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肺小结节的胸部高分辨CT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

2019-01-07 03:39:40高冬冬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3期
关键词:分叶征棘突空泡

高冬冬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孤立性肺结节是指单一的、边界清楚,影像不透明,直径小于或等于30 mm、周围为含气肺组织所包绕的病变,没有肺不张、肺门增大或胸腔积液表现的肺部结节[1-2]。孤立性肺小结节对肺部组织及功能影响较小,因此患者多无明显症状,易被患者忽视,孤立性肺小结节分为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两大类,早期诊断,对良恶性进行分辨,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60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具有其他恶性肿瘤者;合并精神疾病史或认知功能障碍者。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7~80岁,平均(55.21±2.33)岁;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5~80岁,平均(55.27±2.35)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型号为SIEMENS-Sensation64排螺旋CT仪进行检查,取仰卧位,双臂向上举起,扫描范围为肺尖-肺底。检查期间患者屏气10 s,单次完成检查,检查扫描参数具体为:螺距10516∶1,层厚0.625 m。患者扫面后影像资料均采用工作站中的AW4.3进行测量,进行常规二维重建,利用肺结节分析软件,重建三维立体肺部结节。2为副高以上医师对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结节形态、大小等。术中将结节进行病理学诊断,对结节良恶性进行判断。

1.3 观察指标:统计患者孤立性肺小结节大小与恶性病变情况,同时记录各CT征象在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中出现的频数,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患者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微浸润腺癌(MIA)。

1.4 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孤立性肺小结节大小与恶性病变情况:60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中,病理确诊恶性者35例,占58.33%,其中病理学及CT诊断均为恶性者32例,CT与病检符合率为91.43%(32/35),病检确诊为恶性,CT象征不支持者2例,占5.71%(2/35)。60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中,结节≥2.0者37例,占61.67%,其中恶性者34例,占91.87%(34/37);结节<2.0者23例,占38.33%,其中恶性者1例,占4.35%。

2.2 各CT征象在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中出现的频数:25例良性孤立性肺结节中,胸膜凹陷1例,占4.00%;血管集束2例,占80.00%;毛刺征3例,占12.00%;分叶征7例,占28.00%;棘突征2例,占8.00%;磨玻璃影2例,占8.00;空泡征1例,占4.00%。

35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中,胸膜凹陷7例,占20.00%;血管集束12例,占34.29%;毛刺征15例,占42.86%;分叶征20例,占57.14%;棘突征13例,占27.14%;磨玻璃影7例,占20.00%;空泡征8例,占22.86%。

在各CT征象出现频数比较中,胸膜凹陷、磨玻璃影良恶比较(χ2=3.231、1.647,P=0.072、0.199);血管集束、毛刺征、分叶征、棘突征、空泡征良恶比较(χ2=5.633、6.612、5.004、6.606、4.067,P=0.018、0.010、0.025、0.010、0.044)。

2.3 高分辨CT与术后病理AAH、AIS、MIA检出率对比:35例恶性者中,经术后病理诊断为AAH者10例,占28.57%;AIS者17例,占48.57%;MIA者8例,占22.86%。高分辨CT AAH检出率90.00%(9/10),AIS检出率88.24(15/17),MIA检出率100.00%(8/8),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

3 讨 论

孤立性肺结节是肺部常见病变,病因较多,可能是恶性疾病的单个肺转移,也可能是良性病变[3]。肺部结节及肿块在临床较为常见,且多存在同一疾病,同时存在影像学检查不同,或影像学检查相同但疾病不同等情况,因此肺内结节性质的早期确定,对治疗措施及预后造成一定影响[4]。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60例孤立性肺结节中,恶性病变占58.33%,提示孤立性肺结节恶性比例较高,应加以重视。CT扫描中的高分辨率、低噪音比、图像质量稳定及高清晰度等是发现结节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孤立性肺结节病变复杂,CT象征呈现多样化,特异性较差,增加了诊断及鉴别的难度。研究结果中显示,在CT象征中,恶性结节出现血管集束、毛刺征、分叶征、棘突征、空泡征的频数较高,且与良性结节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示在发现血管集束、毛刺征、分叶征、棘突征、空泡征时,应高度怀疑为恶性疾病,且征像越多,其恶性可能越大。在研究中发现,恶性CT诊断误诊率为5.71%,诊断准确率为91.43%,处于较高的水平,且高分辨CT与术后病理AAH、AIS、MIA检出率对比无意义(P>0.05),说明CT诊断在早期应用价值显著。放射科工作人诊断孤立性肺小结节时,需建立高恶性概念,在临床CT诊断中,如出现可疑现象,不可轻言为良性,同时也不可轻易排除恶性判定[5]。高分辨CT扫描,能够清晰显示出病灶形状,随着高分辨CT的临床应用,可逐渐提升确诊率,提高分辨率。因此对可疑患者,应积极建议其进行高分辨CT检测,以便早期诊断。孤立性肺小结节在一般情况下,临床体征多不明显,且病灶体积较小,采用活检措施,难度较大,且准确诊断率与其他疾病检测比较低。放射科工作人员在对孤立性肺小结节进行检测时,如影像呈现高度怀疑现象,应立即进行影像和病检等检查措施,不可盲目否定,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提升对孤立性肺小结节CT影像征象的认识,特别是恶性结节的征象,即使存在一种恶性征象,也需要动态对其进行观察,对高发部位病理需重点甄别,确保诊断的有效性。综上所述,孤立性肺结节恶性程度较高,同时临床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但只要抓住发病特点及病灶特征,可显著提高检出率,根据CT征象,熟练运用多种诊断措施,强化可疑部分检测,从而提升早期发现率。

猜你喜欢
分叶征棘突空泡
第十二胸椎、第一腰椎棘突分叉变异1例
水下航行体双空泡相互作用数值模拟研究
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MSCT征象与Ki67、PKM2、SPINK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放射学实践(2021年1期)2021-01-27 08:28:58
搓腰
——壮肾
饮食科学(2019年2期)2019-11-22 05:06:09
肺内孤立结节的高分辨CT征象诊断价值
基于LPV的超空泡航行体H∞抗饱和控制
基于CFD的对转桨无空泡噪声的仿真预报
船海工程(2015年4期)2016-01-05 15:53:28
高分辨CT征象对肺内孤立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棘突捶正法治疗脊柱病经验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40
SPH在水下高速物体空泡发展模拟中的应用
计算物理(2014年1期)2014-03-11 17: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