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雄斌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中医医院急诊科,广西 钦州 535499)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1]。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的内科急症。心脏性猝死的主要病因变化迅速,起病急骤,它常伴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如果在发病的早期能够及时有效地治疗,这样就能减降低梗死范围还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性多于女性,40岁以上占大多数。我科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9例,经过积极抢救和精准的院前急救,没有一例死亡。
选取2018年1月~10月我院急诊科院前急救心肌梗死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17例,年龄35~89岁,平均年龄65岁。心肌梗死部位:急性前壁患者35例,急性后壁患者22例,心率失常5例,持续而剧烈的胸痛为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护理和健康指导这两方面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治愈率得到提高。
(1)我院急诊科预检分诊台护士承担全院的出诊任务,包括接听出诊电话,并且要求准确记录出诊地址、病情、联系电话。并通知出诊小组5分钟之内携带急救物品快速出诊,在出诊的同时立即联系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根据其主诉:做好相应的准备,嘱患者就地休息,保持冷静,如随身携带药品,可以在舌下含服5 mg硝酸甘油或10颗速效救心丸,要避免剧烈的运动,因为各种轻微活动都会增加心肌的工作负荷能量,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加重心肌缺血,从而可能造成严重的心律失常、严重甚至猝死。我们将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
(2)到达现场后的急救和护理,到达现场后将患者平躺,测量生命体征,快速行心电监护,立即给医生进行判读,观察有无病理性Q波和ST-T的改变。遵医嘱予以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并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防止低血压及并发症的发生。
(2)快速安全转运紧急的现场处理完成后,告知患者及家属疾病的严重性以及运送患者回院进行下一步治疗的必要性,以及在转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意外和风险,签署患者转运同意书后,协助患者做好护送转运工作。转运过程中,搬运患者做到,安全,平稳。疼痛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最重要症状感受,护理人员要通过观察与询问,及时了解患者疼痛的时间、程度、性质等,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能扩张冠状动脉及其周围血管的药物,或者使用吗啡、杜冷丁等药物为患者缓解疼痛。吗啡以5~10 mg肌肉注射,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1~2 h重复一次;杜冷丁以50~100 mg肌肉或皮下注射[2]。在给药的同吋以及给药之后一段时间,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呼吸道应保持通畅,经鼻导管或面罩高流量吸氧可增加肺泡压,减少肺泡毛细血管渗出,改善通气血流,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使用利尿剂呋塞米20~40 mg静推,使用血管扩张剂可以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静脉滴注,注意血压变化,如果降压可与多巴胺联用增强心肌收缩力。
如果发生心率失常,胺碘酮是首选的药物。如果发生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复苏后用冰袋包埋头颈部(低温疗法有以下作用,有利于减轻颅内压,脑代谢降低、耗氧量下降,有利于脑细胞功能的恢复)进行亚低温治疗(亚低温治疗可以挽救很多缺血性脑病和心源性猝死的生命)[3],同时,应联系有关科室做好班次、病情、用药的准备,并且一定要完善好出诊的相关记录。
院前急救护理作为整个急救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和窗口。其服务质量如何,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反映了医疗系统的综合服务水平,同时也给急救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救护士不仅要具备娴熟的操作技术和过硬的基本功,还要有丰富的理论 实践知识,熟悉社会心理学、论理学、人文学等与之有关的边缘知识等,AMI的院前急救争分夺秒,有效的院前干预和安全转运能够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专科培训,包括专业的护理技术以及全方位的护理实践操作,为全县人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