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荣
摘要:事业单位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用十分巨大,同时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性经营,具有公益性,其多数资金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因此部分事业单位没有进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其财务资源中价值占比较高,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种类和数量较多,对其进行管理比较复杂。随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种类与数量的大量增多,不计提折旧的问题愈发明显,新政府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应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同时引入加速折旧制度促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更加科学,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本文首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进行了概述,之后分析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现存的问题,最后提出事业单位落实加速折旧制度的策略,以期促进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关键词: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加速折旧 问题 策略
一、引言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由于损耗而其价值进行转移,并按一定折旧率对其损耗进行提取。计
提折旧的方法通常分为加速折旧法和直线法,加速折旧通常采用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加速折旧通过缩短折旧年限、提高折旧率的方式,对固定资产折旧速度进行调整,进而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此外,加速折旧法根据会计的配比性原则以及固定资产的无形耗损,合理分配固定资产使用费用,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收回速度。另一方面,新政府会计制度也规定事业单位应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从而可以更加真实地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反映,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
二、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的概述
引入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可以有效改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损失情况,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公共服务质量,激发事业单位科技创新潜力,满足事业单位收入费用配比原则,同时也更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求。固定资产在连续多个会计时间段内有使用价值且形态不变,但其价值却会因为磨损产生损耗进而发生价值转移,对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进行科学计量便是固定资产折旧,如果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则无法对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进行准确记量、核算,从而导致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此外,事业单位计提折旧可以对固定资产价值和补偿价值进行准确计量,引入固定资产折旧理念后,事业单位会在其财务报表中体现资产原值、使用年限以及折旧额度,从而可以对固定资产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真实反映,促使报表使用者可以对事业单位的资产价值进行全面掌握。同时,事业单位引入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理念后会对固定资产的更新、报废等时间形成严格控制,便于单位领导进行决策,确保单位预算编制工作更具科学性,提高了预算的准确度,避免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流失,提高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监督力度。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其主要职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原有的财务政策下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无法做到与会计工作实际需求相符。此外,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仅具有公共服务的公益性,同时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具有盈利性,事业单位引用加速折旧可以减少固定资产投资风险,提高事业单位投资回收速度。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现存的问题
(一)没有考虑事业单位的技术进步需要
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应当对固定资产实现服务的潜力进行充分考量,同时还应对相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进行科学分析,从而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但部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新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操作进行了简化,采用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需考虑残值、固定资产减值以及弃置费用等因素,为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实务操作提供了便利。但对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进行计提折旧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固定资产折旧需求,也无法满足当前社会产品更新频繁的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需求。
(二)没有对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资产进行充分考量
原有的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在经营或者事业活动中的会计核算是分开进行的,事业活动以“事业支出”的方式来对预算管理体制下的固定资产核算进行反映,而以年份使用时间来对经营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但很难区分事业以及经营活动共同使用的固定资产,如果没有对事业单位的事业与经营固定资产进行科学区分,便会出现重复列支的现象。此外,如果按收入费用配比原则,事业单位经营性固定资产折旧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方法。但事业单位现行的会计制度对于事业以及经营用固定资产采用的计提折旧方法是相同的,没有充分考虑到事业用固定资产具有公益性质,是为了满足公共服务产品需求。
(三)缺乏特殊行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
当前,部分特殊行业事业单位没有根据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进行调整,然而在其他特殊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中,多数事业单位没有关于计提折旧的内容。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如果不及时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进行完善,不仅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管理,同时还会导致事业单位自身资产使用难以明确,无法优化完善自身财务管理。此外,事业单位基本属于预算管理单位,事业单位的预算科目需与会计科目相符,这样就无法对权责发生制以及收付实现制统一过程中的支出问题进行明确。
四、事业单位落实加速折旧制度的策略
(一)明确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首先,事业单位应明确核算基础。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对资产、费用等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并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事业单位应明确固定资产范围,并根据固定资产规模大小的不同,明确固定资产单位价值标准,从而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管理。此外,事业单位还应明确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通常采用直线法和工作量法,直线折旧法使用范围较广,核算方法比较简便,折旧成本比较稳定,有利于事业单位管理者以及会计工作人员对财务报表进行对比,但是采用直线法不利于事业单位对净资产进行准确反映。
(二)明确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折旧率
事业单位应重视实施固定资产的清查计价环节,近年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数量和种类逐年增多,同时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技术性以及专业性都较高。因此,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计价可以让专业人员完成,对固定资产现值以及使用年限等进行严格确認,并对计价结果进行登记台账,确保数据保存完整。此外,事业单位还应根据固定资产的不同类别,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如果固定资产必须使用加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应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具体方法和折旧率进行明确,并对技术更新较快以及大型施工机械设备以开展加速折旧的工作。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价值核查是其固定资产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由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资产种类较多、数量较大,给其固定资产核查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因此,事业单位应组织专业人员核查固定资产价值,并对固定资产核查工作进行监督,避免出现固定资产提前报废以及虚报固定资产实际价值的现象。此外,事业单位在引入加速折旧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要建立详细的加速折旧台账,并对其在会计与税法上的差异进行科学分析。同时,对于采用加速折旧方法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零时,实物资产仍存在,因此事业单位应构建固定资产备查账,从而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管理,避免出现实物丢失、账实不符等现象。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损耗,如果不对其进行计提折旧就无法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折损价值,不能确保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真实、准确。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也应适应社会发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引入加速折旧制度可以加强财务管理,更充分地发挥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高允斌,吴明泉.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解读与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5(04).
[2]沈妍昱.事业单位计提折旧的必要性探索 [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09):29-30.
[3]龙倩.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初探[J].国际商务财会,2013 (05):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