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果酸通过AMPK介导的信号通路激活自噬改善油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肪沉积

2019-10-31 08:23:18冯璐燕应娜宋庆窦晓兵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内脂脂质肝细胞

冯璐燕 应娜 宋庆,2 窦晓兵,2

1.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杭州 310053 2.浙江中医药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

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4.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以肝脂质沉积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肝病,进一步可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1]。据估计全球约有24%的成人患 NAFLD[2],我国 NAFLD 患病率约为 15%~40%[3]。中医学认为,NAFLD的主要病因包括过于肥胖、情志失调、过食肥甘厚味、湿热毒邪侵入等,而久病体虚、气滞、食积和疫气等也与本病发生有关。有学者认为,本病的病机核心是痰瘀互结,蓄积于肝[4]。

熊果酸(ursolic acid,UA)是一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其广泛存在于苹果、蔓越莓、橄榄等多种植物中[5],已成为人类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期研究表明,UA能够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6],而其改善肝细胞内脂质沉积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本研究以油酸(oleic acid,OA)诱导HepG2细胞建立肝细胞脂质沉积模型,探究UA对OA诱导的肝脂质沉积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细胞和试剂 人肝癌细胞(HepG2)购于美国培养物集存库(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ATCC)。UA、OA、棕榈酸(palmitic acid,PA)、DMEM 培养基、氯喹(chloroquine,CQ)均购于 Sigma公司(批号:89797、75090、P5585、D5796、C6628);雷帕霉素(rapamycin,Rap)购于 selleck 公司(批号:S1039);Bodipy 493/503染液购于 Invitrogen公司(批号:D2191);胎牛血清购于Biological industries公司(批号:04-001-1ACS);抗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B,LC3B)、抗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AMPK)、抗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抗体均购于 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公司(批号:#2772、#2535、#2532);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检测试剂盒购于北京普利莱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批号:E1003);BCA蛋白浓度检测试剂盒购于碧云天生物技术公司(批号:P0010);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山羊抗兔二抗 IgG购于Boster公司(批号:BA1054)。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酶标仪为美国MD公司产品;数字凝胶成像系统购于美国Protein Simple公司,荧光显微镜购自Leica公司。

1.3 方法

1.3.1 细胞培养 HepG2细胞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放置在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每天观察细胞生长情况,隔天换液,待细胞融合至80%~90%时进行传代,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后续实验。

1.3.2 细胞干预 取对数生长期细胞,以105个/mL的数量接种于24孔板内,每孔体积1mL,置于培养箱中培养24h后,设未加药物的细胞为对照组,其余组别细胞分别予 0.25、0.5、0.75mmol·L-1的 OA 和0.25、0.5、0.75mmol·L-1的 PA 干预 16h,检测肝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再分别以 0、10、20、40μmol·L-1的UA干预细胞16h后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采用1μmol·L-1自噬激动剂 Rap 及 20μmol·L-1自噬抑制剂CQ预处理细胞1h后给予OA干预16h,检测肝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采用1μmol·L-1自噬激动剂Rap及20μmol·L-1自噬抑制剂CQ预处理细胞1h后,再加入UA干预2h,随后给予OA处理16h,检测肝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

1.3.3 脂质沉积检测 通过测定细胞内TG含量和脂质染色检测细胞内脂质沉积。分别采用TG检测试剂盒和BCA蛋白浓度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内TG和蛋白质的含量,并依据蛋白质含量对TG含量进行校正。脂质染色采用Bodipy法,2μmol·L-1Bodipy于37℃染色30min,荧光显微镜下检测。

1.3.4 Western blot检测 LC3B、p-AMPK、AMPK 蛋白表达 收集细胞,以PBS漂洗后,加入适量蛋白裂解液,冰上裂解30min,充分涡旋震荡后,于4℃下12 000r/min离心15min,收集上清液,以BCA法测定蛋白浓度,蛋白定量后10%SDS-PAGE电泳分离,低温转移至PVDF膜,用含5%脱脂奶粉的TBST液室温封闭 1h,加入相应的一抗(LC3B、p-AMPK、AMPK),4℃孵育过夜。回收一抗,TBST洗膜3次,每次10min,再加入山羊抗兔二抗IgG,室温摇床孵育1h,回收二抗,TBST洗膜3次,每次10min,化学发光法成像,采用数字凝胶成像仪对图像进行拍照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满足方差齐性时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脂肪酸对肝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OA和PA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OA和PA均呈剂量依赖关系显著增加肝细胞内TG含量(P<0.05,P<0.01)。见图 1A。Bodipy染色观察发现,OA和PA诱导的脂质沉积结果与TG检测结论一致。见图1B。随着OA和PA的浓度增加,胞内脂滴含量显著增加,且OA诱导的肝脂质沉积效果明显高于相同浓度的PA,因此后续实验中采用0.5mmol·L-1OA作为干预因素。

图1 不同脂肪酸对HepG2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Fig.1 Effect of different fatty acids on lipid deposition of HepG2 cells

2.2 各组细胞脂质沉积比较 采用不同浓度UA预处理细胞后,再予0.5mmol·L-1OA干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OA组TG含量增加明显(P<0.01);与OA 组比较,UA 20、40μmol·L-1组 TG 含量减少(P<0.05,P<0.01),随着剂量加大,TG含量减少更明显。见图2A。同时用Bodipy染色进行观察,提示UA以剂量依赖关系显著改善OA所诱导的脂滴堆积,但与对照组比较,最大剂量(40μmol·L-1)UA 本身对细胞内脂质沉积无明显影响。见图2B。

图2 各组细胞脂质沉积比较Fig.2 Comparison of lipid deposition in each group

2.3 自噬调控OA诱导的肝细胞脂质沉积 分别采用自噬激动剂Rap和自噬抑制剂CQ进行预处理,检测自噬对OA诱导的脂质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抑制自噬可显著加重OA诱导的脂质沉积,而激活自噬能显著改善脂质沉积情况(P<0.05)。见图3A。通过Bodioy染色观察得到一致的结论,与OA组比较,CQ预处理后细胞内脂滴含量增加,Rap预处理后细胞内脂滴含量显著降低。见图3B。

图3 自噬调控OA诱导的肝细胞脂质沉积Fig.3 Autophagy modulates OA-induced lipid deposition in hepatocytes

2.4 抑制自噬对UA脂质沉积保护作用的影响 给予不同浓度UA作用后,Western blot结果表明UA能以剂量依赖关系激活LC3BⅡ的表达(P<0.05,P<0.01)。见图4A。以20μmol·L-1自噬抑制剂CQ预处理1h后再予40μmol·L-1UA处理2h,随后添加OA处理16h,检测细胞内TG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抑制自噬可显著阻断UA的保护作用(P<0.05)。见图4B。Bodipy染色观察结果也得到一致结论。见图4C。提示自噬信号通路参与了UA抑制OA诱导的脂质沉积。

2.5 UA激活AMPK磷酸化 UA预处理HepG2肝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提示UA能显著提高AMP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见图5。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UA可显著改善OA诱导的肝细胞脂质沉积。机制研究表明UA可显著激活肝细胞自噬,而抑制自噬可显著阻断UA所起到的保护作用,说明UA通过激活自噬发挥抑制肝脂质沉积的作用。此外,UA可显著提高自噬调控的上游靶点AMPK的磷酸化水平,提示AMPK可能参与UA激活的自噬。

我国历代医学典籍都记载着古代医家对“肝着”“肝癖”“积聚”等论述,其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与现代医学NAFLD十分相似。NAFLD其病位主要在于肝,最早相关记载见于《难经》:“肝之积名曰肥气……”[7]提示其与过食肥甘厚味有关;丹波元坚[8]所著《杂病广要》中也有“肝气被压……横行之则两胁痛”之说,认为偏嗜肥甘厚腻也会导致NAFLD发病。由此可知,脂质是由津液、水谷所化生的精微物质,是人体新陈代谢不可或缺的,然而其过剩的部分亦对机体造成损害。近代医家认为NAFLD的病机主要为肝失疏泄、肝血瘀滞等,病理基础与肝脏功能关系密切[9]。前期研究显示,UA能够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6],但是对UA影响脂质沉积机制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建立脂质沉积模型,探究UA改善肝细胞脂质沉积的作用机制。

图4 抑制自噬对UA脂质沉积保护作用的影响Fig.4 Effect of inhibition of autophagy on protective effect of UA on lipid deposition

图5 UA通过激活AMPK磷酸化激活自噬Fig.5 UA activates autophages by activation of AMPK phosphorylation

为探究UA对肝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使用OA和PA对HepG2细胞进行干预,结果表明随着OA和PA的浓度升高,HepG2细胞内TG含量增加,两种脂肪酸均能促进肝细胞内脂质沉积,而与PA比较,相同浓度的OA诱导脂质沉积更为显著,这与先前研究报道一致[10],因此本研究使用OA建立脂质沉积模型进行后续研究。为了验证UA是否对OA诱导的脂质沉积起到保护作用,在OA干预前给予不同剂量的UA预处理HepG2细胞2h,细胞内TG含量测定及Bodipy荧光染色的结果表明,UA能够显著降低OA诱导的脂质沉积,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

现有研究表明,自噬在NAFLD的发展和发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激活自噬可通过消除过度的肝脏脂滴和线粒体受损(分别称为脂噬和有丝分裂),调节肥胖相关的NAFLD患者的脂质代谢[11-12]。本研究中使用自噬激动剂Rap及自噬抑制剂CQ分别对HepG2细胞进行预处理,提示自噬激动剂Rap能有效减轻OA诱导的肝细胞脂质沉积,而自噬抑制剂则会加重脂质沉积的现象,这与目前研究一致[13]。前期研究中已证实,UA能够通过自噬改善脂毒性诱导的肝细胞死亡[14],因此进一步对UA是否能够通过自噬减轻肝细胞脂质沉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使用自噬抑制剂CQ进行预处理后,UA对OA诱导的脂质沉积的改善作用受到抑制,该结果进一步提示UA能够通过激活自噬改善OA诱导的脂质沉积。

本研究进一步对UA激活自噬的机制进行了探究。目前研究表明,参与自噬调节的机制是多因素的[15]。而AMPK已被公认为自噬的正调节者[16],可作为细胞存活或死亡的关键调节因子,参与各种病理应激反应,包括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缺氧和渗透应激等[17]。此外,它具有促分解代谢功能,是细胞脂质代谢的主要调节剂,一旦被激活,AMPK能够降低脂质合成和相关过程中必需酶的活性。因此,本研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UA是否能够激活AMPK,结果显示,UA能够提高AMPK的磷酸化水平。该结果提示UA激活自噬可能与促进AMPK磷酸化有关,表明UA可能通过AMPK调控自噬从而改善OA诱导的肝细胞脂质沉积。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UA可能通过调控AMPK的磷酸化进一步激活自噬,从而抑制OA诱导的肝细胞脂质沉积,该结果提示UA可作为防治NFALD的潜在药物。

猜你喜欢
内脂脂质肝细胞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内脏脂肪素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复方一枝蒿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中成药(2018年9期)2018-10-09 07:18:36
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19:53
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中成药(2017年4期)2017-05-17 06:09:26
内脂素与肥胖、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武警医学(2016年6期)2016-03-13 06:36:45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的应用探析
哈尔滨医药(2015年4期)2015-12-01 03:57:54
川陈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中成药(2014年9期)2014-02-28 22:28:50
SIAh2与Sprouty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