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中职分层教学实践

2019-01-02 01:38陆一琳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33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分层教学课程

陆一琳

摘要:基于产教融合的背景,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课程中开展分层教学实践探究,主要是围绕分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实施、分层学习评价展开,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产教融合;“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课程;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11C-0050-03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要求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落实到课堂层面,就是要求课堂教学目标与职业岗位能力相匹配,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相融合,教学评价与行业标准相结合。

随着江苏中职招生普职比例的调整,中职学生的生源会变得比较复杂,导致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增大。就中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来看,有的学生在小学和初中就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相关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而有的学生则很少用计算机。面对这种差异,我们的中职信息技术教育却基本上都推行“零起点”教育,未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此,在中职计算机大类专业开展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很有必要,探索出符合中职校学生差异特点并基于产教融合的分层教学模式,成为课改的重要任务。

一、相关概念

(一)产教融合

对产教融合概念的界定,主要依据教育部2015年8月印发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该文件对产教融合的理解从理念、机制、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产教融合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活力,要求在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贯彻产教融合理念。[1]本文关于产教融合的实践以此为指导,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融入典型工作任务和实际职业活动,以工作过程、职业活动任务为载体,开发“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课程,课堂内外实施分层教学任务;二是教学评价结合行业标准、企业资源和网络媒体,校企合作开展教学活动与评价;三是课、内外分层教学采用职教云学习平台,校企合作开发分层教学资源。

(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各自水平相近的几组并区别对待,学生在教师适恰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本文中的分层教学主要在“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理念指导下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时将同年级同专业的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启航组、提高组、工作组,每个层次对应完成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基本任务、进阶任务、拓展任务。

(三)“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课程

依据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该专业开设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制作、动画制作,網页制作等课程,但是各课程之间都相对独立,导致学生学过之后融会贯通、活学活用的综合能力欠缺。目前,网络新媒体活跃在各行各业,应用广泛,故将平面设计与动画制作课程整合艺术设计相关理论,开发以工作过程、职业活动任务为载体的“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课程,将产教融合、课程整合理念落实到具体课程开发中,是地方课程校本化的二次开发。

二、分层教学目标

在遵照执行学校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落实相关课程标准中制定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把学生培养成“善应变、会学习、能综合”的技术技能人才。能意识到学生的差异性,依据差异教学论,在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分层教学实践。在达成基础教学目标(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基本任务的实施流程和方法)之后,进一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围绕客户的具体需求进行创意设计,并根据行业规范、市场发展趋势等进行制作,最后进行实际的投标与使用,为校内学习与校外就业搭建一条通道。学生的基础有差异,起步不同,但利用信息化手段,打破学习时空,最终的学习目标可以无限接近。

三、课堂教学实施

(一)学生分层

采用动态隐性分层方式,分层隐性化和模糊化,科学地把分层教学和保护学生人格相结合,有利于开展鼓励式教学。[2]学生根据任务难度和自身能力评估,根据课前任务完成情况确定学习层次,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启航组”学生完成基本任务,“提高组”学生完成进阶任务,“工作组”学生完成拓展任务。学生在每个项目中的分层是自我评估过后的自主选择。因此,根据阶段能力的提升,项目难度差异,个人的兴趣特长,每次的分层都是动态的,教师鼓励学生完成既定任务后挑战高层次的学习。

(二)组间合作交流

采用微信公众平台、职教云学习平台进行辅助学习,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与主题学习相关的通知、资源,学生可随时随地登录浏览职教云学习平台,开展自主学习,微信的面对面建组可以临时搭建学习组,进行组内交流,班级群作为固定群组可以用于师生间交流分享。

(三)分层教学实施

学生课前了解主题分层任务和所需知识技能,进入职教云学习平台自主学习,然后自我完成评估测试与基本任务,确定学习层次,进入相应学习组。基本任务是学生课前借助微课等学习资源自主学习为主,完成模仿作品,教师个别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阶任务在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可以结合特定应用场合,加入设计元素,以教师点拨、平台自主学习为主,学生组内交流、互帮互助完成作品;拓展任务以企业承接实际项目为主,教师、企业导师个性化指导,学生团队合作完成。对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甄选,进而发布在商业平台,发挥其商业价值,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进阶任务与拓展任务主要在课堂完成,课后完善。

分层教学实施流程如图1。

四、分层学习评价

基本任务的完成情况以教师评价为主;进阶任务的评价以自评、互评与推优展示投票相结合;拓展任务则以展示投票、校企共评相结合。展示平台包括校园网的专业宣传栏目、微信公众平台的展示栏目、教学楼专业展览角的实物展示台、企业的商业发布宣传平台、新媒体等。

學习评价积极推进“三化展示”:学生作品的展示化、实物化、产品化。选择学生优秀作品进行电子化展示,具有实用价值的作品实物化,对于具有商业价值的作品产品化。这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和激励,激发分层学习的动力,也对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关注课堂教学以外,要更多地结合市场,结合行业发展,与时俱进地给课堂注入活力,与行业企业接轨,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目标更加明确,知道自己学了这门课到底能做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有什么实际价值,让学生在职校学习时就关注职业发展,毕业时更具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善学.产教融合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

[2]袁海轮.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隐性分层的教学研究——“隐性分组、异质建组—分层备课—分层施教—分层练习—分层评价”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6(5).

责任编辑:章跃一

The Practice of Layered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 Case Study

LU Yilin

(Jiangsu Huisha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Huishan 2141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layered 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Network Media Design and Production" course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major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mainly focusing on the layered teaching objectives, classroom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and layered learning evaluation. It promotes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Network Media Design and Production" course; layered teaching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分层教学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