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兴艳
(陕西榆林市榆阳区城效林场 719000)
榆林市地处陕西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市总面积43578km2,总人口356万,辖1区11县222个乡镇。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榆林风沙区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面积为190.47万hm2,占榆林市总面积35.5%。,涉及榆阳区、神木、府谷、定边、靖边、横山、佳县7个县的64个乡镇,严重破坏当地人们生产和生活设施,加快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迫在眉睫。但由于陕西榆林地区土地沙化严重,缺水易旱风大,生态环境十分恶劣,造林成活率较低,造林成活难度大。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可推广使用中国林科院研发的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该技术育苗繁殖速度快、便于运输、适用范围广、造林时间长,可加快造林速度,提高造林成活率。现将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的优点及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与传统育苗相比较,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有以下优点:
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透气、透水、透根,可以利用空气进行修根,经过空气修根的网袋容器苗,根系数量多,表面积大,抗逆性强,根系与轻型基质紧密交织为一体,移栽时网袋无需脱掉,极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无土轻基质重量轻,减轻了运输、移栽时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并且可以远距离运输,特别适合山区林业育苗。
轻基质网袋容器苗具有良好的固相、液相、气相结构,为根系发育创造了良好生长环境,根系在其中可自由生长,经过空气修根,可以促进多级侧根生长,增大了根的表面积,根系与轻型基质紧密交织为一体,最终可形成富有弹性的根团,移栽后根系可完全穿透,水平生长。
轻基质网袋容器苗可在整个生长期进行移栽造林,在干旱少雨地区,可以在雨季造林,提高成活率。
可用于扦插育苗及播种育苗的裸根苗移入网袋器育苗。容器长短可按需要切段,能繁育不同规格的苗木,可以用于农业、蔬菜、花卉育苗;还可以培育绿化、果树用的高于1m的大苗,如将一年生小型容器苗放到大容器袋里继续培养成苗;也可用于组培苗移植。
网袋育苗为生根创造了合适环境,加快了短缺紧俏苗木的生产。
无土轻型基质主要成分是天然有机物质,可增加土壤腐殖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增强苗木抗逆性。半降解纤维网状材料质量轻,入土后离散成纤维丝状不阻碍根系生长,对环境不产生污染。
适合育苗的基质原料非常丰富,常用来配制基质材料有:①林业废弃物。如抚育间伐的枝梢,果树修剪的树枝、枯枝、落叶等。②工业固体生物废料。包括:食用菌废料(木耳、银耳、香菇、草腐菌等)、木材加工边角余料(锯末)、中密度纤维板厂剥下来的树皮、软木厂废料、中药材药渣等。③稻壳、蛭石和珍珠岩等。基质的选择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材料和肥源,因地制宜,综合利用,既经济又合理,尽量减少基质的运输成本。
育苗基质多半是木质化或少部分半木质化,性能不稳定,必须经过充分发酵才能使用。主要方法是进行混合发酵,把选好的基质原料按适宜比例搭配进行充分混合,并堆至3~4m高,最后浇足水,用塑料薄膜覆盖堆沤30~40天进行第1次发酵,待温度基本下降后,取下覆盖的薄膜,全面翻堆1遍,然后浇足水,再次盖上塑料薄膜,进行第2次发酵,直至没有刺激性气味,说明已发酵成功,可立即进行晾晒、装袋保存,存放点地面撒白石灰,以防虫蚁进入,并防止雨淋。
轻基质网袋容器大小可根据需要自由决定,容器呈圆柱形,无底,外表为一层薄的、可降解或半降解的网孔状材料,一般直径不超过6cm。装袋时,先将基质用筛网过筛,筛掉石块等杂质,筛选后干燥,再采用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机生产出装有基质的容器袋,盘状堆放保存。
装好基质的容器袋需进行切割后才能用于培育小苗,先将容器袋放入水池中充分浸泡(一般浸泡12h即可),待容器袋吸足水后放入切割机上进行切割,长度8~10cm为宜。把切好的容器袋直立、紧密地放在铺有10cm厚细沙的苗床上,四周砌砖固定,防止倾倒。当苗床容器袋装满后,用3%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消毒,待消毒液渗完后即可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