻和汉简的手写书体之间的形态,有着很直观的区别;只有当识读和书写相对协调统一时,文字的演变才在动态和静态中放缓脚步。最终印刷解决了识读的静态需求,便于读写的楷书和行书便是这一矛盾统一的结果。
四、从动静的角度看里耶秦简里的部首和说文部首
(一)笔画区别
笔画是构成文字部件的基本单位。里耶秦简里的笔画更具动态感,利于书写;说文部首里的笔画均匀静态,更利于识读。
首先,粗细轻重有别。小篆在书写的过程中,笔画呈现的都是一种粗细均匀的状态。毛笔在书写均匀的笔画时,往往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匀速运动状态;这对于书写者的要求很高。但是均匀的笔画在构成部件时稳定性更强,更容易体现规范性,均匀的笔画可以减少粗细不同导致的字形误差,是利于识读的。里耶秦简的笔画更符合正常书写行为的运动特征,比小篆书写的笔画有更明显的粗细轻重的差别;满足了书写记录的需求。
其次,笔画的曲直有区别。小篆部件中有很多圆转和弯曲的笔画。《说文》:篆,引书也。这种具有装饰性的圆转笔画在成文的过程中,虽然不利于书写的便利;但是增加了识读时的区别性特征。而秦简的笔画往往把小篆里的不易书写的弯曲作取直处理;或者有些部分分为两笔,例如多用作部件的“又”字,小篆是一个曲画,秦简里往往分成两笔书写。其中的区别,仅从文字识读和书写的不同的诉求来讲;就可以进行解释。记录所要求的便捷性,使得秦简的笔画在书写过程中符合常规的书写运动规律。毛笔是软的,因此点画提按轻重的出现一定比均匀的书写更自然省力。一个有弧度的线条均匀的笔画更易识辨,将其拆解成两个提按分明的点画则更有利于书写。
再次,起收笔之间的区别。小篆通常是逆锋起笔,收笔时回锋。起收的状态几乎相同。杨沂孙和吴大潋在书写说文部首时,参考了金文的写法。虽然有用尖作部首笔画收尾的情况出现,但是从其书写笔画的形态可以推测,其尖状的收笔也是在中锋用笔的前提下,通过近乎匀速的逐渐提起所写成的。这种“尖”的收笔和逆锋的起笔相比,虽然外形不同,但是其内在的稳定性是相同的。里耶秦简的笔画往往是逆锋起笔,然而行笔收笔却是相对动态的过程。有的是戛然而止的收笔,有的是快速的尖收。且从墨迹变化综合来看,完全可以感受到其中行笔速度的变化。
(二)部首在构字中的异同
部件是构成文字的单位,说文部首和里耶秦简里的部首在构字的功能上不尽相同。但是其形态却有着很大区别。许慎在写作说文解字时,首创了部首分类的方法。为了突出其系统性,一部分除了构字而不单独使用的部首被独立了出来。这在出土文献中,只能通过其存在于所构成的字中的形态来进行对比理解;例如“彳”部,他只是一個构字的部件,而没有在说文以外的文献中出现独立成字的情况。这里主要尝试从识读和书写各需的静动态的不同来整体把握其在构字中的区别。
在说文解字一书中,说文部首起到统领其下辖字的作用,说文里的小篆部首在构字中的形态是非常稳定的。无论部首位置是在其所构成字的左右还是上下部位,大多数都有其在该部位出现时的固定写法。这种稳定的表现使得文字的识读变得相对容易。里耶秦简里的部首在书写过程中,并不是总以一种相同的规范写法出现。造成写法不同现象的原因有写手个人,地域书风影响,文字来源不同等诸多复杂因素。写法不同涉及传统文字学研究的范畴,暂且不论。
我们从书写的动态角度来看,即使里耶秦简里很多写法相同的部件,在构成文字时也有区别于说文部首的稳定性。如“此”字右部的“止”,即使在写法规范上相同,但是这个部件在构字中所占的位置比例,笔画的粗细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别。这是书写的动态造成的原因。以往的简牍文献,往往是单片的;观其章法只要考虑成行的因素。里耶秦简里发现了多行字的木椟,这样在书写的过程中,对文字安排的考虑就更加复杂化了。诸书家和文字学家传写的说文部首,将文字处理的大小粗细均匀是一个对书写去动态化的过程。这样就会以牺牲书写的效率和文字在动态过程中产生的自然形态为代价。大量的记录公文是需要效率的公务活动,是不可能将文字刻意进行静态处理的。
孙过庭《书谱》所言:“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其实并非仅仅适用于草书创作而言,我们可以将其视作解释一般的动态书写的一个基本规律。在里耶秦简中,依然可以看到其适用性。单字在更大的书写面积中,是一个相对动态的可变因素。单字作为用来调整整体的单位,部件又是调整字的单位。因此,在不影响识读的规范前提下,即使写法同样的部件,也会出现在构字所占比例轻重笔画粗细的差别。
五、结语
由里耶秦简的纪年简可以得知,其年代和秦统一六国后颁布“书同文”政策的时代相符,学者往往将其归类为秦隶文字。
里耶秦简里的部首虽然在年代上和后世传写的说文部首相去甚远,但是其间的形体对应关系却一目了然。许慎写作说文解字是以字典的形式成书的,其中心是强调其规范性。而且许慎原作失传,经过后世的传刻;再在此基础上的部首传写.已经失去了书写性小篆的原貌;完全是以一种易于识读和传播的静态方式出现的小篆文字形式。里耶秦简里发现了少量的小篆墨迹,是作为“标牌”的楬使用的。褐有分类的作用,主要是凸显其识别功能。秦小篆的使用也多在虎符、诏版、兵器、刻石上见到。这些同样使用小篆的场合有一个共性,就是强调文字识读的区别性特征;是去除书写动态的静态表现方式。可以做一个猜想,秦“书同文”中所推行的“文”,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通常意义上的小篆;而是秦时正常书写形态下的字体,也就是我们所称的秦隶。里耶秦简发掘的地方,旧属楚地。所以其中依然有楚简风格的秦隶出现,但是是以向秦简过度的状态出现的。可以看出,秦“书同文”政策在‘‘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对字体‘不合”处的统一先于对书写风格的统一。
可以得到以下认识:(1)秦时的小篆多在需要强调文字识读的场合使用,是距离日常书写字体有一定距离的静态的规范字体,并不在现实中大量使用;(2)诸家所传写的说文部首乃至后世的篆书书法,是在这种静态的规范小篆基础上的发展延伸;(3)篆书书法的学习者如果从打破静态增加动态上进行突破,篆书艺术或许还有很大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基金项目:江苏师范大学2018年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校立项学院资助项目,项目名称:《说文部首扣里耶秦简里的部首比较》,项目编号:2018YXJ262。
注释:
①王焕林.里耶秦简书法谈略.书法.2016年第2期,第67-73页篆书说文解字部首四种[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史志萌(1989-),男,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美术学专业,研究方向:书法理论与创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