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个人阅读信念与科普文阅读理解建构过程的关系

2019-01-06 03:39骆苗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知识建构阅读理解

骆苗

[摘   要]文章针对甘肃定西地区初中学生的个人阅读信念与科普文阅读理解的建构过程做探讨。主要研究目的是通过建立、使用中文版个人阅读信念量表,了解学生的个人阅读信念,并且借由阅读一段文章,辅以半结构晤谈的方式去分析学生个人阅读信念与科普文阅读理解的建构过程,进而探讨个人阅读信念与知识建构的关系。经过分析预试结果得知,个人阅读信念不同会有不同的科普文理解建构过程。

[关键词]个人阅读信念;科普文;阅读理解;知识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4-6058(2019)36-0061-02

在现今社会中,阅读能力是一项不可缺少的能力,在生活中我们随时会使用到阅读能力,如果缺乏阅读能力,我们在生活中就会窒碍难行。阅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学生的学科表现往往都和阅读理解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如何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成为许多教育研究者十分关心的课题。

阅读是一种很复杂且动态的心智活动,其包含很多互相关联的认知历程。阅读理论模式有许多种,如由下而上的模式、由上而下的模式、交互模式、循环模式等,本研究采用Construction-integration Model(CI模式)来进行初中生阅读理解的分析。在CI模式下,阅读理解的建构过程是由下而上,由发散到收敛的,也就是说,我们阅读是先文字,再句子、命题,然后段落,之后再联系上下文了解每一段的意义,进而理解全文的意义,最后将自己的理解和文本概念相结合,做出解释。简单来说,当我们看到一个文字或句子时,会由这个文字或句子联结到很多的想法概念,这就是一种发散的过程,而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会开始收敛,把一些不相关的想法概念去除,而最终得到文本解释。因此,阅读是一种由下而上,由发散到收敛的过程。

由先前的研究证实,读者本身的阅读信念会影响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例如,不同的阅读信念会影响读者的有效阅读能力、文本建构能力等。心理学研究指出,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主要涉及三种信念,即以作者传递为主的信念、以文字的意义为主的信念、以个人的理解为主的信念。

一、研究目的

阅读是科学学习的一个基本方式。由文献的纪录得知,个人的阅读信念会影响其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在了解定西地区初中学生的个人阅读信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不同信念对科普文理解的影响。过去研究文本理解,多采用多选题或是问答题的形式,无法了解文本意义建构过程。本研究采用分段式访谈的方式,分析学生在阅读科学文本时建构知识的过程。本研究中有以下几个研究目标。

(1)建立中文版个人阅读信念量表。

(2)不同的个人阅读信念是否为独立因子,它们之间是否有统计上的关系。

(3)不同的个人阅读信念对科普文阅读理解是否有影响。

(4)不同的个人阅读信念对科普文阅读理解建构过程是否有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便利取样的方式。从安定区某两所公立初中的七年级中各选取两个班的学生作为量化研究资料样本,再从中选取三十位学生作为质性研究样本。

在预试时,采用便利取样的方式。量化研究资料样本为安定区某初中的一个班级,临洮县某初中的两个班级,陇西县某初中的两个班级,通渭县某初中的两个班级;再从中挑选十位学生作为质性研究样本。

(二)研究工具

1.个人阅读信念量表(Reader Belief Inventory,简称RBI)

此问卷涉及两个信念因素,分别为作者传递型信念以及个人理解型信念。

笔者将其翻译且修正为中文的五分量表问卷,一共16题。例题如下:

(1)我喜欢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解读方式。(个人理解型信念)

(2)我乐于用自己的方式阐述阅读的内容。(个人理解型信念)

(3)阅读最重要的目的是了解作者在说些什么。(作者传递型信念)

(4)当我阅读时,我关注作者所说的重要事物。(作者传递型信念)

2.科普文

科普文的选择以能提供给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为原则,因此本研究特别挑选了其中含有争议性议题且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文章。(最后选定的文章主要探讨的是地球历史上第五次大灭绝的原因)

3.访谈

由于测验只能看出文本阅读后整体的理解度,无法详细地去了解理解过程,因此本研究针对阅读理解,采取质性研究的方式即访谈,了解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建构意义的过程。访谈结构如下:

(1)看文章前:检查先备知识与议题兴趣。

(2)每看完一个段落:检查受试者的词汇与概念记忆状况,并要求受试者对每一段落进行诠释。

(3)阅读完全部文章之后:检查受试者对全文的理解情况。

总之,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我们期望得到以下信息:

(1)受试者的阅读信念形态。

(2)受试者的先备知识与议题兴趣。

(3)受试者的信息处理与知识建构历程与形态。

(4)受试者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的知识建构过程和他本身的阅读信念是否有关联,不同的阅读信念是否有不同的知识建构过程。

三、研究流程

本研究的流程分为三个阶段:准备及预试阶段、资料收集阶段、资料分析阶段。

准备及预试阶段:从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进行相关文献的探讨、修正及翻译RBI量表,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审查,挑选适合的文本,拟定访谈内容。于2018年4月上旬进行预试,并依据预试结果修改RBI量表、访谈内容等。

资料收集阶段:从2018年10月至2018年12月,到安定区某两所公立高级中学进行资料收集,让学生进行RBI量表的填写,对个别学生就其科普文理解情况进行访谈。收集的资料为RBI量表、学生简单资料(性别、年龄)、访谈的录音文件、文章阅读所需时间等。

资料分析阶段:在将RBI量表收集完成后先进行量表的分析,等其余资料收集完成后再进行质性与量化资料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因撰写本文时,本研究的正式施测资料尚未收集完成,故本文仅针对预试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及讨论。

(一)预试RBI量表分析结果

1.本量表以验证性因素分析为主,有关作者传递型信念的题目有5题,有关个人理解型信念的题目有6题,建构信度为0.8,建构校度为0.32,信度介于0.7~0.9的为高可信度,效度介于0.3~0.5的属于有效,因此具有一定的信度及效度,可作为检验个人阅读信念的工具。

2.计算个人的阅读信念分数,以5道作者传递型信念题目的平均分(分数总和除以5)作为个人的作者传递型信念分数,以6道个人理解型信念题的平均分(分数总和除以6)作为个人的理解型信念分数。

3.对这两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r=0.464,为中度相关。

RBI量表的因素分析结果和Schraw的结果有些许不同。在原本的RBI量表中,有关作者传递型信念的题目为6题,而经过研究分析发现其中一题(第8题:我们都应该要赞同书中的观点。)与作者传递型信念的关联并不大,这可能是因为文化或是文字叙述的不同造成的,故删除此题。

(二)预试访谈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本研究将受试者分为作者传递型信念高个人理解型信念低、个人理解型信念高作者传递型信念低以及两者差不多三类去做分析,研究此三类受试者在阅读同类型文章时其知识建构的过程有什么不同和相似之处。本研究采用分段式访谈的目的是希望可以看到学生在阅读科普文时理解知识的过程,而非仅看到整体性理解的结果。因此,借由分段式访谈去了解受试者在阅读完一部分文本时的知识建构型态,而后将其一部分一部分地叠加,进而了解完整阅读中知识建构的历程。

对访谈资料的分析是先将访谈录音内容转为逐字稿并分段(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再针对每段的类型去区分为个人评论(C)或文本内容(T),然后计算其数量。本研究初步发现,定西地区初中学生阅读信念大多为个人理解型信念,而通过比较分析RBI量表的结果和访谈结果发现,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个人理解型信念较高者的思维发散过程较为明显,其会自动联结出较多本身的先备知识,但较容易忽略文本所提供的信息。

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可以发现,阅读信念在阅读理解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科普文閱读中,其影响着理解的广度和深度。鉴于阅读信念的重要性,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信念,使其推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陈红军,董水龙.构建科学文本的阅读图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19):4-6.

[2]  史柏良.加强课外科普阅读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10):178.

[3]  吴神兵.高中科普文阅读的三个视角[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20):74-75.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知识建构阅读理解
学生知识建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知识”“过程”“情感”的巧妙融合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临床医学教学改革探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途径探析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做题能力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