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景茂教授运用止嗽散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经验

2019-01-04 03:32:00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蝉衣紫菀风邪

1.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杭州 310002 2.杭州市江干区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浙江省中医院

慢性咳嗽分特异性咳嗽和非特异性咳嗽,前者病因明确,咳嗽伴有特异性病因的其他症状或体征,咳嗽是这些诊断明确的疾病症状之一,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和肺间质纤维化等。后者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没有明确的呼吸道疾病或病因不明,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者,即通常所说的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儿童慢性咳嗽是指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的临床表现,病程>4周、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者[1]。学龄前儿童的常见病因有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n cough,PIC)、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等。学龄期儿童的常见病因有CVA、UACS、心因性咳嗽等。长期慢性咳嗽儿童,常常会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学习,造成家庭经济上很大的负担,成为家长和医生共同面临的难题,如何有效治疗慢性咳嗽,也是对儿科医师的挑战。

俞景茂教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顾问,世界中医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首批国医名师,浙江省名中医,德高望重,学验俱丰,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对诸多儿科常见病及疑难疾病均有一定研究,应用中医药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疗效显著,笔者作为俞景茂教授第六批学术继承人之一,有幸侍诊左右,现就俞教授运用止嗽散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经验介绍如下。

1 感染后咳嗽

1.1 医案 夏某,女,3岁,因“咳嗽1月”于2018年4月11日就诊。1月前感冒发热,热退后开始出现咳嗽,活动后明显,早晚为多,有痰咳不出,偶有鼻痒,无流涕,曾口服多种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物无明显好转,查体:神清,精神可,呼吸平,咽红,扁桃体I度肿大,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舌红,苔薄白,脉浮数。辅助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基本正常范围,胸片未见明显异常,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uberculin pure protein derivative,PPD)试验阴性,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正常。俞师认为,感染后热邪已清,正气已伤,驱邪无力,风邪留恋,影响肺之宣肃,引起咳嗽,症状表现为咳嗽迁延难愈,痰多稀薄色白或呈泡沫样,若反复咳嗽日久,阴伤气耗。诊断:咳嗽;证型:风邪恋肺。治法:疏风宣肺,化痰止咳。处方:桔梗4.5g,紫菀 6g,荆芥 6g,百部 6g,陈皮 6g,白前 6g,杏仁 6g,浙贝母 6g,炙冬花 9g,炙甘草 3g,蝉衣 3g,黄芩 6g,炒枣仁6g,地骨皮6g,北沙参6g。7剂而愈。

1.2 按语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PIC是指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致呼吸道感染本身急性期症状消失后,感染得到控制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其中又以感冒引起的咳嗽最为常见,故又称“感冒后咳嗽”,患者多有气道高反应性表现。感染后咳嗽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特点:感染控制后咳嗽仍迁延不愈;胸片未见明显异常;易转变为慢性持续性咳嗽,严重时甚至影响学习和生活。西医学认为本病为自限性疾病,通常能自行缓解或经治疗而向愈,但仍有较多患儿虽经各种西药甚或激素治疗仍然不能痊愈,应该积极发挥中医中药优势,减轻患儿痛苦。

俞师认为PIC多见于过敏体质患儿,临床常见鼻炎、哮喘患儿感冒发热,体温正常后常常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如及时治疗可马上缓解,还有些迁延不愈导致慢性咳嗽,考虑其病因与病毒、细菌等微生物代谢产物作为一种致敏因素使人体致敏有关。大多数患儿经过治疗后,热邪已清,风邪留恋,影响肺之宣肃,引起咳嗽,热伤津液,灼津成痰,故可见咳嗽咯痰,小儿脾常不足,脾虚失运,痰湿内生,痰阻气道,肺失宣降而咳嗽。若反复咳嗽日久,阴伤气耗,虚热内灼,而成阴虚咳嗽。病机主要有风邪留恋,痰阻气道,久咳伤阴。止嗽散可以祛风止咳,加北沙参养阴润肺,杏仁、浙贝清肺化痰,与本病病机合拍,能有效治疗感染后咳嗽。

2 咳嗽变异性哮喘

2.1 医案 陈某,女,7岁,因反复咳嗽1月余于2018年6月20日就诊,阵发性咳嗽,干咳无痰,以早晚、活动及大哭大笑咳嗽明显,伴鼻塞有涕、鼻痒,无气促,无喘息,无发热,胃纳尚可。曾服用阿奇霉素、肺力咳合剂、顺尔宁、美普清等中西药,未见好转,查体:神清,精神可,呼吸平,咽红,扁桃体I度肿大,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舌红,苔薄白,脉浮数。辅助检查:血常规CRP均正常范围;肺功能提示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胸片双肺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证型:风邪恋肺。治法:疏风宣肺,止咳化痰。方药:桔梗 4.5g,紫菀 6g,荆芥 6g,百部 6g,陈皮6g,白前 6g,杏仁 6g,浙贝 6g,川贝 3g,辛荑 6g,白芷6g,炙甘草3g,炙麻黄2g。7剂。药后咳嗽明显减少,继续7剂补肺健脾化痰、祛风活血而愈。

2.2 按语 CVA是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又称隐匿性哮喘,是引起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患儿有慢性咳嗽日久,伴有鼻塞、鼻痒等症状,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长期口服抗生素化痰药物未见明显疗效,符合CVA诊断,中医属“风咳”。风性上扬,善行而数变,患儿除咳嗽外,常有鼻痒、鼻塞症状。因此治疗时应注意祛风通窍。咳甚时给予止嗽方加麻黄、杏仁等以清肃肺气,祛风止咳。“风咳”容易反复,症状缓解后,以补肺健脾化痰,祛风活血之法以改善过敏体质,符合中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风原则。

俞师认为,CVA的治疗,不同于普通外感咳嗽治疗,本病咳嗽为主要症状,而外感症状不明显,以风邪为主,故治疗上注重止咳药物的选用同时加以祛风药物,止嗽散在使用百部、紫菀等止咳药同时,配伍荆芥、桔梗,祛风宣肺,既能止咳化痰,又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俞师指出祛风宣通鼻窍是治疗CVA的重要方法之一。肺开窍于鼻,遇外邪袭扰,鼻窍不利,气道挛急,喷嚏、咳嗽阵作,临床可见CVA患儿常伴有过敏性鼻炎症状。而且现代药理也证实麻黄、防风、白芷、辛荑、蝉衣、地龙等祛风宣通鼻窍药物具有减轻机体对过敏因素的应激反应、拮抗组胺、抗过敏性炎症的作用[2-3]。俞师指出CVA的治疗不同于普通咳嗽,咳嗽治愈,但病并没有好,其病理基础和典型哮喘相似,气道的慢性炎症还要长期控制。需要继续疏风活血、益气健脾治未病,预防咳嗽复发。

3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3.1 医案 张某,男,4岁,因咳嗽3月余于2018年9月12日就诊。3月前咳嗽,以晨起、睡前为主,咳时有痰,咯痰不爽,有鼻塞流涕,时清时黄,伴有鼻痒,呼吸不畅,夜间汗多,查体:咽喉部黏膜充血,淋巴滤泡增生,心肺无殊,舌红苔薄白,脉浮数。辅助检查:X线胸片未见异常。鼻咽喉镜检查提示:咽喉部充血,黏膜呈鹅卵石样改变。既往有过敏性鼻炎、副鼻窦炎病史,诊断: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证型:风痰阻窍。治法:疏风宣肺,止咳化痰。方药:桔梗4.5g,紫菀6g,荆芥6g,百部 6g,陈皮 6g,白前 6g,杏仁 6g,浙贝 6g,川贝 3g,冬花6g,炒黄芩6g,辛荑 6g,炙麻黄2g,蝉衣3g,地骨皮6g,北沙参6g。7剂,鼻塞流涕、咳嗽减轻,继续巩固14剂好转。

UACS是指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至鼻后和咽喉等部位、直接或间接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4],因过敏性或非过敏性因素引起的变应性鼻炎、鼻窦炎、咽炎、腺样体炎等上气道疾病而引起的慢性咳嗽。既往称之为“鼻后滴漏综合征”。UACS是学龄期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俞师认为中医学无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病名,但与“鼻渊”“鼻鼽”“喉痹”等病症类似,属于“久咳”范畴。鼻为肺窍,肺主气,司呼吸,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以及汽车尾气污染等因素影响,导致小儿娇肺易伤,出现鼻塞、流涕等鼻炎症状。因风为六淫之首,为百病之长,感受风邪患儿尤多,临床表现有鼻痒、喷嚏等症。寒为阴邪,主收引,凝涩气机,易伤阳气。临床多表现为流清涕、鼻塞等症,由于外邪侵袭,鼻窍不通,肺失宣降,水道失司,则易生痰,由鼻分泌物倒流至鼻后和咽喉部,甚至反流入声门或气管,最终导致咳嗽。其主要病机在于风痰留恋鼻咽,肺失宣降,故治法在于宣肺利咽,化痰止咳。俞师以止嗽散止咳化痰,蝉衣、炙麻黄、辛夷宣肺通窍祛风,久病伤阴,予以北沙参养阴清肺。与病机合拍,故疗效明显。对于该类型咳嗽治疗,《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5]也指出“儿科医生应该清醒认识到慢性咳嗽只是一个症状,临床上要尽可能明确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故应针对引起UACS的鼻、咽、喉部基础疾病进行对因治疗,同时要注重健脾固肾,增强体质,从而解决咳嗽反复、迁延等问题。

4 讨论

俞师指出虽然PIC、CVA、UACS病名不同,但都可以应用止嗽散加减治疗,辨证关键在于其病机为“风痰恋肺”。由于小儿体质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常虚,肌腠疏松,藩篱薄弱,卫气不固,因此容易感受外邪,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小儿脾常不足,故小儿咳嗽容易生痰;俞师多年观察慢性咳嗽患儿风邪恋肺多见,因“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其临床表现有鼻痒,眼痒,涕清,皮肤瘙痒,体格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追问病史大多有湿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史。王传博等[6]根据慢性咳嗽病程较长,临床上以咽痒、目痒、阵发性干咳、没有明显的寒热征象为主要表现,认为其符合“风性挛急”的致病特点。郑燕霞等[7]曾对160名慢性咳嗽患儿的体质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病性证素前两位因素分别为风、痰。由此可见“风、痰”是慢性咳嗽的主要两大病因。俞师治疗慢性咳嗽总是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对于PIC,俞师在“止嗽散”基础上加止咳化痰药为主,如杏仁、浙贝、冬花。对于CVA,考虑其有气道高反应及气道慢性炎症,俞师一般在“止嗽散”基础上加宣肺平喘药物为主,如炙麻黄、蝉衣、地龙、炒白芍、炙甘草等,其中地龙可以通络平喘,炒白芍、炙甘草即芍药甘草汤可以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对于UACS,由于病位在肺之窍,俞师一般在止嗽散基础上加宣肺通窍药物如辛夷、白芷、蝉衣等。止嗽散方出清代程国彭的《医学心悟》,该方由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皮、白前、甘草组成:开宣肺气以桔梗,降气化痰用白前,升降相伍;紫菀化痰止咳,温润不燥;百部润肺、化痰止咳;陈皮理气化痰;甘草调和诸药。俞师认为久咳伤肺,导致肺阴不足,故临床根据慢性咳嗽病机特点在止嗽散基础上常浙贝、川贝同用,既可以清肺又可以润肺,对于慢性咳嗽之病机较为合拍。对于止嗽散的临床应用俞师颇有心得,俞师认为此方重在止咳化痰,对于“表、里、寒、热、虚、实”都不著者,随症加减,疗效肯定。此外小儿慢性咳嗽还有嗜酸性细胞支气管炎、胃食道反流咳嗽、心因性咳嗽等,因此俞师认为明确病因、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是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蝉衣紫菀风邪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保健与生活(2022年5期)2022-03-15 02:14:29
萎软紫菀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3:46
润肺、通二便的紫菀
风邪伤人速 避风如避箭
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9-11 06:30:30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世界中医药(2020年3期)2020-03-27 12:24:54
止咳通便话紫菀
家庭医学(2018年4期)2018-07-18 04:31:58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中成药(2017年5期)2017-06-13 13:01:12
菊科紫菀属3种植物的核型分析
传染性红斑方
中老年健康(2015年1期)2015-05-30 14:54:13
浅谈蝉衣在宠物临床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