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焱平,张钦昌,王振焕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科/神经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共136例,均为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我科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观察组男35例、女33例,平均年龄(62.4±8.6)岁,平均病程(16.5±4.3)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1.5±5.8)分,改良式Ashworth量表(MAS)分级[2]1级5例、2级19例、3级39例、4级5例。对照组男34例、女34例,平均年龄(63.3±9.1)岁,平均病程(18.1±5.2)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30.8±5.6)分,改良式Ashworth量表(MAS)分级[2]1级2例、2级20例、3级40例、4级6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神经专科诊断为脑梗死;②偏瘫并存在下肢肌张力障碍;③生命征稳定的恢复期;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或认知障碍不能配合治疗;②先天下肢畸形或功能障碍;③外伤、手术或其他原因所致下肢活动障碍;④合并严重心肺疾病;⑤皮肤破溃或感染。
两组均给予脑梗死后内科一般治疗加常规康复治疗,由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进行训练,①体位摆放:平卧位时,保持下肢髋关节、膝关节伸展;侧卧位时,远离床面一侧肢体,髋关节、膝关节屈曲90°,并时常更换体位;②被动运动:进行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进行屈曲、伸展、旋转运动,以不引起患者疼痛为宜,每组10min,1日6组;③主动运动:鼓励患者自主活动患肢,视自身肢体功能情况进行静息性肌肉收缩、关节运动、下地活动等,每组10min,1日3组;④静态坐位平衡训练:在家属保护下进行,保持头、肩、髋垂直在同一直线上,双脚着地,双手尽量减少支撑,每组15min,1日4组;⑤动态坐位平衡训练:在家属保护下进行,躯体进行前后左右移动、身体重心进行前后左右移动,能逐渐恢复原位置,每组15min,1日4组;⑥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电极敷贴分为放置在股四头肌、腓肠肌体表,用中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使其收缩,1日2次。治疗持续8周。
联合组加用针刺治疗。头穴取穴偏瘫对侧的督脉、百会穴、神聪穴、太阳穴,采用一次性不锈钢针灸针用间歇捻转手法施针,100转/min;下肢取足厥阴肝经穴阳陵、足三里、太溪、太冲、承山、涌泉穴、血海、丰隆、三阴交,直刺或斜刺进针,采用捻转补法、平补平泻法、捻转泻法施针,100转/min,每次行针3min,间隔8min,每次治疗30min。针刺治疗1日1次,1周5次,持续治疗8周。
NIHSS评分包含11项神经系统检查项目总分42分,评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肌张力用MAS分级[4]评估,按照肌张力增高程度分0~4级,评分越高表示肌张力增加越明显。
痉挛程度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3]评估,从腱反射、肌张力、肌阵挛3方面进行评价,总分16分,评分越高表示痉挛程度越重。
运动功能采用简式下肢Fugl-Meyer运动量表(FMA)[2]评估下肢反射活动和下肢各肌群屈伸活动,共17项,每项评0~2分,总分34分,评分越高表示功能越好。
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法(MBI)[4]评估,包括日常生活10个动作,按照患者完成程度记0~2分,总分100分,总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患肢恢复情况(MAS分级、CSI评分)、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后MAS评分及CSI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AS评分及CSI评分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AS评分及CSI评分比较 (±s)
组别 例 时间 MAS(级) CSI(分)观察组 68 治疗前 2.72±0.61 13.12±0.77治疗8周后 1.03±0.54 9.41±0.65 t 17.106 30.361 P 0.000 0.000对照组 68 治疗前 2.69±0.68 12.79±0.69治疗8周后 1.57±0.43 10.64±0.53 t 11.479 20.377 P 0.000 0.000 t组间 6.451 12.094 P 组间 0.000 0.000
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分,±s )
表3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分,±s )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8周后 t P观察组 68 42.65±6.55 75.16±5.72 30.828 0.000对照组 68 42.84±6.73 68.12±6.05 23.036 0.000 t 0.167 4.001 P 0.868 0.000
表4 两组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 (分,±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8周后 t P观察组 68 50.72±18.64 78.53±16.44 9.227 0.000对照组 68 48.95±19.97 67.82±20.59 5.425 0.000 t 0.534 3.352 P 0.594 0.001
脑梗死后肢体痉挛是因气血瘀滞、骨肉失养所致,治当行气活血、祛瘀通络为主。任督二脉平衡通畅全身气血,用头针治疗能调理气机、濡养脑髓、恢复患肢阴阳平衡[5]。头针取穴均为大脑皮层相关功能区,头穴针刺治疗能恢复神经元细胞的兴奋性,解除缺血缺氧导致的神经元功能抑制,恢复其神经支配功能[6]。动物试验证明,针刺治疗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γ-氨基丁酸转氨酶抗体(GABA-T),增加突触间隙内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浓度,从而增强其突触前抑制作用,降低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降低肌张力[7]。
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肌张力增高的原因,除中枢神经功能区损害之外,也与其血管痉挛、营养障碍、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相关。下肢穴位针灸能刺激肌肉收缩、疏经通络、促进气血运行,更有研究表明针刺足厥阴肝经能拮抗肌张力增高、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强神经元对肌肉的控制,缓解肌肉痉挛[8]。。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偏瘫下肢肌张力障碍能明显降低肌张力和痉挛程度,增强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