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明 李聪 周玉航 江小明 黄玉林
地中海贫血(TT)简称为地贫,是一种由于珠蛋白合成障碍而导致的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TT的发病是由于遗传基因缺陷致使血红蛋白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珠蛋白链合成缺如或不足,根据基因缺陷可分为α、β、δβ、δ四种类型[1]。TT患者广泛分布于世界许多地区,东南亚为高发地区之一。而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病较为多见,北方则相对少见[2]。目前,TT的临床诊断方法包括筛查方法(如血常规检测、红细胞形态学检测、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血红蛋白分析技术、毛细血管区带电泳等)和基因检测(如Southern印迹杂交、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突变阻滞扩增、跨越断裂位点法、多重PCR等)两大类。由于基因检测难度较大,往往基层医院无法开展。因此,临床上需要探寻如何从常规检测方法中找到适合TT诊断的新思路。为此,本研究比较了五种常用的依据红细胞参数来诊断TT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2018年收治的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314例,诊断标准: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2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27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6 g/L[3]。其中,男167例、女147例;年龄19~41岁,平均(28.4±10.2)岁;缺铁性贫血(IDA)137例、TT 177例(α-TT 53例、β-TT 94例、其他30例)。IDA诊断依据:血清铁蛋白男<14 g/L、女<10 g/L。TT诊断依据:首先,采用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检测血红蛋白A2(HbA2);然后,当HbA2<2.5%或>3.5%时,进一步用反向点杂交法进行TT的基因检测[4]。
1.2 红细胞参数计算方法 分别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筛选五种红细胞参数计算方法[5-9]。Formula A:MCV/RBC。Formula B:MCV-10×RBC。Formula C:MCV-RBC-0.3×Hb。Formula D:MCV2×RDW/(Hb×10)。Formula E:1.91×RBC+0.044×MCHC。
1.3 统计分析 采用MedCalc 12.7软件,计算各个公式的灵敏度(SEN)、特异度(SPE)、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并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
五种红细胞参数计算方法诊断效能结果见表1。通过表1可知,五种方法AUC范围0.889~0.976,即诊断效能Formula D>Formula E>Formula C>Formula A>Formula B。
地中海贫血(TT)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一种,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重症患者需要长期规律的输血及去铁治疗以维持生命。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球接近7%的人口为TT携带者,每年约40万TT患儿出生。TT主要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缺失或者点突变,而导致其α类链或者β类链编码出现异常,而出现遗传性溶血[10]。由于TT缘于基因缺陷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使缺乏的珠蛋白链类型、数量及临床症状变异性较大。
目前,从临床诊断角度来说,对于血常规化验提示存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者,即MCV<82 fl、MCH<27 pg、MCHC<316 g/L,应进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当HbA2<2.5%时,考虑为α-TT初筛阳性;而当HbA2>3.5%时,考虑为β-TT初筛阳性。在我国,α-TT以缺失型为主,而β-TT主要是点突变,因此两种类型的TT首选检测方法不同,从临床应用角度来说,存在着较大不便。血常规检测因其廉价易得的特点,已成为临床血液化验的一线检查方法,然而单独应用血常规无法对贫血的类型进行判断,尤其是对于同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TT与IDA,因此医学界逐渐产生以红细胞参数作为基础的一系列运算公式用于TT的诊断。
本研究中,我们纳入了国外应用最多及近年提出的红细胞参数计算公式,并对其诊断效能进行比较。从结果上看来,五种方法AUC范围0.889~0.976,均有着不错的诊断效能,然而这一效能又以“MCV2×RDW/(Hb×10)”和“1.91×RBC+0.044×MCHC”相对较为优异。然而,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尚无任何一种红细胞参数能够做到诊断效能达到理论最大值“1”。这说明无论应用哪种红细胞参数,都存在着误诊的可能,临床诊断不能完全依赖红细胞参数作为定性诊断依据。IDA因为缺铁,会出现血红蛋白持续显著减低,提示临床应进一步检测铁代谢水平;TT则因为携带异常基因,临床上会出现铁剂治疗无效的情况,因此可作为辅助判断依据。
表1 五种红细胞参数计算方法诊断效能比较
综上所述,在进行非基因检测的常规临床检查时,红细胞参数运算公式可协助临床进行TT及IDA的鉴别诊断,但在应用时应该结合其他检查以便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