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萍 周 萍 杨月萍
(江西省人民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吞咽功能障碍在老年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发生率,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进食,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等情况[1-2]。为此,临床应尽早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更,提高预后效果。本次研究探讨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在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将60例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纳入此次研究,资料收集起止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对入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入组患者年龄区间在60~77岁,平均年龄为(68.31±5.15)岁;纳入研究的患者性别分布情况为:男性38例、女性22例,体质指数18.19~24.21 kg/m2,平均体质指数(23.05±1.05)kg/m2。入组患者均经ETA-10自评,并经GUSS量表评估,得分为10~14分。本组研究拟案已提交医学伦理部门审阅并经批准,患者均对研究内容知晓并同意。纳入研究的患者被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参照均自主进食,实验组联合实施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组间两两对照,分别对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实施统计分析,可得两组在性别分布情况以及年龄区间范围等方面的一般条件基本一致,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在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对其实施常规性指导,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发生噎呛的原因和临床表现以及相关危害,并告知患者预防噎呛的方法以及发生噎呛后采取的急救措施等。对患者进行吞咽方面的指导,告知其进食吞咽的姿势和时间,如何选择进食工具,以及何时的食物性状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均自主进食。实验组患者均实施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包括吞咽基础训练和吞咽功能训练以及呼吸道保护性措施训练,包括:腭咽闭合减退训练、口唇闭锁练习、舌运动训练、促进吞咽反射训练、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训练、下颌运动训练、屏气和发声训练等。两组患者每次进食时,均由陪护人员负责观察,护理人员进行巡视和记录。观察两组患者进食噎食、呛咳、窒息、吸入性肺炎次数,并在护理后再次对患者实施GUSS评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吞咽功能越好[3]。
1.3 统计学处理:将实验相关数据予以完整收集,统一导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所使用的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 19.00。计量资料的统计学比较均采用t检验,P值经检测小于0.05,则表示两组数据经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2.1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GUSS量表评分情况统计与比较:护理干预前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GUSS评分无明显区别,但在不同的护理干预后组内、组间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护理干预后实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GUSS量表评分情况统计与比较(±s,分)
表1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GUSS量表评分情况统计与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 P对照组 30 12.18±0.12 15.01±0.21 <0.05实验组 30 12.21±0.11 19.33±0.19 <0.05 P>0.05 <0.05 -
2.2 两患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统计比较:经观察实验组有1例出现呛咳,1例出现噎食,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统计比较
脑梗死等疾病均可能会导致吞咽功能障碍的出现,进而对患者的正常进食和营养状态等产生不良的影响[4]。尤其对老年患者而言,吞咽功能障碍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并对预后效果产生不利影响[5-6]。为此,在临床干预中,要注意尽早对患者实施一定的康复训练,以促进其吞咽功能的恢复或者改善。本组研究中,即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多方面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研究结果表明,对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应用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效果显著。在吞咽功能评分方面,不同的护理干预后组内、组间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护理干预后实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面,实验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同过开展吞咽基础训练和吞咽功能训练以及呼吸道保护性措施训练,可以通过不同的训练方式,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刺激。进而促进新运动投射区的建立,并激发患者的运动神经,促进其原有运动功能的恢复。于是,经过多方面的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吞咽肌力的恢复,进而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出现[7]。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对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应用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效果显著,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