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红
(延边大学临床学院手术室,吉林 延吉 133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非正常凝结,导致静脉回流障碍[1],是骨科大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造成下肢水肿、继发下肢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瘀滞性溃疡等。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腰椎融合术等骨科大手术后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制动,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血流滞缓;如果患者因骨折碎片、局部挫伤或感染等造成下肢静脉壁损伤,或者患者创伤、休克、手术、长期使用激素等原因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则极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探讨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腰椎融合术等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采取健康教育、密切关注双下肢体变化、重视高危人群、鼓励患者积极地进行功能锻炼、机械性护理、抗凝药物使用等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骨科手术患者早日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1 基础护理干预
1.1 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讲解深静脉血栓的成因、常见的临床症状和后果;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优质蛋白、高纤维、高钙、低脂的合理饮食,多进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戒酒;保持休息环境的温度、湿度适宜,安静、整洁。
1.2 观察肢体变化:密切关注患者下肢的变化,观察双下肢皮肤颜色、温度、触觉、痛觉的变化,观察浅静脉充盈、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观察下肢是否有水肿,做好双侧下肢的对比,如有异常,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处理。
1.3 关注特殊人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非单一原因所致,单纯长时间卧床,血流滞缓,并不足以致病,应重点关注静脉壁损伤的患者和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静脉壁损伤的患者常见于骨折碎片致静脉损伤,以及静脉炎致静脉壁损伤。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常见于先天性血栓抑制剂缺乏、血纤维蛋白原异常、纤维蛋白溶解异常,以及后天性的创伤、休克、脾切除等手术、高龄、孕妇、产后、肿瘤、长期使用激素等的患者[2]。对于这些患者均应密切关注,常规监测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血脂、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等相关生化指标。
2 术后护理干预
2.1 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抬高下肢,减轻血流滞缓,缓解下肢水肿,避免膝下垫枕,影响血液回流;根据不同手术适当活动下肢,做抬高下肢的运动、足踝的主动运动,保持肌张力,活动强度可逐渐加大。暂不能自主活动下肢的患者,注意双下肢的保暖,可进行热敷,也可按摩下肢股四头肌、比目鱼肌、腓肠肌等各肌群,促进血液循环。
2.2 机械性护理干预:深静脉血液回流不顺畅的患者,可采用等级弹力袜,选择适合患者的弹力袜,对患者双下肢循序递减施压,提高血流速度,减轻血流滞缓;也可采用间歇充气装置或足底静脉泵等实施静脉血液回流干预。在进行机械性护理干预时,应注意观察患者双下肢皮肤温度和感觉,避免造成损伤。同时,如果患者下肢出现严重水肿、出现大面积皮损等类似情况,或者患者出现了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肺栓塞,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征、血栓性静脉炎等禁止使用机械性护理干预措施[3]。
2.3 避免下肢深静脉穿刺:临床需要进行深静脉穿刺时,应选择上肢进行深静脉穿刺,尽量避免下肢深静脉穿刺,同时要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如有中心静脉置管,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2.4 抗凝药物护理干预:术后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使用抗凝药物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是否有出血点,如穿刺点出血、其他皮下出血,观察是否存在牙龈出血、鼻衄、血尿、便潜血等症状[4],并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生化指标。
综上所述,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腰椎融合术等骨科大手术,手术时间较长,O’Meara等指出,静脉血栓50%开始于术中[5],术者规范操作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起到关键作用。而术后患者活动能力下降,再加之静脉血管壁损伤、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比较常见,但只要经过科学的治疗和合理的护理干预,患者和家属互相配合,完全可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