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9-01-06 06:38张继萍
新一代 2019年22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指导探索

张继萍

摘 要:在教学中体现和渗透新课程理念,已然成为当前一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思考的重点。根据教学实践,笔者就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做一实践探索。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指导;探索

初中德育教育的首要学科就是初中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学习这一课的质量高低、好与不好,都对学生的品格、态度甚至人生的成败有着直接关系。社会不断发展向前,新时代下,新课程标准也对初中思想道德与法治学科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在此,根据教学实践,笔者就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做一实践探索。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展示有效的对话关系

新课改实施的十多年来,其旨向明确,对传统教学做了突破也更新了教育观念,以现在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首先角色发生了“置换”,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也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其角色从“主权式”更新到对学生管理教育的主导、引导、参与、组织、促进和帮助者,从传统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研究者和研究实践者,不再充分整堂课的主角,而只是学生学习的配合者和引导者、指导者,原本冗长的讲述并为少教精讲,从完全展示着我的主演成为化身为幕后进行管理教育的导演角色,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不断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的灵感,教师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充分实现。

二、走出呆板教学应试教育中,走向素质教育

回顾以往,在很长一段时间,初中道德与法治思想课上满堂灌、一言堂,条条框框,照本宣科等教条式教学比比皆是,缺乏生机,没有灵气,道德与法治课成为了说教课以及机械的背诵课,与此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育教学活动沿用的是传统教育模式,其教育的弊端就是选拔少数人却又忽视多数人教育,从而形成淘汰式教育。由此所造成的弊端就是教学安排明显偏重智育,学生缺乏主动性,也没有发言权,更不会作为主人去选择自己的课堂,也不会从而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真正的心灵滋养的东西,只可悲的是将学生训成了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在这样的现状下,初中生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时有发生。而造成的结果就是对党的教育政策未能好好落实,也没有对新课改教学理念进行认真审视,可以说对于改革人才培养现代教育模式,走出呆板教学应试教育中,走向素质教育,这是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和将来的人才所需,基础教育必然需要肩负的一项重大任务。教师作为服务于学生的服务者,需要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在主体性的催发下,不利对其德、智、体等进行全面培养和发展,从而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知识与生活加强联系,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

靠死记硬背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使得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难以真正达成教育目的。新课标提出了新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在亲自实践,亲身经历中对知识进行深化与运用,正所谓:实践检验真知,知识与生活加强联系,将书本知识轉化为实践行动。始终对准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就是生活化教学的目标,在加强生活与知识紧密相联时,其中创设生活情境成为教学手段生活化的重要方法和有效载体。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教师可以加强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和继续巩固所学内容,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生活经验的亲切情感、以熟悉感成功进入知识的实践运用环节等。如,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时,随着当前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高,不可否认,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是由此出现的问题就是青少年花钱大多大手大脚,缺乏正确的消费观树立。结合这一情况,将课堂搬到课下,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课下学习任务,即到超市购物,观察超市中存在哪些消费不合理的现象,学生可自行选择适合自己能够完成的任务,对自己的这一经历进行记录,并在讨论会上,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商议解决方案。通过借助这样的具体实践调查活动,学生亲临现场,可以在真切体验中认知到一些铺张消费的不妥和资源浪费,借助这一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以及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成功扮演主人这一角色。

四、创设有效情景,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认知需求,教师可以采取诸如情境创设等教学手段,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不断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学生不仅习得知识,还能够学以致用,并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渗透知识精髓,树立良好思想意识。在各种情境创设中,就是针对初中生好奇心极强、注意力极不易集中的认知特点进行的,让学生走进学习的情境之中,不断调整自我状态,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如,学习《服务社会》时,教师引领学生先对一些材料进行分析和探究,对这些材料中所体现的服务社会的意义进行发现和审视,讲述“中国十大感动人物”“雷锋叔叔志愿服务社会”等事例,用细小的生活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从学生的表情,发现他们的心理变化,从而看到学生的感动,当学生动情地说:“雷锋叔叔身上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有学生情绪激昂的说:“他们都是舍小我,成就大我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教师在组织学生先对材料进行认真阅读,然后组织小组和作学习,讨论并对当前的社会不良现象进行揭批。课下,还组织学生前往社区进行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所做的就是那些普普通通的榜样人物所做的,日积月累,才会成就英雄,成为人们所爱戴的人。这是一种行动的最有力的见证,也是最好的课堂,在这样的一系列教学中,可以促进对学生认知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质疑解疑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指导探索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