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2019-01-04 07:32郑金利翁萍璇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躯干功能障碍康复训练

郑金利,翁萍璇

(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康复科,广东 揭阳 22000)

随着诊疗技术水平提升,脑卒中的病死率大幅度降低,但是致残率却无明显减少,其中发生率最高的当属平衡功能障碍[1-2]。我院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0例,均为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1~68岁,平均(55.12±2.27)岁;病程23~150天,平均(78.33±2.41)天。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0~69岁,平均(55.25±2.36)岁;病程22~151天,平均(78.25±2.36)天。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中风病争端疗效评定标准》[3](试行)相关标准。一侧肢体或伴随面部感觉到无力、麻木,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楚或存在语言理解障碍,一侧或双眼的视力模糊或向一侧凝视,意识障碍或抽搐。MRT或CT检查确诊为脑卒中,病程6个月以上,第1次发生脑卒中,伴有平衡功能障碍。

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心肌梗死等疾病,前庭功能、肝肾功能、小脑功能障碍,合并骨科系统疾病或重症感染,有精神疾病史。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康复训练。①坐位平衡训练:体位为端坐位,在医师保护下进行躯干相应的运动操作,如下左右倾斜、屈曲、旋转、伸展等运功。患者以坐位于操作台之上,坐在高台上,医师用手部对患者的小腿进行两侧摆动,以此将患者身体中的平衡感破坏掉,同时对患者的头部以及躯干进行一定的刺激,使之能够于正中线、下肢等位置产生调整效果。当患者可以自护进行坐位时,将体位姿势调整为两手胸前抱肘位,两名医师于患者的身旁施加一定的外力,以此对其坐位的稳定性进行破坏,使得头部、躯干两个部位能够于正中线进行相应的调整[7]。②立位平衡训练:a、指导患者正确的站姿,在站立过程中头部必须直视前方位置,躯干不可弯曲,保持挺直,臀部稍微向前挺直,从而能够让膝微屈、伸髋以及足跟3个部位保持触地,双下肢承受的重量保持同等,操作医师采取双膝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控制,使之能够外展以及外旋位。b、操作医师将手部放在患者的臀部位置,一只手放在下腹位置,以此能使患者可以进行完整的骨盆前后倾运动。C、伴随患者骨盆前后倾运动幅度的不断上增,体重慢慢地转移至患侧下肢,在骨盆以持续方式实施后倾运动过程中,以较慢的速度抬起健侧下肢[8]。d、患侧以单腿方式进行站立,于患者前方位置放置一20cm高低凳,并把健侧下肢置放在凳子上,操作医师手部用力向下按压,对患侧骨盆进行向前推,并使髋关节进行伸展运动,同时将手部放置在健侧躯干位置,帮助患者将重心过渡至患侧,之后再返回之前的位置。伴随平衡能力不断上涨,可逐步增多踏凳的次数以及增加负重时长。e、当动作可正确操作时,可增高凳子的高度。③平衡板训练:患者双脚分别站立早平衡板左右端位置上,在保障患者安全的情况下,操作医师以缓慢速度将平衡板踩动,随着平衡板的摇动,患者自主调整姿势,保持平衡[9]。6天为一个疗程,病程间暂停1天,再进行下一疗程,共4个疗程。

观察组加用针刺治疗。取穴根据《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5]制定的相关标准。用不锈钢毫针(苏州医疗用品厂制造,型号为30号1.5寸)针刺。针体与头皮呈15°,迅速针刺,当针尖刺进的深度至帽状腱膜下层位置时,逐渐减弱指下阻力,快速捻转手法,频率1min200次,时长1min,留针同时实施康复训练,结束后起针,留针过程0.5h行针1次[6]。6天为一疗程,诊程间暂停1天,再进行下一疗程,共4个疗程。

3 观察指标[10]

Berg平衡积分:总分56分,总共包括14个评定指标,如闭目站立、单脚站立、从坐位到站位、无支持站立、无支持座位、闭目站立以及转身360°等,按0~4分进行评分,总分41~56分为平衡功能较好,可独立行走;21~40分为具有一定的平衡力,可在旁人辅助下行走;0~20分则为平衡功能较差,需要坐轮椅。

QOL生活质量评分:满分100,总共包括7个评定指标,总体健康(20分)、生理功能(20分)、身体疼痛(15分)、生理职能(10分)、社会生活(10分)、心理状态(15分)以及个体经济(10分)等,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显效:生活质量评分大于85分,Berg平衡积分为41分以上,且病残程度为0级。有效:生活质量评分70~84分,Berg平衡积分21~40分,且病残程度为1~3级。无效:生活质量评分在70分以下,Berg平衡积分在21分以下且病情恶化。

5 治疗结果

两组Berg平衡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Berg平衡积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Berg平衡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18.36±5.36 33.65±7.36*对照组 50 18.65±1.26 25.36±7.35*t 0.57 5.36 P>0.05 <0.05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52.36±6.35 92.24±10.65*△对照组 50 53.67±7.26 70.69±8.64*t 0.57 6.35 P>0.05 <0.0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属中医“中风”范畴[11]。病机为脏腑功失调,脉络阻络,痰瘀内生。治当以通常脉络,祛痰消瘀,调节脏腑为主。

肝俞、大杼、大肠俞、督俞、肾俞、关元俞属足太阳膀胧经背俞穴,针刺能强脊健腰,改善躯干的平衡协调功能,还可健脑补髓、振奋阳气,加快大脑功能的康复速度。腹部的大横、肓俞、水道、腹哀、气穴、天枢、腹通谷、府舍、梁门分别位于脾经、肾经、胃经,针刺能强化腹肌的肌张力以及肌力,提高腹肌的后伸、侧弯、屈曲以及轴旋转功能,同时补肾强骨,增强免疫力以及受纳能力。针刺可显著缓解善微循环、对脑血管的调节反应、生化反应以及代谢反应产生调节作用,减小免疫承受的损伤,并进一步强化中枢外周的传导功能,以此有效改善患者的机能状态[12]。康复训练可显著强化患者的坐站能力、肢体肢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其平衡失调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猜你喜欢
躯干功能障碍康复训练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树与人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角度法评价躯干冠状面失平衡
正常成人躯干皮肤温度觉阈值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