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 陈洪霞 白小丽(通讯作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 400000)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核心工作,教学秘书是相关学科教研室的直接联系人,是学院教务处与教研室、学生与相关学科教研室连接的桥梁和纽带[1]。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以附属医院“双师型”教师为师资力量,直接参与各门临床护理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内科护理学教研室教学秘书由教研室自主选择产生,协助教研室负责人完成教学管理工作,负责教研室教学任务的具体执行,由临床护理教师兼职教学秘书的工作人员,一般由本学科中的青年讲师、助教兼职担任,至少担任两年,是内科护理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岗位[2]。
1.1.1 学期开学前的准备 根据护理学院教务处下达的学校校历和教学任务书,在教研室负责人的统筹安排下,召开开学前准备工作会议,与教研室下属各个科室教学联系人联系,确认各学科教学老师名单(包括理论课及临床示教课)以及任课老师教学资质的审核,制定教学日历,指定教材,确定教研活动计划。
1.1.2 学期中相关工作 每周提前通知教师上课时间以及地点,防止教学事故的发生;提醒各科室在网络教学平台及时上传课件及教案、发布课程作业并及时批改作业;与各个班级联系人保持联系,及时沟通,将学生的意见及建议反馈给任课教师,做好师生之间的协调与服务工作;按照教研活动计划开展教研活动并做好资料的整理与保存;与教务处保持联系,及时下传学校相关政策及通知;参加学院的教学培训会议,并做好记录与总结;组织教学联席会,进行网上或者现场答疑。
1.1.3 合理安排考试相关工作 通知各科室按照教学大纲和学校考试相关管理规定确定考试范围,出考试试卷,秘书要检查考试试卷格式的正确性,做好汇总,由教研室负责人把关定稿;考试结束后,做好试卷的保管工作,安排老师进行试卷的批改,阅卷结束后做好试卷分析工作;按照形成性评价,统计学生平时成绩以及出勤率,得出最终成绩并在教学管理系统录入最终成绩;召开本学期期末工作总结会。
1.1.4 做好教学资料的整理与归纳与管理作用 教学档案是教学管理、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优等所有教学环节中的直接真实记录,是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因此,教学秘书必须负责管理教学档案资料,做好学期内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归纳整理。目前教研室档案资料主要有:教学文件,如教务处和教学管理部门印发的教研室规章制度、教学管理办法等;教学任务书和教学大纲;教研活动记录本;师资培养记录本;教学答疑本;会议记录本以及教学评优等资料[4]。
双师型教师,既要承担临床工作,又要担任学校教学工作,教学秘书承担着临床、教学等多重任务,教学管理时间和精力有限,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经常会有加班现象,并且无津贴补助。这就要求教学秘书既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较强的责任心和耐心、又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
内科护理学教研室涉及到多个科室的协同工作,科室多,人员多,学生多,遇到的困难以及矛盾也多,可能会对不同的人不断的重复相同的工作,在协调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会承受各种误解以及批评,这就要求教学秘书自身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个人修养,保持冷静与理智的头脑,学会容忍,科学的释放压力[3]。
教学秘书本人要熟悉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具备统筹计划、参谋执行、组织协调、分析总结、现代化办公、写作表达、人际沟通等能力,同时具有扎实的临床护理知识和技能及一定的护理教学、科研及管理能力[2]。课程繁多,要求要熟悉以前各个学期的工作流程,在安排教学计划的时候要做到有理有节,妥善安排。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医学院校中,双师型教学秘书在理论教学以及实验课教学的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直接参与护理本科教学过程,既能对学生学习生活、各院系职能部门的管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同时也提高了自身协调沟通管理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又能与临床保持紧密联系,使理论教学与临床实际结合,深入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作为临床教学督导,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教学科研能力[2]。双师型教学秘书是各护理教研室从事教学管理的基层人员,也是确保护理本科教学顺利进行的骨干力量,是教研室实施教学管理的最直接执行者,肩负着教研室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大责任。教学秘书要充分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护理本科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