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影 滕 晶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纵观医学史,已有很多关于中风病气机 “升降出入”异常的论述,如《灵枢·刺节真邪》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3],真气出于体内,邪气入于正虚机体导致中风发生正是气机出入异常的结果;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唐案》云“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肢体缓纵不收者,皆属阳明气虚”,认为肝肾精血亏损、虚风内动、气血上逆及气血亏虚不能外达肢体而发为中风[4]的理论亦与气机“升降出入”异常密切相关。后王清任认为中风本是“亏损元气”所致,元气分布人体周身,左右各半,若半身元气亏虚,无气则无以运动,气机出入失衡发为半身不遂之中风,并创立“补阳还五汤”以补气活血、恢复机体气机正常运动[5]。追至近代,张伯龙曾指出“中风多由水火内动,肝风上扬,血气并走于上,冲击前后脑气筋”而致,治宜息风养水亦是以调复气机升降异常为核心[6]。笔者认为在临床辨证论治中风病的过程中,若能准确判断其气的升降出入之何者失常,并据此给予相应调治方法,定可获效。
气是一种活动性很强的精微物质,亦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能流行全身,无处不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就是“气”的运动变化的具体体现[7],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而把这种运动变化的基本形式概括为“升降出入”[8]。气的升降是机体自体内气机的有序回旋运行,其出入是体内外之气相互交接的运行。气血津液的产生、输布、排泄亦通过气的升降出入而完成。因此,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维持健康状态的根本[9]。当机体这种气的升降出入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气血津液的异常输布、运行,便产生风、火、痰、瘀等病理产物伏于体内[10],后若遇诱因引动,阻滞清窍、偏侧肢体便可发为中风。
《素问·调经论》中云“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11]。然笔者深思此文并结合临床案例后提出:气本属阳,阳亦为机体之外,故有卫气运行于体表,护卫周身,而“气并于阳”则为在内之气离开其本位,并出于外,外出之气可与卫气相合,致本位相对气虚、气实于外,郁滞之气无力行血、行津,以致痰瘀互结,阻于在外之四肢,便出现以肢体麻木、头晕、昏仆之症为主的气出于外,不入于内之中风病(外实内虚证);“气并于阴”则为在外之气离开本位,入于体内,致本位相对气虚,气实于内,郁滞之气不能达于四末,肢体失于濡养,便出现以肢体乏力,半身不遂、便秘之症为主的气入于内,不出于外之中风病(内实外虚证)。
人体之上部属阳,下部属阴,又清气走于上,宗气积于胸中,故当出现“气并于下”之上部之气离开其本位、降于下部与下部之气相合,则致上部相对气虚、气实于下,郁滞之气不能上达于头目,清窍失养,便可出现以言语不能、吞咽困难之症为主的气降太过、上升不及之中风病(上虚下实证);“气并于上”则为在下之气不安于本位,继升于上部,与上部之清气或宗气等相合,致其本位相对气虚,气实于上,郁滞之气化火、生风、生痰,阻于清窍便可造成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之症为主的气升太过,下降不及之中风病(上实下虚证)[12]。
脉诊作为中医四诊方法之一,具有客观性与直观性的特点,在临床辨别气的“升降出入”异常中可发挥独特优势。“系统辨证脉学”是齐向华教授在继承传统脉学精髓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系统论思想,将中医学、认知心理学、现代信息学和现代物理学等基本原理融汇所总结出的现代脉诊知识体系。它从脉体、脉壁、脉搏波、血流4个层面将脉象信息划分为25对脉象要素[13],多个单一脉象要素所组成的复合脉象谱既可反映不同机体的体质、个性和心理特点,仍可辨别中风病患者的气的升降出入异常状态。
通过运用系统辨证脉学凭脉辨识中风病患者的气机失衡状态,总结出气亢(升太过、降不及)状态下的脉象特征为上、上强下弱;气陷(降太过、升不及)状态下的脉象特征为下、上弱下强;气郁(入太过、出不及)状态下的脉象特征为敛、郁动、浮、短、涩。气散(出太过、入不及)状态下的脉象特征为弱、散、浮、细、涩[14-15]。 临床中若能通过脉象信息综合评判并改善中风病患者的气的升降出入失衡状态,从而改善脏腑功能、气血津液化生与输布障碍,减少痰、瘀、风、火等病理产物的产生,就能从源头改善中风病患者的气血逆乱状态,干预中风病进展,真正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患某,男性,60岁,2018年10月6日来诊。主诉为言语不利2日。患者自诉昨日因与家人争吵后突发言语不利,伴见吞咽困难,意识清晰,肢体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后就诊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行颅脑CT等检查(未见报告),被诊断为“脑梗死”,医师建议入院治疗,患者及家属因不明原因拒绝入院且未经任何治疗。现为求中医诊疗,遂来山东省中医院脑病二科门诊就诊。患者现症见:言语不利伴见吞咽困难,口角流涎,全身乏力,偶发胸闷、头痛、头晕,活动后加重,平素情志抑郁,易思虑,纳食易呛咳,眠浅易醒,大便干,小便调。舌质暗,苔薄黄(既往体健。查体示四肢肌张力均正常,四肢肌力均为5级)。脉象示左右手:整体下、上弱下强。左寸脉:细、沉、弱、高不及。左关脉:浮、粗、强、郁动。左尺脉:下、浮、粗、稀、滑。右寸脉:沉、细、敛、涩、思动。右关脉:直、浮、粗、稀、弱、进少退多。右尺脉:下、细、敛、高不及、弱。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30 g,党参 30 g,白术 20 g,柴胡 15 g,枳壳 15 g,川芎 15 g,威灵仙 15 g,防风 15 g,荆芥 12 g,当归 12 g,桔梗 9 g,红花12 g,黄柏12 g,甘草6 g。同时给予针刺治疗,取穴双足的太溪穴、太冲穴;给予灸法治疗,部位选择百会穴,施灸方法选择温和灸;时间以脉象变化为度。经治疗后,患者自诉言语不利明显改善,胸闷、头晕症状消失,视物清晰,情绪好转,观察脉象:双手寸脉下、沉、细、高不及较前改善,双手关脉郁动感消失,原初按皮肤觉脉强、重按无力,现变化为重按有力,左手尺脉下、浮改善,右手尺脉细、敛、高不及改善。
脉案分析:双手寸脉脉象表示该患者上焦气虚;双手关脉脉象表示患者心理紊乱状态为郁闷不舒、肝气郁滞且表征此患者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右手尺脉表明患者心理紊乱状态为思虑过度,双侧尺脉表明此患者并非素体脾胃虚弱,而是肝郁乘脾所致。综上所述,此患者个性上符合“木型人”特征,平素易情志抑郁,肝气不舒,肝郁乘脾致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平素思虑伤脾,致气血亏虚,体质虚弱,其肝气不舒,郁而下陷致上焦气机不利,发为中风病言语不利、吞咽困难等症。气机升降出入状态则评判为降太过、升不及。故治疗原则为升提气机,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加柴胡、枳壳、防风、荆芥以疏肝解郁,当归、川芎以行气活血,桔梗开宣肺气,威灵仙、红花通行经络,佐以黄柏之苦降以防升动太过。配合针刺太溪、太冲穴、灸法以行气解郁,升提气机[16]。
中风病的历代医家论述、病因病机形式及证候动态演变特点等都与气的升降出入异常有潜在的联系与规律,且气的升降出入正常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维持健康状态的根本。因此,从气的升降出入失衡角度探析中风病的发生,建立气机与中风病的联系,全面认识以不同临床表现为主症的中风病的发生,并通过脉象信息有效识别气的升降出入异常状态,从而确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根本治则,干预中风病的发生进程,减少中风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