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三强
[摘 要] 跨文化理念是英语语言教学中不可避免要涉及的问题,这些问题决定一个人是否可以更好地学习更加地道的英语,而且跨文化交际决定不同语言之间进行交际的和谐性和科学性,商务英语精读是一门语言与商业文化特点明显的综合性课程,因此要全面把握该门课程的综合素养,就要从中西文化的角度来探索教学实践,也只有这样,商务英语精读课的教学价值才可以被更好地挖掘出来。
[关 键 词] 中西文化;内容对比;商务英语;精读课;积极作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9-0154-02
笔者从教十年,尤其是从事商务英语精读课程教学以来,发现学生对西式的阅读、写作思维的掌握较为困难,在阅读了一篇难度较大的文章以后,常常认为原作者思维并不清晰,出现搞不清楚原作者想表达的核心思想的情况,其实问题出在学生只是把英语单纯地当作一门语言来学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传承着西式的文化思维和价值观,理论上来讲,使用一种语言时,要用这种语言的价值观进行写作和口语交流,以避免沟通障碍和误解,那么如果不了解西方的价值观,自然无法理解阅读的英语文章,自然也就无法写出西方国家思维的英语文章。
一、从宏观角度来谈商务英语精读课程中中西文化的重要性
1.作为教师,要教会学生区分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且要让他们拥有广博的胸怀去包容不同的价值观。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治理模式来自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每个个体都值得并需要被尊重,个体好了,社会就好了,是个人主义价值观。我国传承儒家思想,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有些西方社会里面认为是个人的事情,如爱情、婚姻、职业选择等,在我国则是一个家族、一个集体的事情,我国是先有大我,才有小我,个人的价值是通过另一个人或者一个集体来体现的[1]。随后用生动的例子展示给学生,尤其用婚恋、职业选择的实例教会学生理解西式、中国式的思维,才能更好地转变中国式阅读思维。
2.欧洲国家面积较小,经常迁徙,所以他们需要用一套建立在逻辑关系上的科学体制来治理社会,所以西方人偏向用直截了当的方式进行沟通,情绪外露。中国尊从儒术,以谦虚内敛为美德,中国人重土安迁,人际关系建立在血缘关系上,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延伸,中国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迁徙,所以说话普遍模糊、让人揣摩、处事偏圆滑,大城市的人际关系西化的趋势十分明显。
3.在阅读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加入更多的文化解读,会让学生豁然开朗。比如西方人偏向于把大意放在段落的段首或段末,这对迅速掌握段落大意、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有极大的好处。中国人写的文章,喜欢先铺垫,最后说结论,而西方人恰恰相反,会把判断、结果放在前面一两句话进行表述。
4.在讲授一篇文章之前,文化背景的介绍必不可少。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时刻记住不要以自己的日常生活接触面所产生的认知去讲授知识,去判断学生的认知,这是不客观的,要以一个平常人、一颗平常心去在教学中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假设学生是“天真+多疑”的综合体,建立学生友好(student-friendly)的课堂氛围,比如讲授一篇关于金融市场的文章,由于这是一篇较专业的文章,就应先介绍金融市场的起源、发展、历史等,再切入文章的内容。
我们对中西文化心理的对比,不应流于表面,流于表面、肤浅解读的权利应该属于学生,应该属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课堂展示作业,他们可以用中西服饰、礼仪、处事方式不同的表面现象反推回文化根源,而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直接展示中西文化对比中有深度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蛛丝马迹,寻找这些文化根源在生活中的合理性。
以地域文化差异作为类比,更能让学生感同身受。笔者所授课班级大多来自广东省内各地,个别来自外省,那么在学生日常交际当中就面临很多跨文化交际的困扰,首当其冲就是语言编码的选择:究竟是选择方言进行交流?还是选择普通话?那么方言当中要用哪种口音进行交流?例如潮汕话就分为汕头话、潮阳话和潮州话,互相能不能听得懂?会不会有口音歧视?梅州客家话和兴宁客家话会不会有交流上的问题?粤西广府话和广州珠三角广府话在交流上会不会有障碍?这些都会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推至跨国交际上的思考。
视频、实物教学在跨文化交际教学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例如有关礼仪的部分,南北方人对敬语“您”不同的使用方法,对感谢斟酒斟茶的不同态度,包括男女性握手时的姿态和力度,不同文化背影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光是传统的chalk & talk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必须要使用更加生动的方式进行演示,或者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感受不同,以达到寓教于樂并学习内化的效果。
商务英语精读课教授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容人之量,即更强的文化包容性、较中立的价值观,与勤于思考的正向思维习惯,每个人在儿时都会被“安装”一套价值观进行无意识评判,然而这样的评判不仅对被评判者不公平,更对评判者日后的人生发展百害而无一利,因为这种想当然、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剥夺了评判者的独立思考能力,让评判者的思考能力受到局限,进而限制了评判者,即学生本人的发展。我们作为教师、作为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获得正确、中立的价值观,不轻易下判断,不轻易下结论,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接受从来没见过的人和事,择其善者而从之,吸收不同文化当中优秀的东西,为我所用,达到学识、人格的完善。
二、中西文化对比内容对商务英语精读课程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中西文化对比内容对商务英语精读教师的教学科研的积极作用
从商务英语教学来看,不仅仅还是商务英语精读课程,包括商务电函、商务英语交际还有商务英语写作等课程的教学中都要涉及中西文化内容的对比,这些内容对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需要进行学习和分析的。在进行教学之前,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师一般都会利用高校外语语言数据库和其他的校本化资料来准备要教授给学生的课程。他们在备课的过程中通过系统梳理中西文化中的关于历史文化、人情风俗、商务谈判、交际原则、饮食文化、教育科研等多方面内容的对比,然后把一些会影响到阅读内容理解和阅读情感基调把握的要点梳理出来,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阅读的反应来渗透典型的案例,通过案例的分析和对比可以更好的加强学生对整个阅读内容的理解,更高把握中西文化内容对比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文化意识可以被逐渐培养起来。而更重要的是商务英语精读教学的教师,他们通过分析教学内容的文化导向,分析商务英语精读课程在遇到文化概念和文化要素的时候,可以把课堂中因为课堂的理解问题导致的教学难点和容易出错的问题利用语言模块理论梳理出来,而梳理的这些内容恰恰是今后课题探索的方向,如中西餐饮文化中的餐桌礼仪的注意事项、中西商务谈判中的谈判思维与文化互信原则、中西人群的约会文化、中西教师英语语言教学的思维差异和变化特点等,这些基于中西文化对比内容的教学前的阅读准备以及课堂中的梳理和反思探究等都是商务英语教学教师最宝贵的财富。因为语言是发展的,而且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承载着语言文化的发展因素,如果教师在授课前,能够挖掘文化对比教学的特色,从课堂导入、课堂教学探究、文章阅读与语言教学评价等方面为导入点来设计课堂的精读教学,那么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会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得到保障。对于他们在商务英语精读和商务英语的课题研究的思维培养和内部动机上来讲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2]。另外,从学科组而言,不仅仅是对一个教师的教学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探索意义,最主要的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可以在针对某个话题开展教学之前进行小组的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很多关于中西文化内容的对比教学可以在众多教师的探究和理解下进行,这样一来,大家的多元化思维模式就可以激发很多的教学灵感,这些教学灵感可以让最后打磨出来的精品课堂教案变得更加具有智慧感。从这个角度,基于中西文化内容对比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小组全体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综合提升他们参与高校商务英语英语精品课程研究和资料库的建设,这对综合提升校本化的教学与科研都有很好的促进价值,这种积极意义是可持续发展的。
(二)中西文化对比内容对商务英语精读课程教学推进的积极作用
上面从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的角度论述了大学商务英语教师在进行精读教学之前针对这些中西文化差异内容进行的教学准备和教学案例的设计以及课题的分析研究等,这些非常核心的行为对大学教师意义是显而易见,下面将从学生课堂教学的角度来探究对学生而言,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些中西文化对比的阅读和综合语言学习内容,然后在教师的精细设计下,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自主探究来把握这些核心的跨文知识和基于跨文化来挖掘商务英语精读的策略和加深对文化思维和文化对比价值的自我认同感。具体来讲,有了商务英语精读课程跨文化部分的探究,就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和文化认知素养的培育产生积极的意义:(1)很多学生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商务英语的时候,他们的思维认知主要在于商务性和外贸英语语言的“performance”上,但是他们不会从文化的角度思考或者把商务英语的文化性学习和普通英语语言文学的学习放在同样的心理认知层次,这样一来,过度追寻语言的工具性会逐渐丢失文化的特殊性,进而遇到文化内涵丰富的素材的时候就会显得举手无措,完全按照语言学的角度去探究语言和应用语言注定不会得到很好的“competence”。而如果一旦商务英语精读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特点和阅读文本的需要来渗透跨文化交际的案例,并且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就可以逐渐在他们的认知中播种下文化差异与文化对比的种子,逐渐地,这些学生商务英语学习的厚度和深度都会被提升,从而成为一个“skilled and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
三、结语
总之,只要站在中西文化的高度和语言交际的文化互信的角度,從高低语境的核心理念和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来设计整个英语语言课堂教学,那么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和商务英语学习的效能性一定会提上去,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活动是一个情感互动的过程,是真正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池玫.中西文化差异与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探研[J].黑河学院学报,2018,9(12):140-141.
[2]陈茜,张亚楠,刘思莹.文化语境对商务英语翻译实践的影响[J].民营科技,2014(12):282.
◎编辑 赵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