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迪鸣
(葫芦岛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辽宁 葫芦岛 125000)
头孢氨苄甲氧苄啶胶囊指的是由头孢氨苄、甲氧苄啶以5∶1配比而成的复方制剂[1],多用于大肠埃希、肺炎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中,过度使用极易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2],根据2014年国家药品评价抽验工作可知,全国范围内有2家企业5批次产品溶出度与规定不符[3],且不同企业头孢氨苄甲氧苄啶胶囊处方工艺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单点溶出度结果无法准确显示出产品质量,故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4]。此实验选取12家企业产的头孢氨苄甲氧苄啶胶囊,评价其溶出度质量,具体报道如下。
1.1 基本资料:由葫芦岛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选择12家国产企业生产的头孢氨苄甲氧苄啶胶囊,所有胶囊在形态、大小等临床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材料:上海力能YB-500电子天平、ZKT-18F真空脱气仪、RCZ-8M溶出试验仪、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头孢氨苄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30408-200710,含量94.4%)、分析纯(磷酸二氢钠、醋酸、醋酸钠、氯化钠、盐酸、氢氧化钠、磷酸)、色谱纯(乙腈)、12家企业产的头孢氨苄甲氧苄啶胶囊样品(规格:125 mg:25 mg),将头孢氨苄的溶出作为研究对象,确定溶出曲线,根据日本橙皮书记载的规格125 mg头孢氨苄胶囊参比制剂测定4条溶出曲线,即应用浆法,转速设置为每分钟50 r,溶出介质选用水、磷酸盐缓冲液(pH为6.8)、醋酸盐缓冲液(pH为4.0)、盐酸溶液(pH为1.2),分别在5 min、10 min、15 min、30 min、45 min、60 min提取3 mL样品、滤过进样。色谱条件流动相:将0.025 mol/mL磷酸溶液(经20%氢氧化钠调节pH值到3.0±0.05)-乙腈(88∶12)作为色谱纯,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 μm)、进样体积设置为20 μL、检测波长设置为235 nm。
将12家企业6批以上的头孢氨苄甲氧苄啶胶囊溶出曲线和与头孢氨苄胶囊参比制剂溶出曲线对比可知,许多样品于盐酸溶液(pH为1.2)中的溶出量明显比其他3种介质高,且和参比制剂溶出曲线相似,在水、磷酸盐缓冲液(pH为6.8)、醋酸盐缓冲液(pH为4.0)等介质中,一些样品和参比制剂溶出相比较缓慢,于60 min时溶出量于80%相近。由f2相似因子法对比各样品可知,12家企业中用4种介质检验的溶出曲线相似有5家,另7家企业4种介质溶出曲线和参比制剂曲线相比不完全相似,即各企业产品质量对比差异显著。应用篮法,将0.1 mol/mL盐酸溶液作为介质,得出12家企业样品溶出曲线,可知各方法区分度有限,无法真实显示出产品工艺和处方的差异;应用篮法,将水作为介质,得出12家企业样品溶出曲线,可知将水作为介质更加合理。
头孢氨苄甲氧苄啶胶囊指的是由头孢氨苄、甲氧苄啶以5∶1配比而成的复方制剂[5],当前,临床多用于大肠埃希、肺炎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过度使用容易发生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6],但由于生产厂家不同,头孢氨苄甲氧苄啶胶囊的生产处方、方法、工艺也不尽相同,其溶出度质量也存在巨大差异[7]。由实验得出,经法定标准检验显示:甲氧苄啶溶出度均值为97.8%,头孢氨苄溶出度均值为96.6%,溶出度合格率为97.4%,根据溶出度曲线可知,各企业产品在溶出行为和质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各企业产品生产工艺和处方无法获取,故需要进一步分析其溶出度和处方工作的相关性[8],但根据采集的企业处方可以观察到,许多处方主要添加辅料是滑石粉与淀粉,部分企业会添加过量淀粉,部分企业可能不添加辅料,这也表示了国产企业处方合理性缺乏研究,且需要与单方制剂进行进一步的对比、研究[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