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文话”

2019-01-06 02:17梁建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语文教材核心素养

梁建

[摘   要]在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重要环节。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以构建主题单元的模式来凸显专题要点,使读写结合的“阅读文话”体系更具开放性和外延性。这种编排模式在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性的同也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也存在可商榷之处。在“阅读文话”中,读写结合的编排、内容组合以及读写训练设计等还可以继续完善,要进一步增强“阅读文话”中读写结合的可操作性和目标性,构建更加完善的“阅读文话”体系。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教材;“阅读文话”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34-0011-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大致涵盖了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大板块,具体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发展”。

简而言之,语文教学就是要提升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其中,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各项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础,广泛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恰如鲁迅先生所言:“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叶圣陶先生也多次强调读写结合的重要性,他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中指出:“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另外,他又在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一书中指出:“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

一、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文话”

“文话”一般指论述文章作法或评论作家作品的著作。本文所谓“阅读文话”是指从初中教材提供的阅读文本中整理出的有关写作的一般规律与技巧的短论,用以指导学生完成从阅读到写作的过渡。这种在教材中系统编入“阅读文话”的做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夏丏尊、叶圣陶先生所编著的《国文百八课》。在《国文百八课》中,作者用心编选了七十二篇“阅读文话”,既有文体特点的介绍,如“文章的分类”“应用文”“韵文和散文”“诗的本质”等,又有对写作的具体指导,如“材料的判别和取舍”“记叙与描写”“立论和驳论”等。《国文百八课》的“阅读文话”如串珠之线,不仅有机整合全书的各个单元,合理诠释阅读与写作的知识要点,而且通过分析选文印证揣摩。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基本继承了《国文百八课》的这种“阅读文话”体系,每册的单元编排都包括阅读、写作这两个部分,有的也涵盖了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名著导读以及课外古诗词诵读等内容,体现出读写并重的编写理念。如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在阅读方面选取了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名篇;写作则是以“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为主题,让学生尝试通过语言文字展现平常可见的四季轮回之美,为初一新生打开文学殿堂之门,引起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第二单元则选取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和冰心的《荷叶·母亲》等名篇,写作则以“学会记事”为主题。第三单元选取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名篇,写作以“写人要抓住特点”为主题。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读写编排顺序,让学生把课文阅读和写作自然联系在一起,为学生感知文学、亲近写作打下基础。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文话”具体如表1所示: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在借鉴《国文百八课》“阅读文话”编选的基础上把与读写相关的知识短论编入教材,并有所精简,使得学生在阅读范文的基础上学习“阅读文话”中的读写知识,进而结合实践,构建完整的读写体系。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洪宗礼先生指出,阅读和写作好比鸟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否则就无法飞向高空;哪怕是其中一个翅膀受了稍稍的损害,想要高飞也绝无可能。”

但有些单元的阅读与写作的衔接并不是太自然。如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的阅读内容为《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陋室铭》《爱莲说》,写作强调的是“怎么选材”。

二、部编初中语文教材“阅读文话”的整理

部編初中语文教材的编选体现了时代性与人文性,同时兼具开放性与探究性,这种开放性与探究性也对部编初中语文教材“阅读文话”体系的构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部编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文话”不如《国文百八课》的完善具体。具体内容可参看表2:

《国文百八课》中的“阅读文话”内容包罗万象,不仅涵盖了阅读与写作知识,而且吸纳了文体与语言知识。在《国文百八课》和部编语文教材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国文百八课》中的“阅读文话”如串珠之线,把各个单元的读写知识串联起来,使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而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文话”虽颗颗圆润,但总感觉如散珠入盘,互不干扰。

为了更好地实现读写结合的教学目标,“阅读文话”的整理可以从教材所选范文入手。总体而言,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大都“具有规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切实用好教材选文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整理出“阅读文话”。

传统的单元编排是按照文体进行的,就是把文体相同的选文放进一个单元进行比较阅读,这样能更好地揣摩文章的具体写作方法。如部编七年级下第一单元选编了杨振宁的《邓稼先》,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等写人文章;八年级上第四单元选取了朱自清的《背影》,茅盾的《白杨礼赞》等几篇抒情散文。为了让阅读与写作更契合,我们可将朱自清的《背影》放进强调写作时“语言要连贯”的单元,让学生在感受深沉父爱的同时也领悟到作者语言表达之妙。在《国文百八课》中,《背影》作为范文被收录到强调“抒情的方式”单元,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文选叙述父亲在车站上买橘子的情状,把一切细微的动作都记下来,这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很明显是想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父亲买橘子的一系列动作,掌握作者所用的深沉、含蓄的抒情方式。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不同文体之间也有相通之处,如散文《背影》中同样有对人物情况的传神描写。基于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将其纳入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精神”中。教材中有很多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选文散见于各个单元,而教师需要用心整合,引领学生揣摩感悟这些或写作特色,或表现手法类似的文章的写作特点。教材中的选文可以依据不同的划分要求来重新分类、整合,教师可以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将教材中的选文重新整合成新的读写单元。如《最后一课》《背影》《孔乙己》《范进中举》《变色龙》《故乡》《藤野先生》等选文完全可以重组为“肖像描写”单元。

在读写结合的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如果教好阅读课,引导学生逐课逐课地体会,作者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条有理地表达出中心思想,他们就仿佛跟作者一块儿想过考虑过,到他们自己作文的时候,所谓熟门熟路,也就比较容易抓住中心思想了。”另外,对于单元中的“名著导读”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读其推荐的经典作品。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一门学科,但仅从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来看,语文的工具性似乎没有得到好的体现,如涉及应用文的只有八年级上第一单元以及八年级下第四单元“学习演讲词”中的一小部分内容。笔者认为应该把文体为应用文的文章整合为一个单元,整理出“阅读文话”,并配以具体的写作要求,让学生在扎实训练的基础上,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  严华银.试析洪宗礼先生的写作教育思想[J].江苏教育研究,2008(6):34-3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特约编辑 景   行)

猜你喜欢
语文教材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道德教育
结合教材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