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舌象与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2019-01-23 02:11朱芸芸徐再春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舌象中医师舌苔

朱芸芸 钟 瑜 陈 钦 徐再春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慢性肾脏病(CKD)微炎症状态是CKD进展的独立因素,其与中医舌象之间的关系尚有待于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舌象与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相关性,为CKD的临床诊断提供借鉴。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名老中医徐再春主任中医师处的慢性肾脏病(CKD3~5期)非透析患者66例,均符合诊断标准。其中男性43名,女性23名;平均年龄62.08±17.80岁;慢性肾炎24例,高血压性肾损害21例,糖尿病肾病13例,梗阻性肾病3例,系统性小血管炎性肾损害3例,痛风性肾损害1例,多囊肾1例。66人中舌质红占38人(57.6%),其中男25人,女13人,平均年龄63.76±17.69岁;非舌质红占28人(43.4%),其中男18人,女10人,平均年龄59.79±18.02岁。舌质红组和非舌质红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符合2002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KDOQI)制定的《CKD临床实践指南》慢性肾脏病(CKD3~5期)相关标准,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舌象观察由徐再春主任中医师完成,其学术继承人从旁记录。观察舌体颜色、舌苔颜色、舌苔津液以及舌苔厚薄,其中舌象的专有名词根据《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描述。正常舌的舌象定义为舌淡红、苔薄白、津润。

1.3 研究方法:记录患者舌象(舌质颜色、舌苔颜色、舌苔厚薄)、超敏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血白细胞、血肌酐。分析舌象与各指标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定量资料相关分析均采用Pearson相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F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舌象与各指标之间的关系见表1。结果表明舌质红与CRP之间呈正相关(r=0.257,P<0.05)。

表1 舌象与各指标之间关系(±s)

表1 舌象与各指标之间关系(±s)

注:与舌质红比较,*P<0.05。

指标CRP(mg/L)血红蛋白(g/L)血浆白蛋白(g/L)血白细胞(×109/L)血肌酐(μmmol/L)非舌苔厚6.08±10.78 98.74±25.54 37.92±4.16 6.37±1.66 385.83±39.60舌质红9.62±13.81 99.37±28.55 38.21± 4.55 6.45± 1.38 366.42±273.28非舌质红3.93± 3.23*94.96±21.74 36.41± 4.58 6.26± 1.83 421.04±244.76舌苔黄6.99±11.17 102.40±28.13 36.95± 6.34 6.44± 1.42 306.30±214.69非舌苔黄7.24±11.07 96.63±25.52 37.54± 4.30 6.36± 1.62 404.46±267.39舌苔厚9.78±11.33 94.65±26.79 36.35± 5.48 6.36± 1.40 398.25±249.36

3 讨论

微炎症状态基于多种炎症因子分泌增多,大多数医家认为应归属于“湿热”“浊毒”“瘀血”“痰饮”等范畴。脾肾阳虚则水液运化无力,蒸腾气化失职,水湿内停,郁而化热;肾阴亏虚,阴液不能濡养,则阴虚火旺,日久皆可化而成毒。热毒在内,胶着不化,致使本虚更甚,疾病进展。徐再春主任中医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发现此类患者舌象普遍舌质红,运用清热解毒类药物多有获效,故认为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中医病机应为脾肾不足,热毒内蕴,并提出从“火热”论治CKD微炎症状态。本研究选取目前临床用于诊断微炎症状态运用最广泛的CRP,研究其与舌质红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显著相关,说明舌质红与CKD微炎症状态存在相关性,舌质红对CKD微炎症状态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该结果也为CKD微炎症状态“火热论”和清热泄浊类中药治疗CKD微炎症状态提供了依据,值得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舌象中医师舌苔
57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舌象特征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肿瘤舌象研究可视化分析(2001-2020年)
基于Citespace糖尿病舌象研究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现代中医诊疗中医师的告知义务
舌象仪临床应用研究的方法学及报告质量评价
高社光主任中医师治未病思想浅述
马立新副主任中医师针灸治疗耳鸣经验
高冬来副主任中医师治疗白塞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