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分子病理学相关研究

2019-01-05 07:00钟卫云
医药前沿 2019年7期
关键词:鼻咽癌二聚体淋巴结

钟卫云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重庆 402760)

鼻咽癌在我国南方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类恶性肿瘤,该疾病的临床特征包括有高侵袭性,高转移率的区域淋巴结和远隔器官。全球范围内,中国的发病率较高,且国内高发地区为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深圳、福建等[1]。1991年WHO将鼻咽癌按病理组织学分为三型:WHO-Ⅰ型为角化型鳞状细胞癌,WHO-Ⅱ型为非角化分化型,WHO-Ⅲ型为非角化未分化型。角化型鳞状细胞癌(WHO-Ⅰ型)在鼻咽癌低发区较常见,而在高发区所占的的比例较低。病理类型不同,其病因、临床表现、预后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2]。本文通过查阅并仔细研究分析近4年内12篇中国知网收录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分析鼻咽癌的分子病理学相关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研究现状

1.1 鼻咽癌的不同病理分型的预后分析

根据查阅的文献中1286例鼻咽癌患者中,其中失访205例,随访率为84.1%(1081/1286),失访病例自失访日起,计算出的存活时间以结尾数据代入统计学软件计算生存率。1286例鼻咽癌患者中死亡273例,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2%和65%。WHO-Ⅰ型鼻咽癌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67%、67%,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9%、58%、54%;WHO-Ⅱ/Ⅲ型鼻咽癌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72%、65%,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7%、65%、6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1.2 根据报道,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鼻咽癌组织中JAK2和STAT3的表达明显高于鼻炎黏膜慢性炎组织(均P<0.05)。不同的T分期、N分期和临床分期中,JAK2和STAT3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性别、分化类型、吸烟及家族史之间,JAK2和STAT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JAK2和STAT3在鼻咽癌组织中高表达,两者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呈协同性,并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JAK2和STAT3的高表达是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3]。

1.3 CD3+T细胞是NPC微环境主要浸润的炎症细胞,而CD20+B淋巴细胞、FOXP3+Treg和中性粒细胞以及CD8+CTL细胞仅次于CD3+T细胞,其他如肥大细胞、树突状细胞和CD56+NK细胞则最少。CD3、CD8、FOXP3和CD204种淋巴细胞亚群两两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NE和CD3、CD8、FOXP3、tryptase细胞亚群之间显著正相关(P<0.01);CD56和CD3、CD8、CD20细胞亚群间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CD3和CD83、CD8、CD20之间关系密切(r>0.5)。NPC肿瘤分型与CD3、CD20、NE、CD83细胞存在相关(P<0.05);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与FOXP3、NE和tryptase存在正相关(P<0.05);NFC局部肿瘤侵犯分级与CD56负相关(P<0.05)[4]。

1.4 VEGF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质内。鼻咽癌组织切片中VEGF阳性表达72例(85%),正常鼻咽组织切片中VEGF阳性表达3例(8%),鼻咽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鼻咽组织(P<0.05)。不同年龄及性别鼻咽癌患者VE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不同TNM分期及复发情况患者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

1.5 局部复发和初治时鼻咽癌[6]的原发肿瘤-区域淋巴结-远处转移(TNM)分期及T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复发时N1+N2+N3期比例低于初治时比例(P<0.05);初治及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组织IKi-)7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Ki-)7阳性的局部复发性鼻咽癌患者,不同复发时间其IKi-)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组织中EBER表达强度弱于初治鼻咽癌(P<0.01)[7]。

1.6 鼻咽癌组织中CIP2A蛋白、mRNA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鼻咽部正常组织(65.71%VS 26.67%、1.43%VS 16.67%,均P<0.05)。CIP2A mRNA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无关(均P>0.05,而与表示肿瘤范围的T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的N分期及综合的临床分期有关(均P<0.05)[8]。

1.7 经F检验对3组人群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数据显示:鼻咽癌组的Rta-IgG、DH二聚体检测阳性率及水平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a-IgG、DH二聚体对鼻咽癌筛查的敏感性分别为77.42%/85.48%,特异性为82.26%、69.35%,两者联合筛查敏感性提升为90.32%;鼻咽癌组中,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中Rta-IgG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n期患者血液中的Dh二聚体水平分别与Ⅰ期、F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Ⅱ期患者的血液D-二聚体水平更低[9]。

1.8 SBP1在大多数鼻咽癌患者中呈现出低表达趋势,而且在癌巢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周围正常组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低SBP1表达的鼻咽癌患者伴有更差的无复发、无转移和总体生存时间,并与高表达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但SBP1的表达与鼻咽癌肿瘤的TNM分级和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10]。

1.9 回顾性分析广东中山地区1647例鼻咽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诊断及EBER检测。结果良性病变1146例,男女比例为1.14;临床症状多数不明显或轻微,1123例鼻咽镜仅见黏膜增厚或隆起;病理检查确诊为鼻咽黏膜慢性炎或淋巴组织增生978例;病理检查确诊为鼻咽癌479例,淋巴瘤20例,乳头状腺癌2例。鼻咽癌的发病与性别、年龄、户籍、体征、发病部位、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行EBER检测361例,其中215例鼻咽癌中195例(90.7%)阳性,146例炎性病变均为阴性,鼻咽癌与炎性病变的EBER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

1.10 检索年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4年7月30日,共入选8篇文献共包括501例鼻咽癌患者,结果显示,HIF-1a阳性表达率为36.5%~79.3%,其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明显相关,HIF-1a在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表达增强,临床分期偏晚患者较早期患者表达增强。HIF-1a与鼻咽癌患者的年龄无明显相关,与性别、T分期关系尚不明确[12]。

2.结论

2.1 鼻咽癌的不同病理分型的预后(主要指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2.2 JAK2和STAT3的表达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2.3 鼻咽癌微环境中肿瘤浸润炎症细胞亚群之间普遍存在着正相关,鼻咽癌微环境浸润炎症细胞亚群在鼻咽癌的病情发展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4]。

2.4 VEGF在鼻咽癌切片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其表达率与肿瘤TNM分期、有无复发有明显的关系,检测VEGF表达情况能为鼻咽癌诊治提供理论依据[5]。

2.5 与初发时相比,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远处转移倾向小,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相似,但EBER表达下降,应考虑手术治疗[7]。

2.6 CIP2A与鼻咽癌的发生和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鼻咽癌恶性程度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8]。

2.7 鼻咽癌组的Rta-IgG、D-二聚体阳性率及血液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组,且两者联合筛查能显著提高鼻咽癌的检出率,对临床上针对鼻咽癌的筛查有很好的数据参考意义;ffl期、F期鼻咽癌患者血液中Dh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Ⅰ期、n期患者,提示临床上对鼻咽癌进行临床分期时,应重视Dh二聚体水平的检测[9]。

2.8 SBP1在鼻咽癌的病理组织标本中呈现出低表达趋势,且与患者总体生存期存在相关性,但与鼻咽癌患者的TNM分级和临床分期无相关性,因此SBP1可能成为预测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之一[10]。

2.9 鼻咽癌患者不同性别的发病率存在差异,以男性居多,以非角化型未分化性癌多见,与EB病毒感染关系密切[11]。

2.10 HIF-1a蛋白高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HIF-1a高表达者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偏晚,与性别、T分期关系尚有待继续开展这方面研究[12]。

猜你喜欢
鼻咽癌二聚体淋巴结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鼻咽癌组织Raf-1的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探讨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D-二聚体检测参考区间的验证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