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平 吴和情
[摘 要] 中职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采取恰当的策略,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从中职学校角度探索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策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线下传播与线上平台相融合;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整合;亲历体验与虚拟感悟相配合;机制建设与制度完善相统一;试点先行与逐步推广相统筹。
[关 键 词] 中等职业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9-0004-02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摆在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并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贵在“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然而,针对中职阶段的学生存在价值观念模糊、道德信念缺失、价值评判标准不一等问题,如何采取恰当的策略,让中职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社会潮流的引领者,发挥着模范与表率作用,成为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是教育者在特定条件下对受教育者进行公开的、具有确定形式的教育活动。隐性教育是在一定环境和氛围中,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1]。中职学校应将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显性教育的直接性和隐性教育的渗透性作用,由表及里,由外到内,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中职学校应将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公共基础课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性培养的重要途径。中职学校教师应钻研教材,广泛拓展,深度开发专业课与基础课中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通过显性教育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同时,中职学校还应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对促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作用,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突出校园文化平台载体作用,积极发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通过创新物质文化平台,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发挥制度文化教育价值等,影响学生自觉遵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隐性教育对显性教育的补充。
二、线下传播与线上平台相融合
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使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与网络、手机媒体等呈现出高度融合的发展态势,信息的传播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中职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在充分借助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的同時,还应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高效借助微信、微博、QQ等自媒体平台,实现互联网线下传播与线上平台教育的有效融合[2]。
中职学校应借助媒介融合发展的“东风”,依托智慧校园,着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网站、校园手机台APP、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教育平台建设,将传统的校报、校刊与媒介教育平台有机融合,安排专人及时进行动态更新,切实提高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实效。如借助“智慧课堂”,有效运用“云资源”制定系统教育方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实走脑入心;充分利用学生人人皆有手机的便利,开展微视频拍摄活动,借助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校园手机台等媒体将选材优秀、导向正确的视频进行广泛传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传递正能量。中职学校只有依靠多样化媒介手段,积极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声音,奏响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最强音,才能最大限度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效应,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坚定学生的价值立场。
三、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整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花由含苞待放到蓓蕾盛开有着坚实的精神源泉。中职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应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时代精神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分,积极整合传统文化及时代资源,了解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性,让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滋润中职学生的价值认知、认同,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职学校要高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工作,就必须重视、批判与继承民族传统文化,让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提供强劲的动力,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弘扬与践行[3]。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中职学校还应从红色文化、时代精神中汲取精神养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践行[4]。总之,中职学校不仅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固本培元,还要从时代精神中汲取“新鲜血液”传递正能量。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战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是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之钙,应作为永不干涸的“红色血脉”贯穿在中职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始终。雷锋精神、大庆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这些时代精神都是一首首催人奋进的精神凯歌,是激励一代代人不懈奋斗、永攀高峰的嘹亮号角,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永恒内容。中职学校都应该拥有这些精神,并且用尽用好。
四、亲历体验与虚拟感悟相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内核是“知行合一”,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价值引领,积极实践”。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极致追求和终极目的。中职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应在实践上做文章,以做促学、以学促做、学做结合,让中职学生在亲历体验中接受灵魂洗礼,在虚拟感悟中内化为行动自觉。
中职学校应创设亲历体验平台和载体。借助军训、参观国防教育图片展览、英雄人物纪念馆等活动,引导学生走近英雄、近距离感悟伟人的光辉业绩,养成优良品质和抗挫折的能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以学雷锋、走进“感动人物”“关爱自闭症儿童”、参与国家级文明城市创建等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为载体,增强中职生社会责任感和担当、使命意识,提高其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和改造社会的胆识能力。依托社团,打造具有新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坚韧不拔的劳动品质,提高中职生适应未来社会、适应现代职场的能力。中职学校还要关注学生的虚拟体验。通过设计、安排“重走长征路”“虚拟法庭”“历史事件课本剧”等,让中职学生在虚拟活动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增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理解。
五、机制建设与制度完善相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加强机制建设和制度保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内在要求[5]。中职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上应将机制建设与制度完善统一起来,探索稳定有序的机制方法,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促进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长效、高效、顺利开展。
中职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应在尊重学生特点、学校特点、价值养成等基础条件、客观规律上,从学生规范遵循、教师队伍建设、宣传引领、教育激励、监督评价等多方面完善保障制度体系,不断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战略思路和执行方法,设计多维价值观培养实施路径,加强培养机制建设,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师生的言行举止。中职学校应将机制建设与制度完善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追求制度规范,机制方法的科学化、系统化,以常态化的机制建设和制度操作来保障中职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工作的持续、稳定、扎实推进。
六、试点先行与逐步推广相统筹
差异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客观问题。信马由缰、想当然,“一刀切”,不但浪费人、财、物,还会让培养效果适得其反。因此,中职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可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统筹推进”的策略[6]。
中职学校应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开展符合学生发展的价值观教育活动,不断内化,提高修养,可选取典型的班级开展試点工作,期间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内容设计学习、生活和交往的培养方案,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总结、反省。通过建立效果评估体系分析培养效果,出现问题及时修正和完善。通过一年的跟踪观察、调查、对比研究,分析中职生在价值观、学习成绩、思想素质等各方面的差异,并跟踪和分析他们的精神状态、综合表现情况。如果此试点培养的学生比同阶段学生树立了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可在全校范围内推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我们努力采取有效的策略不懈推动。只有充分统筹好显性与隐性、线下与线上、课内与课外等的关系,立足课堂宣教,发挥渗透作用;抓住线下线上融合契机,发挥平台宣传效应;课内精准拓展,丰富课外实践;传承传统时代基因、凝聚践行力量;有机结合亲身体验与虚拟感悟;加强机制建设,完善制度保障;尊重差异,搞好试点,逐步推广等策略,就能帮助中职生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自觉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从而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服务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参考文献:
[1]王瑞孙.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翟尧.媒介融合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0):31-32.
[3]郭婉绯.中国传统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7(2):145-147.
[4]李维意,刘光乐.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资源[J].南方论刊,2015(2):6-8.
[5]张捷树.中职学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2016(11):10-11.
[6]张冬梅,李长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培育创新模式初探[J].理论观察,2015(5):136-137.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