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临证治验*

2019-01-06 16:52张西洁郑首慧
中医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胃气舌质胃脘

张西洁,郑首慧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两侧肋骨下缘连线以上至剑突下、近心窝处疼痛为症状的病证。该病发病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饮食生冷干硬、辛辣烟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中医学认为胃痛是一种病;西医学认为胃痛是一种症状,很多疾病如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胃下垂、胃黏膜脱落、胃石症、胃癌、胃术后综合症、残胃炎、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神经官能症、胃幽门不全梗阻、十二指肠炎等病均可出现胃痛。胃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认为:胃痛的发生多由寒、湿、食、瘀内客于胃,导致胃气不畅,不通而痛。现从寒、湿、食、瘀4个方面论述胃痛的发病机制,将临证治验介绍如下,希翼有助于同道。

1 寒邪客胃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伤人后,阳气受损,失去正常的温煦气化作用,导致寒邪伤及脾胃,脾阳受损,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寒性凝滞,寒邪侵人,易使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畅行不息,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之邪侵犯,阳气受损,失其温煦,易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甚或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是故寒邪客胃则脘腹剧痛,正如《素问·痹论篇》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例1 患者,男,46 岁,2016年2月15日初诊。主诉:胃痛半年,加重1周。患者平素胃脘怕冷。现症:进食生冷后腹泻、胃痛、胃胀,纳呆,乏力,口淡无味,冬天四肢冰冷,眠可,大便溏、3~4次/d,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无力。西医诊断:慢性胃炎。中医诊断:胃脘痛,辨证为脾胃阳虚、温运无力。治宜温补中阳,散寒理气。方用理中汤合良附丸加味,处方:干姜10 g,党参片10 g,炒白术15 g,生甘草6 g,高良姜6 g,香附10 g,荜拨6 g,茯苓30 g,陈皮10 g。7剂。1 d 1剂,水煎服。2016年2月23日二诊:胃痛大减,正常饮食,已无胃痛、胃胀,纳食可,大便成形、2次/d,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较前有力。原方去陈皮、茯苓,继服10剂,以善其后。

按 本例患者平素胃脘怕冷,进食生冷后腹泻、胃痛、胃胀,推测其为脾胃虚寒体质;此次病情加重正值春节过后,气温尚寒,乃寒邪乘虚客胃所致;大便溏薄、3~4次/d,小便清长,是脾胃运化无力、水谷不化所致;中阳亏虚,寒自内生,“阳虚则寒”,寒主凝滞,不通则痛,故胃痛、胃胀;舌苔、脉象可进一步说明该病的本质。治疗紧扣病机,选用理中汤合良附丸,既温中散寒,又理气止痛;恐其温散不足,故加荜拨、 陈皮,增强散寒止痛的效果。

2 湿邪阻胃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曰:“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湿为重浊之邪,与水同类,故属阴邪,阴邪侵入,机体阳气与之抗争,故湿邪侵人易伤阳气,阻遏气机。因湿为重浊有质之邪,侵人最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湿阻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纳运失司,出现脘痞腹胀、食欲减退。脾主运化水液,性喜燥而恶湿,故外感湿邪常易困脾,导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从而使水湿内生、停聚,发为泄泻、腹痛等。湿性重浊黏滞,湿邪致病,其黏腻停滞的特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症状的黏滞性。湿病症状多表现为黏滞而不爽,如排泄物和分泌物多滞涩不畅、口黏口甘、舌苔厚滑黏腻等皆为湿邪为病的常见症状。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因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气不行则湿不化,其体胶着难解,故起病隐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正如吴瑭在《温病条辨·上焦篇》中言:“其性氤氲黏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三是易阻气机。因湿为重浊之邪,故伤人最易留滞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

例2 患者,男,37岁,2017年7月21日初诊。主诉:胃痛3周。患者素喜甜食,体胖,喜吐黏腻痰。现症:胃脘疼痛,痛势急迫,痞闷不适,伴胃脘灼热,口干口苦,口渴,喜凉饮,纳呆恶心,时欲呕吐,心烦,眠差,大便不爽,小便黄,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西医诊断:急性胃炎。中医诊断:胃脘痛,辨证为痰湿蕴结、郁久化热。治宜清热化痰,祛湿和胃。方用温胆汤加减,处方:黄连6 g,陈皮15 g,清半夏12 g,茯苓30 g,竹茹15 g,炒枳实10 g,制胆南星6 g,厚朴10 g,佩兰10 g,藿香10 g,生甘草4 g。6剂。1 d 1剂,水煎服。2017年7月28日二诊:胃痛大减,纳食可,大便通畅,舌质淡红,苔薄黄、腻,脉滑。上方陈皮改为10 g,清半夏改为10 g,继服5剂,以善其后。

按 本例患者素喜甜食,助湿生痰,痰湿蕴结,阻碍气机,不通则痛;郁久生热,痰热内阻,胃气上逆,故恶心、干呕。温胆汤清热化痰,理气和胃;加用黄连更有清热燥湿之效;佩兰、藿香更添祛湿之力。故服药6剂则痛减,后效不更方以巩固疗效。

3 饮食伤胃

胃主受纳,以和降为顺。饮食停滞胃脘,胃失和降,气机不畅,则胃脘胀满、疼痛而拒按;食积于内,拒于受纳,故厌食;胃气上逆,故呕吐;吐后胃气暂时舒通,故胀痛得减;胃中腐败谷物挟腐浊之气随胃气上逆,则见嗳腐吞酸或吐酸腐食物;食滞肠腑,阻塞气机,则腹痛、矢气频频,泻下之物秽臭如败卵或大便秘结;胃中浊气上腾,则舌苔厚腻;脉滑或沉实为食积之象。本证以脘腹胀满、疼痛和呕吐酸腐食臭为审证要点。

例3 患者,男,26岁,2017年6月29日初诊。主诉:胃痛1周。患者1周前因饱食后出现胃痛、胃胀。现症:稍进食即胃痛、胃胀,嗳气,泛酸,烧心,纳差,大便黏滞不爽、2~3次/d,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滑无力。西医诊断:急性胃炎。中医诊断:胃脘痛,辨证为饮食积滞、阻塞胃气。治宜消食导滞,和胃止痛。方用保和丸加减,处方:清半夏10 g,陈皮15 g,茯苓30 g,焦山楂10 g,炒莱菔子10 g,神曲10 g,苍术10 g,连翘10 g,浙贝母10 g,煅乌贼骨30 g,生甘草6 g。6剂。1 d 1剂,水煎服。2017年7月5日二诊:胃痛、胃胀明显减轻,烧心、反酸消失。上方去浙贝母、煅乌贼骨,加鸡内金10 g,继服5剂。

按 “饮食自倍,脾胃乃伤”,饮食不节,过饱伤胃,胃气壅滞,导致胃失和降,不通而痛,此乃本案病机;舌苔白腻为痰作祟,食积痰滞,内郁脾胃。治疗给予保和丸加减,消食导滞,和胃止痛,化痰理气,甚为合拍。

4 气滞血瘀

慢性胃痛的发病主要在于情志伤肝,肝失疏泄,木郁土壅,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土壅木郁,导致胃中气机阻滞,影响气血通行,最终气滞血瘀。气滞、血瘀相互影响。气的运行不畅可引起血液的运行瘀滞,瘀血阻滞亦影响气的运行;瘀血可导致气滞,气滞也可导致瘀血,亦可气滞与血瘀同时形成。“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故胃痛初起多在气,气滞日久影响血络通畅,导致血瘀胃络。故慢性胃痛多兼有血瘀,即“久病入络”“胃病久发,必有聚瘀”,症状多见胃痛固定、持续,时有刺痛,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或有包块,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病机多属于气滞血瘀。

例4 患者,女,22岁,2014年3月6日初诊。主诉:胃痛3年。现症:胃痛,常发作于夜间,纳食前后亦痛,无腹胀、嗳气、烧心、反酸等症,眠差,心烦,大便偏干,口苦,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沉滞。西医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医诊断:胃脘痛,辨证为血瘀气滞。治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方用丹参饮合失笑散,处方:丹参30 g,檀香(后下)3 g,砂仁(后下)3 g,五灵脂10 g,蒲黄(后下)10 g,生百合30 g,乌药10 g。6剂。1 d 1剂,水煎服。 2014年3月12日二诊:胃痛减轻,大便不干。上方加郁金10 g,继服7剂,胃痛未再发作。

按 本例患者患病3年,无明显特殊症状,仅有“胃痛,夜间发作”这一主症,虑及夜间阳气内藏,阴气用事,血行缓慢,疼痛明显,为瘀滞之象;观其舌脉,舌质暗红,脉象沉滞,亦为瘀滞之候。脉证相符,遂以丹参饮合失笑散为治,果奏奇效。丹参饮出自《时方歌括》,原书谓其“治心胃诸痛”,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失笑散是治疗瘀血停滞疼痛之良方。二方合用,共奏活血化瘀之效,瘀滞得消,气机通畅,血行顺利,通则不痛。

5 小 结

胃痛多由寒、湿、食、瘀所致。发病初期,病变脏腑单一,调治简单;久则累及多个脏腑,且寒、湿、食、瘀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调治复杂,需根据不同证候采取相应治法,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曰:“夫痛则不通,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意。”

猜你喜欢
胃气舌质胃脘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胃气足 活百岁(上)
中医舌象与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胃气足,活百岁
香砂消胀汤治疗胃胀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