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红, 邝秀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
"治未病"思想是早在《黄帝内经》中提出来的防病养生理念,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及复发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随着人类肿瘤发病率的不断攀升,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预防肿瘤发生、转移、复发方面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医理论认为,体质偏颇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我们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可早期发现人体的偏颇体质和某些疾病的高危体质人群,对其进行调体干预,从而有效预防肿瘤疾病的发生与复发,为中医药防治肿瘤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
"治未病"最早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其后医圣张仲景秉承《黄帝内经》、《难经》之旨,在临床医学实践中贯彻"治未病"思想,他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篇》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唐代医家孙思邈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等.
概而言之,中医"治未病"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指未病之前先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才是根本;②欲病就萌,防微杜渐:指在疾病无明显症状之前要采取措施,治病于初始,避免症状越来越多;③已病早治,防其传变:指疾病已经存在,要及早治疗,防其由浅入深,或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④瘥后调摄,防其复发:指疾病初愈,正气尚虚,邪气留恋,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此时机体或处于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欲病未病态,故要加强调摄,防止疾病复发.
1.2.1 未病养生,防病于先
肿瘤属于祖国医学"积聚"、"癥瘕"等范畴.中医理论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医宗必读》曰"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说明肿瘤的发生多与体内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痰饮瘀血积聚,外邪侵袭等有关.未病先防强调养护人体正气,防御病邪入侵.即在肿瘤发生之前,通过调节饮食起居、精神调摄、体育锻炼等提高人体正气,预防肿瘤的发生,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1.2.2 欲病就萌,防微杜渐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漫长复杂的病理演变过程,癌前状态或癌前病变就是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癌前状态是指一些发生癌变危险性增加的临床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易发生胃癌.癌前病变是一个组织病理学概念,指相应的病理变化比正常组织或其他病理改变更易发生癌变,如果不加以控制继续发展下去具有癌变可能,如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等.此时若及时干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把其消灭在萌芽阶段,可防止病情恶变.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1.2.3 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预防肿瘤转移是决定肿瘤患者生存预后的关键.中医学认为,脏腑之间生理上存在着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生克制化关系;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乘侮亢害关系,一脏有病可以影响到其它相关脏腑.因此要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律,治疗疾病于未传变之时,清代医家叶天士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临床上在肿瘤疾病发生转移之前,要根据脏腑之间的生克乘侮和经络传变的关系,先安未受邪之脏,防治疾病的传变.
1.2.4 瘥后调摄,防其复发
在得到及时的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部分肿瘤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但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因此防止复发也是肿瘤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中医药在防止肿瘤复发方面有较大优势.中医认为,肿瘤疾病经过治疗之后,病情虽得以控制,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要从人体气血阴阳入手,扶正不忘祛余邪,调理脏腑功能,同时配合饮食起居调养,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情志舒畅.现代医学也认为早期肿瘤在根治术后,可能存在微小转移灶的浸润,仍需术后辅助化疗与放疗,此时中医可采用化瘀解毒散结等治法,以清除余毒,防其复发.
中医对体质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医书记载中对体质的论述最早见于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1],开创了中国医学体质研究的先河.《黄帝内经》认为体质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先天因素、饮食因素、情志因素、生理结构因素、地域结构因素、社会因素和其他因素(包括生活规律因素及因感邪、用药导致的机体失调等).《黄帝内经》中最系统、全面、详细的体质分类方法为五行五音二十五体质分类法,即《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所言:"先立五行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行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以五行学说的运用为主线,采用取象比类法,根据人体的体型、肤色、性格、心理特征等,将人群体质划分为木行、火行、土行、金行和水行等五种基本体质类型,再根据五音(角、徵、宫、商、羽)的不同属性,手足三阳经在人体的上下左右循行及气血的盛衰变化,将上述木、火、土、金、水五型中的每一类型再分为五个亚型,即"阴阳二十五人",从多维度探讨体质差异与体病相关,是中医体质分类最早的全景式构图,对当今中医体质分类研究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除五行五音二十五体质分类法外,《黄帝内经》的体质分类法还有阴阳划分法(阴阳两分法、阴阳四分法和阴阳五分法)、外在体型划分法(将体质分为肥人、瘦人、常人三种类型)、心理特征划分法(勇怯两分法、血气形志五分法)等.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将《内经》的体质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发展了中医体质学的内涵.纵观《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条文,发现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治疗和转归过程中,体质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感受相同的外邪,伤寒的发病有"病发于阳"和"病发于阴"之不同.在六经病的传变中,体质因素的差异也会影响其传变.在治疗疾病时,张仲景也非常重视体质状况,如体质不同,汗法有解肌、微汗和峻汗,下法有润下、缓下和峻下等.古代医家虽然在临证中非常重视体质因素在疾病发生、传变、预后和治疗中的作用,但对体质学没有系统的阐述和明确的命名,直到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才明确提出"体质"一词.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为代表的中医体质学研究者,经过四十年的研究,归纳、分析每个时代的医家对体质形成的认识、体质分型的划分、体质与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编著了《中医体质学》,并结合全国范围内九省市两万多例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提出人体九种体质的基本分型,分别是: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制定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2],该标准作为行业标准于2009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现已得到全国各地广泛地推广应用.
传统中医尤其重视体质状况在肿瘤发病中的基础性作用,早在《黄帝内经》中的"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揭示了体质在肿瘤疾病发生中的关键作用.近年王琦教授[3]提出的"体病相关论",认为个体体质的差异性可导致人体对某些疾病具有易感性或倾向性.许多疾病发生的"共同土壤"在于其体质共性,这种从体质角度认识和防治疾病的"治未病"理念,王琦教授称之为"体质土壤学说"[4].现代研究常将中医体质与遗传学相联系,1889年英国医生Stephen Paget[5]提出了"种子与土壤理论",他认为肿瘤转移需要"种子"(肿瘤细胞)和肥沃的土壤(为肿瘤生长提供适合微环境的器官或组织)相适应,肿瘤的形成离不开适合其生长与转移的特定体质,先天遗传是决定体质特征形成的主要因素,但并不是全部因素,人体体质一旦形成,是相对稳定的,但并非一成不变的.体质与基因均受"先天"和"后天"因素调控,带有个体化特征,是人体最基本的环境和肿瘤潜藏的土壤,两者具有紧密相关性.
中医体质辨识就是把人的"体质"作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入手,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从而制定个性化的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进行"因人制宜"的早期干预,弥补西医在疾病早期诊断和干预方面的不足.在人群中开展中医体质辨识,通过改善体质调控基因和蛋白表达,从而改善机体内环境防治肿瘤的发生发展,对肿瘤"未病先防"的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并可指导肿瘤患者"既病防变",实现"带瘤生存"的长期目标,为中医在肿瘤领域的防治及个体化诊疗提供新的思路与切入点.
2.2.1 中医体质辨识在预防肿瘤疾病中的应用
赵苗苗等[6]对3084例大肠癌高危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发现阳虚质是大肠癌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平和质、痰湿质是大肠癌高危人群的保护因素.郭鹏[7]对388例癌症高危人群进行中医体质分析,结果显示与癌症高危关系最密切的体质类型分别是:平和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其中平和质与上消化道癌症高危存在负相关,阴虚质与上消化道癌症高危存在正相关,湿热质与肝癌高危存在正相关.张向农等[8]发现胃肠癌患者中,居于前2位的是阳虚质(23.98%)和气虚质(23.39%),可见阳虚及气虚体质的胃癌癌前病变者更容易发生由不典型增生向胃癌的转化[9].针对这些高风险体质类型,我们结合"欲病就萌,防微杜渐"的"治未病"思想,借助于中医体质辨识,将特定肿瘤易感体质进行早期筛查,早期干预,调整脏腑功能的失调,改善体质状态,将肿瘤扼杀在摇篮里.
2.2.2 中医体质辨识在诊治肿瘤疾病中的应用
仇克萍等[10]对244例初诊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深入研究中医体质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气郁质是最易引发乳腺癌的体质,湿热质及气郁质与孕激素受体(PR)表达相关,气虚质、阳虚质及气郁质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相关.胡学军等[11]对1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显示中医体质类型与肝癌0kuda分期和TNM分期相关.如TNM分期中Ⅰ、Ⅱ期多以气虚质、阳虚质为主,ⅢA期以气虚质和湿热质为主,ⅢB以上患者多为阳虚(郁)质、气虚(郁)质,故认为Ⅰ、Ⅱ期患者应"虚则补之",给予"健脾理气"大法;ⅢA期患者应"标本兼治",以"健脾化湿"法,为并适当佐以清热化湿药物;ⅢB期以上患者久病伤肾,在健脾理气法上应加用补肾阳药物,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医诊治及调护具有普遍意义.张婷婷等[12]对67例喉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发现喉癌的发生与瘀血质、痰湿质、虚性体质三种主要体质类型相关,运用"化痰祛瘀"法可指导喉癌的临床治疗.秦瞻[13]对60例消化道肿瘤根治术后患者行中医体质辨识及调养,其余60例给予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显示体质辨识-调养组的胃肠道功能、体质量变化情况及免疫学检查结果均优于常规组.季亚婕等[14]对乳腺癌化疗前后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同时将进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非中药治疗组,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前最常见的偏颇体质类型是气虚质、气郁质和阴虚质,非中药治疗组化疗中平和质较化疗前有明显的下降,且在各偏颇体质中阴虚质较化疗前有上升趋势,中药组化疗中各体质与化疗前无明显差异,说明辅助化疗会影响乳腺癌患者的体质,加用中药治疗对辅助化疗患者的体质有调节作用.李思葳[15]观察280例围化疗期乳腺癌患者体质对消化道症状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恶心有相关性的体质有阳虚质、气郁质、瘀血质和痰湿质;与呕吐有关的体质有阳虚质、气郁质;与腹泻有关的体质有阳虚质、气郁质.此研究为进一步通过中医药改善围化疗期患者的体质及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的防治思路提供临床依据.
中医体质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体质学已经发展为一门新兴学科,体质是决定个体差异、疾病易感、传变预后的前提,是个体发病的基础与条件.我们基于中医体质学说,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肿瘤的关系,辨别肿瘤高风险人群体质类型,依据中医体质特征寻找发病规律并进行早期干预,是对中医"治未病"思想具有重要意义的实践方法.同时,在恶性肿瘤的防治过程中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形成个性化诊疗方案,对改善患者的症状及预后具有积极指导意义,为肿瘤的防治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