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立新
(丹东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辽宁 丹东 118002)
近些年,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肺内微小结节的检出已不再是难事,孤立性肺结节的检出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胸腔镜手术是一种集诊疗于一体的微创技术,近些年已逐步取代传统的开胸手术在临床上得到积极的开展。但在胸腔镜探查时,对于微小的位置深的难以触及的病灶,仍很难做到准确定位,最后不得不中转开胸手术。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弹簧圈定位在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100例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实性结节,且最大直径不超过1 cm;②结节与胸膜之间的距离大于0.5 cm;③无胸壁粘连;④非纯磨玻璃影,实性成分不超过1 cm,与胸膜之间的距离大于1 cm;⑤纯磨玻璃影;⑥心、肺等功能良好。男74例,女26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8.20±9.15)岁,均为单发,左上叶31例,左下叶36例,右上叶27例,右下叶6例,其中50例直接行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设为对照组,另50例术前行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设为微弹簧圈定位组,组间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直接行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微弹簧圈定位组在术前进行经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定位前根据病灶位置选择合适的体位,在CT下引导穿刺针穿刺。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确定的穿刺点处将21G穿刺针插入病灶周围5 mm内的正常肺组织中,然后将针芯拔出,将弹簧圈推入病灶周围盘曲锚定,弹簧圈盘曲满意后,退针并将微弹簧圈末端释放于胸膜表面,自然卷曲成环,行病灶三维图像重建。定位后观察患者有无不适,10 min后送入手术室行胸腔镜手术。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微弹簧圈定位组病灶定位成功率为100%(50/50),平均定位时间(16.59±3.15)min,所有病灶均一次成功切除,肺叶楔形切除时间(17.57±4.10)min,无1例中转开胸手术,其中3例出现少量气胸,2例出现肺表面轻微出血,均未予以特殊的处理,未见血胸、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胸腔镜手术成功率为86.0%(43/50),肺叶楔形切除时间(36.08±4.55)min,中转开胸手术率为14.0%(7/50)。微弹簧圈定位组的胸腔镜手术成功率与肺叶楔形切除时间明显低(少)于对照组(P<0.05)。术中冰冻病理切片证实:腺癌82例,鳞癌5例,炎性病变4例,上皮非典型增生3例,上皮样细胞肉芽肿6例。
临床上,一半以上的孤立性肺结节都为恶性,早期明确病灶的性质十分重要。但影像学检出一般难以准确判断病变的良恶性,而穿刺活检又存在很大的难度。国外研究表明,在胸腔镜手术中,大约54%的肺内小结节因体积小、位置深、不易准确定位而需进行开胸手术,而对于磨玻璃结节,即使是开胸手术也受限[1]。目前可用于辅助定位的方法较多,包括影像学定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经皮穿刺注射液体材料、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等,各有优缺点。研究表明,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辅助电视胸腔镜手术的成功率达到97%,可实现病灶的精准切除,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具有精准、高效、微创等优点[2-3]。本研究结果显示,微弹簧圈定位组病灶定位成功率为100%,所有病灶均一次成功切除,无1例中转开胸手术,且并发症少、程度轻。而对照组未行微弹簧圈定位,中转开胸手术率达到14.0%。但微弹簧圈定位有时也可能失败,研究表明,磨玻璃结节、穿刺针尖到肺表面的距离短、带钩钢丝定位穿刺是微弹簧圈定位失败的危险因素[4]。弹簧圈直接穿过病灶内容易造成肿瘤沿针道种植转移,本研究采取的是在距病灶5 mm内的正常肺组织中进行微弹簧头端盘曲锚定,不仅能够防止针道种植转移,而且也不影响准确定位以及病理标本的采集。
综上所述,在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中应用微弹簧圈定位,对提高胸腔镜手术成功率、降低中转开胸率有重要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