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轨道式腰椎联合穿刺针法”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2019-01-07 10:35袁德利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6期
关键词:腰麻乙组甲组

于 泳 袁德利*

(1 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营口港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7;2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临床中,腰硬联合麻醉存在腰麻以及硬膜外麻双重的特点,起效快、用药少,麻醉阻滞较完善且可靠,机体良好肌松,满足剖宫产术麻醉的要求,适用产科的急诊手术[1]。然而这种麻醉也存在一些并发症,主要是术中麻醉平面过低或者过高、穿破硬脊膜、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以及导管误入血管等,同腰硬联合麻醉的操作工具设计、用药时患者体位、麻醉医师操作方式等存在关系[2-3]。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和分析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新型轨道式腰椎联合穿刺针法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抽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596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298例。其中甲组年龄在20~42岁,平均为(30.17±2.50)岁;乙组年龄在21-41岁,平均为(30.12±2.55)岁;比较两组详细资料的差异,结果P>0.05,说明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此次研究乙组是传统针内针法腰硬联合麻醉:在L2、L3的间隙正中进行穿刺入路,选择传统针内针的腰椎联合穿刺套件,消毒铺巾,硬膜外穿刺选择16GTuohy针,腰麻穿刺针(25G)由硬膜外针管置入,对蛛网膜穿破进入蛛网膜下腔,在缓慢回抽可见到清亮的脑脊液时,把1.8 mL的罗哌卡因(1%)稀释到2.5 mL,1 mL/5 s速度注药,患者头端留置35~47 mm的硬膜外导管。研究甲组是新型法腰硬联合麻醉:体位与乙组一致,L2、L3的间隙,选择新型的腰椎联合穿刺套件,正中入路做硬外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鸟嘴式的腰麻针栓上红色的标识要朝向硬膜外针栓,把针尖(25G)送入到轨道侧方引导管(红色标识)的入口处,缓慢、持续的往前推进,蛛网膜下腔的穿刺成功,把1.8 mL的罗哌卡因(1%)稀释到2.5 mL,1 mL/5 s速度注药,腰麻针拔出,退出硬膜外针,对硬膜外导管进行固定。此次研究两组完成操作后,平卧,针戳法对平面进行测试,根据需要硬膜外导管注入5~9 mL的罗哌卡因(0.5%)+利多卡因(1%),保证阻滞平面为T6。

1.3 观察指标:此次研究记录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药物剂量、不良反应(下肢短暂乏力麻木、尿潴留、皮肤瘙痒、呕吐、恶心)、术后康复情况(进食时间、拔管时间、排便时间、泌乳时间)。

1.4 评价标准:此次研究选择VA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对术后0~4 h、5~8 h、9~12 h、13~24 h的疼痛情况做出评估,十分制,分数低在疼痛轻[4]。

2 结 果

2.1 总结术后VAS评分:见表1,甲组和乙组不同时间的VAS评分对比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0~4 h 5~8 h 9~12 h 13~24 h甲组 298 1.21±0.382.41±0.793.31±0.481.54±0.46乙组 298 1.25±0.422.43±0.763.39±0.741.61±0.57 t- 1.219 0.315 1.566 1.650 P- 0.223 0.753 0.118 0.100

2.2 总结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药物剂量:见表2。甲组的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泵镇痛药物剂量均小于乙组(P=0.000)。

表2 两组患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药物剂量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药物剂量比较(±s)

组别 例数 按压次数(次) 药物剂量(mL)甲组 298 10.25±1.58 63.14±4.25乙组 298 23.84±4.17 83.48±8.33 t-52.609 37.547 P-0.000 0.000

2.3 总结不良反应:见表3。甲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小于乙组(χ2=15.820,P=0.000)。

2.4 总结术后康复:见表4。甲组的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泌乳时间均短于乙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0)。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比较(±s,h)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比较(±s,h)

组别 例数 进食时间 拔管时间 排便时间 泌乳时间甲组 298 10.10±3.20 10.52±3.72 26.11±7.05 23.33±8.02乙组 298 17.42±4.78 23.74±4.42 39.72±4.71 46.11±9.48 t - 21.968 39.503 27.710 31.669 P -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临床中腰硬联合麻醉是剖宫产术最常用的麻醉阻滞方法,麻醉用药量少、药物起效快、肌松良好以及镇痛完全,可连续麻醉阻滞,利于阻滞平面控制以及术后镇痛良好[5]。穿刺间隙高低、药物性能、药物剂量、药物浓度、容量和比重、患者体位、针尖斜口方向、药物注入速度等均可对腰硬联合麻醉产生影响,而发生相关的并发症[6]。

此次研究是在剖宫产术中使用新型的轨道式腰椎联合穿刺针行腰硬联合麻醉,进入硬膜外腔之后,硬膜外导管先置入,之后蛛网膜下腔注药,缩短腰麻后患者体位翻正时间,利于手术麻醉平面的及时调整,确保母婴安全,尤其是胎儿窘迫的新生儿[7]。应用中应注意:麻醉前评估产妇身体状况和脊柱结构,硬膜外针稍稍粗于针内针,应注意脊柱的退变情况,椎间隙太窄,不易通过针外轨道针;操作硬膜外腔穿刺时,右手鸟嘴式腰麻针,红色标识朝硬膜外针栓,针栓红点标识向硬膜外针栓,缓慢持续用力的往前推进,针尖经皮肤-黄韧带时,穿透感明显;有落空感时,针尖已进如蛛网膜下腔;翻正体位后要快速测试、调控其阻滞平面,监测生命体征变化[8]。

总之,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新型轨道式腰椎联合穿刺针法可降低镇痛泵按压次数、减少镇痛药物剂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促进术后恢复。

猜你喜欢
腰麻乙组甲组
腰麻后发生低血压的影响因素及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对其预测价值
剖宫产产妇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临床麻醉效果研究
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作用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腰麻剖宫产的麻醉效果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