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诺 周锦帅 陈尚才
2019年4月9日清晨,从雅鲁藏布江峡谷涌起的云海将墨脱县笼罩,宛若仙境(李鑫/ 摄)
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麓,一座座高耸入云的雪山合抱着西藏墨脱。这里山高崖深,地质复杂,千百年间几乎与世隔绝。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墨脱“莲花秘境”的雅号和“高原孤岛”的别称。
漫长的岁月里,墨脱的路只有踩出来的羊肠小道、简易的溜索以及木桥藤桥。当地所需生活物资和建筑材料,只能靠人背马驮,翻越嘎隆拉、多雄拉两座雪山运进来。很多东西因而贵得吓人,水泥论斤卖,盐巴还带着马汗味。
据《西藏公路交通史》记载,最早在1961年,有关方面就曾对墨脱公路开始前期勘测。“他们步勘至易工伯山顶,凭望远镜俯视到墨脱县城,因下山无路,即折返。”1965年,筑路大军试图打通帕龙老虎嘴,沿帕隆藏布江、雅鲁藏布江修筑通往墨脱的公路,最后因“修了8公里、花了80万元,死了8个人”而停工。
2013年10月31日,从西藏波密县扎木镇到墨脱县城的扎墨公路正式通车。这条全长117公里的公路,标志着我国再无不通公路的县,世居于此的各族人民迎来亘古未有的命运改变。
45岁的门巴族汉子旦增江措,自幼家境贫寒,12岁开始做“背夫”,和大人们翻越多雄拉雪山,到附近的米林县派镇换取必需生活物资。随着当地交通的改善,脑子灵活且愿意吃苦的旦增江措买车拉货、搞客运、运建材,后来开了个砂厂,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旦增江措2017年被村民们选为村委会主任。他说:“墨脱这几年发展大提速,我希望帮助乡亲们抓住机会一起致富。”
如今,曾经闭塞的墨脱已经脱胎换骨:全县整体脱贫,机动车迅速普及,旅游业蒸蒸日上,有机茶走俏市场……
2018年,墨脱平均约10个人就有一辆机动车,近23万人次的游客为墨脱创造超过1.6亿元旅游收入,近9000亩有机茶园为近三分之一总人口的群众直接提供了收入。
2010年12月15日上午,武警交通部队某部官兵连续奋战在西藏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一线
车辆穿越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张晓华/ 摄)
運送碘盐的车队行驶在前往墨脱的道路上(杨秉发/ 摄)
游客在扎墨公路旁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