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俊峰
(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双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基”,其中增加了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并将基本活动经验视为更加上位的课程目标.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例如,每个章节都设计了章前图、数学活动、课题学习、做一做、数学实验室等,其中章节开头的数学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做”感受数学;章节中间的数学活动,是引导学生通过“做”探索知识和结论;章节最后的数学活动,是引导学生通过“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这些活动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操作感受和理解数学,或者自主探索可能发生的规律和结论,运用相关的结论解决某些问题,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丰富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
为了探索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指导理论,结合笔者开设的一节数学活动课,谈谈对数学活动课设计的一些粗浅看法.本节课是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第二章“轴对称图形”之后的一节数学活动课“折纸与证明”.
教材上给出的活动设计如下.
折纸,常常能为证明一个命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例如,在△ABC中,AB>AC(如图1),怎样证明∠C>∠B呢?
图1
图2
图3
把AC沿∠A的平分线翻折,因为AB>AC,所以点C落在AB上的点C′处(如图2);然后把纸展平,连接CC′,CC′在∠ACB的内部(如图3).
于是,∠AC′B>∠ACC′,∠ACC′=∠AC′C,∠AC′C>∠B.
选用下面提供的活动材料,折纸并证明.
1.用一张正方形纸片折等边三角形.
(1)如图4,把正方形纸片ABCD对折后再展开,折痕为EF;
图4
图5
(2)如图5,将点A翻折到EF上的点A′处,且使折痕过点B;
(3)如图6,沿A′C折叠,得△A′BC(如图7).
图6
图7
你能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吗?
2.用纸条折一个正五边形.
(1)把纸条打好一个结(如图8),再拉紧压平(如图9);
图8
图9
(2)沿图10中的虚线剪开,就得五边形ABCDE(如图11).
图10
图11
各边相等、各角相等的五边形是正五边形,你能证明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吗?
在阅读过教材上的活动设计后,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教材中此数学活动的重点是进行折纸后的证明,而不是折纸本身的过程,笔者认为学生折纸探究的过程更具有活动的价值和探索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考虑将活动的重点放在折纸的过程中,学生知道了“折”的过程,那么“证”的过程就非常自然了.
第二,折纸问题的本质是轴对称图形,这也是将数学活动放在“轴对称图形”这一章节之后的原因.教师应该注重建立折纸问题与轴对称图形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主动感知,从中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第三,学生在折出正五边形后,要自主探究出正五边形的证明过程,这对学生推理证明的要求较高.此证明需要添加多条辅助线,不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结合以上三点思考,笔者对本节活动课进行了二次设计并实施教学,试图帮助学生在折纸中提升能力,在活动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活动1:展示折纸作品.
师:小时候我们玩过折纸,同学们,请用你们手中的纸来折一折,你能折出什么来呢?
学生动手折叠.
师:你们折出了什么?
学生折出飞机、轮船、青蛙、衣服等.
师:同学们的手都非常巧,折出了很多有趣的作品,大部分同学折出的都是我们刚刚学过的一种图形,是什么?
生:轴对称图形.
师:非常好!现在把你们自己的作品展开、还原,大家看看由折痕组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生:仍然是轴对称图形.
师:看来,折纸与数学有着很深的联系,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折纸中的数学.
教师书写课题.
【评析】折纸活动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创造力和手脑并用的过程.童年时,学生用他们稚气的双手把一张普通的纸折成飞机、轮船、动物等,现在再来折纸,学生会非常感兴趣.通过展开折纸作品,学生观察折痕所形成的图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折纸操作与数学内容的联系,并将数学寓于折纸之中,从折痕中能发现并揭示出几何的对象和性质等,如全等、轴对称等,初步感受折纸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也深刻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适时的引入了课题.
活动2:折正方形.
用长方形纸片折出正方形,说出折叠过程,并证明折出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学生动手操作,很快都能折出如图12所示的正方形ABCD.
图12
师:四条边相等、四个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你们折出来的是正方形吗?
学生纷纷拿出直尺和量角器测量.
师:眼睛看到的都是真的吗?因此,我们要进行推理与证明.
学生开始思考并证明.
【评析】绝大多数的折纸作品都是先从折正方形开始的,折正方形也是最简单的折纸,活动2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学生很快就能用长方形纸片折叠出正方形,通过看一看、量一量,学生也能猜想到这是一个正方形.但让学生来进行说理时,他们首先感到有一定的困难,经过思考后,又能很快给出证明.在这个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感受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相铺相成.在几何证明中,让学生感知折叠问题的本质是轴对称问题,通过轴对称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3:折等边三角形.
用活动2中得到的正方形纸片,你能折出等边三角形吗?小组合作探究,说出折叠过程,并证明折出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学生独自折叠,但不少学生遇到了困难.教师适时引导.
师:大家想想如果以图12中正方形的边作为等边三角形的边,猜想一下第三个顶点位置在哪里呢?
生1:在AB的上方,在中间.
师:谁能够说得更准确,并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
生2: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师:我们要折出等边三角形,需要知道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哪些呢?
生3: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师:依据判定定理,很显然我们应该从边和角上面去考虑,去折叠,大家小组讨论折叠方法.
很快各小组就有了下面的折叠方法.
方法1:如图13所示.
(1)将正方形ABCD对折,得到折痕MN.
(2)将边AB向上翻折,使得点B落在折痕MN上,再折叠得到折痕AE.
(3)过B,E两点折叠,得到折痕BE.
△ABE即为所求的等边三角形.
图13
图14
方法2:如图14所示.
(1)将正方形ABCD对折,得到折痕MN.
(2)将边AD向中间翻折,使得点D落在折痕MN上,再折叠得到折痕AE.
(3)过B,E两点折叠,得到折痕BE.
△ABE即为所求的等边三角形.
对于方法2,学生的证明过程如下.
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AB=AD.
因为边AD向中间翻折得到AE,
所以AD=AE.
因为将正方形ABCD对折,得到折痕MN,
所以MN垂直平分AB.
所以AE=BE.
所以AB=AE=BE.
所以△ABE是等边三角形.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在折叠之前要先思考再操作,不要盲目的去做.折叠过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我们还可以折出正五边形,大家课后进一步去思考折叠的方法,并进行验证.
【评析】在正方形的基础上来折叠等边三角形,其难度有一定增加.学生在折叠、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出等边三角形顶点的位置,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再让学生进行操作,这样折叠更有针对性.学生折叠思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分析证明的过程,有了折的经验,证的过程就显得非常自然了.在证明过程中让学生再次感受折叠问题的本质是轴对称,并通过轴对称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一个思考、分析、纠错、操作、验证的过程,对于学生活动经验的获得是非常有价值的,既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又体现了方法的多样性.
图15
活动4:折纸方法的应用.
如图15,在△ABC中,AB>AC,你能证明∠C>∠B吗?(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
生4:从图中很明显可以看出∠C>∠B.
生5:将图形折叠,使得点B与点C重合,则∠B落在∠C内部,所以∠C>∠B.
师:这是操作所得的结果,大家认为严谨吗?
生6:我认为不够严谨,需要进行推理论证.可以过点A折叠,使得点C落在AB上.
师:点C一定落在AB上吗?
生6:一定,因为AB>AC,然后利用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来证明.
师:通过刚才探求证明方法的过程,可以感受到:折纸,常常能为证明一个命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思考:在△ABC中,∠C>∠B,你能证明AB>AC吗?(大角对大边,小角对小边.)
【评析】折纸活动不仅是有趣的,而且是有用的,它会给证明提供一种思路.因此在遇到一些几何证明题目时,可以通过折一折、做一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来寻找证明的方法,将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生活中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这是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一种体现,也是活动经验的直接应用,体现了活动经验的可发展性.同时,在解决此思考题的过程中,学生第一次折叠错误,再进行思考与分析,得到了第二种折叠方法,自我的纠错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学生的活动经验也进一步得到了丰富.
数学活动课首先要选准数学活动设计的起点.数学活动设计的起点太低,学生会觉得没有探究的必要,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反之,设计起点太高,学生无法在已有的知识方法与所要探究的对象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从而失去探究的欲望.本节课教学起点建立在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一章之后,通过折纸活动引入课题,通过折正方形,到折等边三角形,再到利用折叠方法来寻找解题思路,学生拾级而上,自然而然解决问题.
数学活动的设计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史宁中先生曾说过,我们必须清楚,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亲身经历.智慧并不完全依赖知识的多少,而依赖知识的运用、依赖经验,教师只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磨炼.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也说过,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此,数学活动经验积累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究、去操作、去思考、去积累、去反思,这样的过程是不能缺少的.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学生在折叠等边三角形时主动去尝试,失败后修改,再尝试,最后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探究,也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这样的活动经验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活动的设计要有探究的价值.数学实验不应停留在化抽象为直观、变静止为运动、变孤立为综合的层面上,而应注重揭示这些过程背后隐藏的数学本质及内在联系,要与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挂钩,避免纯粹“漫画式”的、缺乏数学思考的简单操作活动.数学活动经验与数学活动是密不可分的,数学活动既是产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也是数学活动经验的载体,数学活动的方式决定着数学活动经验的内容与性质.数学活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直观操作活动,它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对数学活动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要有探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