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 姿
(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上海杨浦 200082)
随着旅游需求的多元化,越来越多消费者渴望走向山野林间亲近自然,森林旅游也日益流行,成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2019年1月1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旅游管理办公室公布,截至2018年底,我国国家级森林公园总数达到898处,总面积达到1466.15万hm2。2018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突破16亿人次,占国内旅游人数的1/3,创造出近1.5万亿元的社会综合产值。作为森林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都市森林公园,由于地理位置的便捷性,使其与偏远山野森林公园有所不同,人流相对来说更为密集,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相对更大[1]。因此,探索适宜都市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管理策略来缓解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都市型森林公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为例,提出了适合其健康发展的生态旅游管理策略,以期为其他都市森林公园作为参考依据。
20世纪70年代末,传统旅游业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发展形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已成为未来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趋势。“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最早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 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H Ceballos Lascurain于1983年提出,这一概念在1986年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确认[2]。我国国家环保总局把生态旅游定义为: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3]。
作为生态旅游的主阵地,森林公园以良好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着丰富的生态内涵。游客在森林公园内既可以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色,又可以学习生态知识,拓展眼界[4]。生态旅游的宗旨是保护良好的自然环境、不干扰生态系统的平衡,能够充分发挥森林公园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因此将其进森林公园中对森林旅游以及公园的后续建设意义深远。
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位于上海东北部杨浦区军工路,东濒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地理位置为121°32′~121°33′E、31°18′~31°19′N。全园占地近133hm2,森林面积 125hm2,其中水域面积达 12.67hm2,濒江观赏游览线605m,是上海市区唯一一座以森林景观为特色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分为南北2个园区,北园占地108.7万m2称为共青森林公园,南园占地约16万m2称为万竹园。
公园原为共青苗圃,1982年作为上海市政府扩大公共绿地面积的重大实事工程,改建为“共青森林公园”,先后被评为“上海市五星级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6年1月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年平均接待游客量达220万人次。目前公园已是上海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稀缺的城市森林景观、优良的生态环境、便捷的通达条件吸引了大量游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公园经过60多年的培育,形成了生境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植物群落,低丘、草地、湖泊、溪流、密林、竹丛、花海等构成了野趣多样的自然空间,主要树种有香樟、枫香、银杏、三角枫、榔榆、乌桕、广玉兰、雪松等,乔、灌木167种12.11万株,乔、灌木比1∶0.58,常绿树与落叶树比1∶0.46。鸟类108种,昆虫100多种[6]。公园南北园风格迥异,北园主打森林景观,以自然、野趣、宁静、粗犷为特色,形成了松涛幽谷、丛林原野、秋林爱晚、水乡映秀、盈湖泛舟等十大景区;南园则小桥流水、竹径寻幽,一派南国风光,共同将森林的碧水蓝天、鸟语花香和四季变换之美景呈现在万千游客面前。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增强了公园寓教于游的功能,深受游客欢迎。同时,公园的水体环境优越,植被茂盛,能够有效改善市区的生态环境,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与生态价值。
公园一年四季花事不断,春节期间有深受市民喜爱的水仙雕刻大赛、春季有百花争艳的都市森林百花展、春夏之交有浪漫唯美的八仙花主题展、夏季有清沁迷人的芳香植物展、秋季有传统特色的上海菊花展。国庆节前后,公园还会举办都市森林狂欢节、啤酒节与森林音乐节,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场精彩十足的欢乐盛宴。同时,公园在2006年开启五彩森林的建设计划,引进了50多个色叶树品种,经过十几年的精心养护,秋色叶景观已形成规模,逐步成为上海市秋色叶景观最佳观赏地之一。
为充分满足游客需求,公园设置了充满野趣性、挑战性、运动性等的各类娱乐项目30余项,有野外烧烤、骑马、手划船、射击、森林小火车、双人自行车等传统特色项目,也有年轻时尚的挑战项目,如攀岩、蹦极、滑索、真人CS、激流勇进、极速赛车,以及适合学生拓展素质教育的勇敢者道路系列项目等。
上海共青森林公园原位于城市边缘,随着上海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其也随着城区的拓展由郊区变为市区,周围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城区便捷的交通与密集的人口使得公园的使用频率陡增,导致公园的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扰,出现大面积土地裸露,植被退化、水体污染等问题。因此,园方需积极采取适宜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管理措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资源,促进公园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在公园的建设、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应坚持生态功能优先的原则,突出乡土文化特色。景观改造调整应坚持以公园原生态植物群落为基础,尊重生物物种多样性,尊重原有场地,合理改造、整形抚育,尤其是在公园郁闭度较高的情况下,植物种植应充分结合其生态学习性,充分考虑长期景观效果,建立丰富多样的特色景观。园林建筑改造风格应和谐统一,融入自然景观。合理规划调整园路,缩短步行距离,适当增加休闲活动场地,满足游人的观赏与休憩需求。对于踩踏十分严重的大乔木下,可采用大块卵石嵌草等自然的铺装方式,解决因游客踩踏而导致的土地裸露、植被退化等问题。四季花展期间可结合时令植物设计科学多样化的景观生态旅游线路,提高游客欣赏美景的质量与效率,愉悦心情。
俗话说“好景观,三分建,七分养”,公园的景观养护作业是保障公园正常运行的基础。公园自2003年开启市场化改革,如今已逐步实现“管养分离”模式,但同时出现了管理和运营关系不协调,养护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公园应坚持“以费养事”的精神及绿地养护规程,对公园的植被进行有效的管理。目前公园已实施分区域绿化养护管理,对公园良好景观的维持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绿地养护质量管控中,应坚持绿地养护定期例会与日常检查相结合的制度,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解决。要将景观绿化、花展制作工程项目推向市场,采取市场化竞争机制来保证景观工程质量的提升。中国园林素有“无水不成园”的传统,水体景观作为公园的源动力,维护作业仍需生态化,除水面保洁外、水体生态系统的维护也不容忽视,养护工作人员应做好水质的周期性检测,及时上报水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预警及预防水质恶化情况的发生,从而建立良好的生态水系系统,提升公园水体景观的观赏度。
丰富的森林资源是公园的主体景观,绿色生态是公园的一大特色,为了更好地保护、管理和发展公园,应规范管理,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可及时掌握公园资源的演替变化,实时掌控公园的情况并做出及时的应对。要做好游客相关的数据调查,科学控制游客的数量,减少游览安全隐患。同时,生态旅游是否能够得到实现关键在于人,公园要加强服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培养具有责任心的好员工,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借以影响游客的行为,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如开展讲座、进修、比赛活动,加强优秀管理和服务人员的交流,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确保生态旅游的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目前上海森林公园的花事活动已逐步成熟,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公园应进一步探索多种传播、弘扬公园文化的途径,深入挖掘水仙花展、百花展、菊花展、森林音乐节、啤酒节等花展节日的文化潜力,将其建设发展为人们乐于接受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如建一个小型的文化展馆,以文字和图片或实物展示历年来发生的一些大事,充分挖掘展示公园的文化内容。除此以外,公园南园主打竹类景观,北园也有小型竹园幽篁居景点,可配套设置以竹文化为核心的观光、休闲经营项目,让人们认识竹、了解竹。根据森林公园资源和环境特点,也可以深度挖掘公园森林文化、生态文化、地域文化的内涵,提高文化品位,以场馆室外化、森林知识趣味化、森林景观养生化为表现形式,将森林公园的普通视觉享受之旅变为知识与思想意识的探索之旅。
生态旅游内涵丰富,设施的生态化管理属于生态旅游的一部分,公园管理人员在选择设施时应当考虑设施的位置、材料是否符合生态旅游理念,基础设施是否能够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是否会给动植物的生存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公园应多选用节能设施设备,减少人造景观,切忌为了观赏性而大量使用人工材料造景,影响自然景观,给环境带来压力。因公园面积较大,公园的宣传设施应增加特色景点与旅游线路的介绍,增加游客的选择、赏景热情及探索之心,帮助游客充分赏景,避免错失美景佳地。在资源利用方面,目前公园已建立园林植物废弃物粉碎场,但粉碎的木屑的整体利用率不高,仍需提升堆肥技术,用作覆盖物或疏松介质时需合理规划,充分实现园林废弃物资源的生态循环利用。
在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社会背景下,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人类先进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精神享受的旅游,其绿色、文明、高雅的旅游方式也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肯定。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发展将是我国未来旅游的一大趋势,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保理念也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相关管理部门也应树立景观生态格局,注重生态平衡,与时俱进,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公园的旅游管理中来,不断更新管理策略,努力推进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