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临床分析

2019-01-07 03:39:40李正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3期
关键词:肺段肺叶胸腔镜

李正军

(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胸外科,辽宁 沈阳 110044)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加之环境污染愈发严重,导致国民肺部疾病患病率呈递增趋势,肺部小结节作为病因未明的多系统多器官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常侵袭肺部、双侧肺门淋巴结、皮肤、胸部,影响身心健康。胸腔镜手术即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指利用现代化手术器械完成微创胸外科手术,可减少传统开放手术对患者机体的损伤及对肺功能、免疫功能的负影响,减轻术后疼痛感,因微创高效,一经推出备受医患推崇。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均肺部小结节患者经典治疗方案,为缩小切口、减轻痛苦、加速康复,医师多推荐在全胸腔镜辅助下实施手术,但对不同手术其疗效尚有异议[1]。笔者特选取9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对比分析全胸腔镜辅助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医疗指明方向。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书》,排除依从性差及中途退出者。研究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44~68岁,平均(53.2±1.6)岁。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45~70岁,平均(53.1±1.7)岁。两组资料可比(P>0.05)。

1.2 研究方法:研究组实施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术前做X线和常规检查,确定病变位置,了解健肺状况,若合并感染或分泌物异常给予抗感染治疗,戒烟2周以上,给予营养支持,入室后取侧卧位,行全身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给予单肺通气,于第7~8肋间腋中线做1 cm切口,缓慢置入胸腔镜,于第4~5肋间腋前中线做1 cm(改为2~3 cm)切口做主操作孔,于第8肋间做1 cm切口做副操作孔,按照支气管、肺动脉、叶间裂及肺静脉等顺序进行根部解剖,依次处理肺段血管及支气管,结扎处理血管和肺段,并用钉仓离断,肺段切除完毕后做淋巴结清扫处理,检查无误后放置引流管。

对照组实施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前检查与研究组相同,入室后取侧卧位,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单侧健肺通气,依次做1.5 cm切口做胸腔镜光源切口,根据病变位置选择腋前线第4或5肋间做1 cm(改为2-3cm)切口为操作孔,于腋后线第8肋间做1.5 cm切口为辅助操作孔,胸腔镜探查病变,分别处理血管和支气管,依次切除支气管、肺动脉、叶间裂、肺静脉部病变肺叶,注意保护周边神经组织,视病情清扫淋巴结,检查无误后放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心律失常、呼吸困难、胸部压迫性疼痛)及疾病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9.0处理数据,用t、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64.5±25.6)min、(3.2±0.3)d、(7.5±0.4)d均短于对照组(176.8±24.9)min、(4.1±0.5)d、(9.8±0.6)d,术中出血量(68.4±12.5)mL少于对照组(110.5±21.5)mL,差异显著(t=2.310,P=0.012;t=10.354,P=0.000;t=21.396,P=0.000);医疗费用(4.7±0.2)万元虽高于对照组(4.6±0.4)万元,但无明显差异(t=1.500,P=0.069)。

2.2 并发症及疾病复发情况: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7%(3/45),1例切口感染、1例心律失常、1例呼吸困难;对照组11.1%(5/45),2例切口感染、1例心律失常、1例呼吸困难、1例胸部压迫性疼痛,无明显差异(χ2=0.549,P=0.459)。研究组疾病复发率2.2%(1/45)低于对照组11.1%(5/45),无明显差异(χ2=2.857,P=0.091)。

3 讨 论

肺叶切除术适用于周围性肺癌及局限于肺叶内不可逆病变,医师通过手术摘除病变肺叶,以帮助患者改善病症体征,但术后不仅存在复发风险,同时可并发肺水肿及呼吸功能不全问题,影响术后恢复及远期疗效。肺段切除术较之肺叶切除术可保留肺叶其余正常肺组织功能,医师通过切除病变肺段清除病变组织,但在实施传统手术时常因肺段缺乏明显解剖学间隙,界限不清,增加肺段剥离难度,稍有不慎易损伤肺部临近组织,增加后续医治难度[2]。全胸腔镜辅助下实施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利用胸腔镜观察病变并指导操作,该手术不仅能放大术野,清晰再现细微病灶及脏器结构,同时可减少医疗器械及外界环境(空气和空气中尘埃、细菌)对脏器的干扰,在无需牵引肋骨的前提下实施手术,可提高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术毕医师利用胸腔镜可彻底清洗脏器以保证胸腔清洁,减少后遗症、并发症及对正常身心功能的影响,利于术后康复,可减少医患负担[3-4]。实践证实,研究组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即肺部小结节患者于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不仅能加速病情好转,还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进而减少输血需求,医疗费用虽略高于肺叶切除术,但手术整体疗效更为理想,具有借鉴意义。唐洪均[5]等学者于研究中证实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可获取与肺叶切除术相同疗效,但可最大程度保留正常肺组织,减少对肺功能的负影响。庞景灼[6]等学者则证实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总之,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肺段肺叶胸腔镜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感染性病变
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对比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41例临床分析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技术要点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
帕瑞昔布钠用于肺叶切除术病人超前镇痛的效果
哈尔滨医药(2014年6期)2014-02-27 13:35:49
两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三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