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湖滨
(浙江海洋大学 团委,浙江 舟山 3160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89关心青年,依靠青年,是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和历史成就的经验法宝。培养青年人,就是塑造国家的未来。培养好青年的关键在于培养一批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既是高校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根本遵循,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特别要求。
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和前沿阵地,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主阵地。抓住青年就是抓住未来。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取决于对工人阶级后代的培养,他说“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2]用马克思主义教育青年,持续培养一批又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要求、发展的必然。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发展的理论,是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扩展而发展。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牢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了诸多实际问题,战胜了诸多艰难险阻,取得了诸多辉煌成就。并且,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创新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系列阶段的全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逐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伟大的历史起点,党中央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53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深入至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群众所了解和掌握。作为人民群众中最富活力、最具创造力的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面向青年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显然是一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举措,是一项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未来的重要举措。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历史经验表明,思想认同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是党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团结和凝聚青年群体,首先也必须要在思想上取得认同。只有思想上的认同,才有行动上的统一,才能牢固基石、向心合力,才能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明确提出:“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来担负。”[3]青年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如何让青年“真正成为党执政的坚实依靠力量、强大支持力量,深厚社会基础”[4]72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稳固,是需要时刻保持高度重视的现实要求。思想上的认同,其核心是理想目标、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与党中央的要求相吻合、同步调。在实践上,要求高校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4]18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促进大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建立科学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是全体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向的思想基础。因此,马克思主义是教育青年的最佳食粮,团结凝聚青年的最好纽带,也是巩固党的青年基础的基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迈入新时代,意味着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稳步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实现“中国梦”。“今天高校学生的人生黄金时期,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完全吻合”,[4]18这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际遇,也是历史责任。据教育部《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5.7%,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日趋渐进,高校中的大学生青年群体愈加庞大,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将更具影响力。高校是意识形态领域斗阵的主战场,大学生是敌对势力争夺的主要对象。无论从当前的形势还是未来的布局来看,都迫切地需要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指导地位,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学活动中的渗透,着重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性认同;迫切需要持续培养一批又一批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并能运用于实践的大学生群体,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力量源源不断、持续稳固。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主要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构成,是马克思对所处的时代和世界的深入考察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科学指引,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把青年的大学学习阶段比作“小麦的灌浆期”“这个时候阳光水分跟不上,就会耽误一季的庄家”。[4]38这里的阳光水分主要是指思想品德和科学知识。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就是为大学生补充不可或缺的“阳光水分”:用马克思个人的伟大人格和一生的朴质生活、奋斗经历、光辉功绩影响和教育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榜样,建立高尚的品格;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必不可少的科学知识,构建和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进而坚定理想信念,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认识世界、主动改造世界。
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经历了长期实践,从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早期中国革命先辈对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和培养开始,历代中国共产党人都高度重视针对青年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这些培养和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以不同的形式,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领域广泛地开展。在高等教育领域,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作为一项具体化、专门化的工程来抓始于2007年5月,团中央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已经成为我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渠道。当前,迫切需要高校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进行分析、总结、反思和创新。
本研究在全国随机抽取了30所本科高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学校团委书记、学院团委书记、班级团支部书记、学生等),并访谈了20所高校团委书记。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50份,收回问卷145份,有效问卷145份。通过对调查结果和访谈结果的分析,发现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1.认识简单化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由团中央发起,各高校共青团自然成为此项工作的主要承担者(99%);高校领导、教师、学生认为普遍认为(76%、88%、95%)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仅仅是共青团的一项工作,是培养学生干部的一种途径。各高校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认识深度和高度都不到位,不可避免地导致把这项工作与教学工作割裂开来,甚至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是对立的;在资源配置上明显不足,比如缺少专项经费,仅31%的高校安排有专项经费;实际效果不达预期,参加过培训的学生中,有15%同学认为非常有意义、37%同学认为有意义、45%同学认为一般、3%同学认为毫无意义。
2.过程随意化
各高校共青团重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认为是其核心工作之一(99%),绝大部分能够将此作为主责主业来抓,作为年度的重点工作之一(100%)。但受精力限制(68%)和资源限制(89%),难以精细化设计、高质量地开展此项工作;整个过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形式化(63%);没有形成系统的培养体系(67%),没有专门的完整的培养方案(71%);在开课时间上绝大部分安排在课余时间(99%),难以完整地按照计划开课(66%)。形式化、走过场化的培养过程,不仅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教学目标不达预期,而且会对专项工作本身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形成不良循环。
3.课程单一化
一项优秀的人才培养工程,在课程设计上必定是立体式、多层次、全方位、体系化的,需要多方资源协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开展。当前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普遍采用主题讲座的形式授课(100%),部分高校与思政理论课(38%)、选修课(7%)、社会实践(23%)相结合;每学年课程学时数绝大部分(97%)不超过40学时(按照一个主题讲座2学时计),讲座主题数大部分不超过20个(88%);“因人设课”现象比较突出,随意性比较强,75%高校认为会根据授课教师情况来安排课程,而不是根据课程需要来安排教师;课程之间的逻辑性不够强,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课程体系(81%)。
4.对象特殊化
由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历史渊源,以及各高校的资源限制,这一项目的主要培训对象为学生干部(97%),少量为对马克思主义感兴趣的或表现突出的普通学生(3%);大部分高校把此项目和学生干部培训等同或同步运行(89%);绝大部分高校(95%)认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有必要扩大覆盖面,应该让更多普通学生参与进来。
5.考核形式化
科学的考核机制是培养效果的重要保障,包括对授课教师、授课情况的评价和学生培训过程、结果的评价。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中,高校普遍没有针对授课教师和授课情况进行评价(98%),对学生培训过程(主要是出勤)设置考核的占99%,对学生培训结果进行考核的占84%;针对培训结果考核,采用“写一篇学习心得”的占47%,以出勤情况作为考核依据的占33%;大部分高校(92%)认为制定一套科学的考核体系是有必要的,但同时认为自身考核工作不到位的占81%。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与此同时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1.新要求
一是在认识上,要从政治安全的高度来把握。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对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安全形势进行了分析,对需要着力防范化解的重大风险予以明确阐述,其中把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政治安全的高度和重要位置提出,战略性全局性地审视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迫切需要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二是在具体实施中,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专门针对高校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方法指导,即“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同样也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基本遵循。因事而化,要求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从物质的角度、历史的事实,结合学生可感触的身边小事和宏观的世情国情来教育和引导学生。因时而进,要求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念、目标、原则、内容和方法都要关注时代潮流、紧扣时代主题、顺应时代要求,把握好时宜、抓好时机,牢牢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容易接受的方式以及关心关注的热点等。因势而新,要求高校积极关注世界新变局、社会新变革,主动适应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带来的教学方式的变化,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作的创新发展。
2.新挑战
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面临着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复杂而尖锐,一方面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和普及,各种思潮雨后春笋般地迸发而出,并迅速组合汇聚,快速传播,影响、改变着人们思想观念;另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处心积虑、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途径渗透着西方社会的思潮和文化,“润物细无声”般地侵蚀社会主义主流思潮。意识形态领导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正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二是培养的人才面临敌对势力争夺的挑战。敌对势力无时无刻不在以各种伪装的形式和变化了的手段,向高校渗透争夺着大学生,抢夺未来,高校正面临着培养的人才流失的严峻挑战。三是传统教育方式面临新媒体的挑战。新媒体已然超越了媒体形式的范畴,它正以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深刻地改变着大学生们的思维观念、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高校传统的教育方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高校培养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必须深刻理解高等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同样,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要牢牢把握新方位新格局新要求,坚持立足实际,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积极创新培养方式,通过“建立一个标准”“做到二个认识到位”“抓住三个特征”“坚持四个原则”“做好五个结合”等系统化的举措来提升质量。
人才培养要有培养的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就难以有清晰的培养路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同样应该建立一个培养目标,即达到怎样的标准才算是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我们从实施这项工程的目的来推导,可以得出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团中央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中青发〔〔2007〕27号)中明确了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目的——“为了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当代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基础,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当是在此基础上,具有更加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的青年大学生。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核心标准可以概括为:一是基本研读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较为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5];二是较为深入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深刻地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是树立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养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能够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四是道德高尚、学识丰富、素质全面、身心健康,在青年学生中具有模范带头作用。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可结合本校人才培养规格进一步明确,并尽可能量化,以此作为培养对象的评判标准。
认识上的到位是执行到位的前置条件。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要在两方面认识到位:一是要充分认识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大意义。全校上下要统一思想,各级领导要真正在心里认同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师生自觉地建立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动性,全校形成浓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氛围;要把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来看待,纳入全校人才培养总体方案之中;要从全局角度来规划、布置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构建校、院、系多层次联动的培养格局;要在资源配置上给予充分保障,加大对培养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要多开展紧扣马克思主义主题的,思想丰富、教育性强的文化活动。二是要充分认识到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高校要对照当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存在的共性问题,认真总结反思自身的个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刻认识新要求新挑战,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要从政治安全的高度,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意识、明确政治责任、加强政治举措,把党中央的要求贯彻始终;要把“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理念,根植于内心,外化于行动,多举措、有针对性、创新性的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抓住事物的特征,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一种表现。当前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之所以出现形式化、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较大部分原因是没有抓住这项工作的特征,脱离了实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应当牢牢把握三个特征:一是马克思主义特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毫无疑问“姓马”,马克思主义是这项工作的灵魂、核心,应贯穿于培养对象选拔、课程设计、活动开展、结业考核等各环节;要有别于学生干部培训、学生技能培训、党团员发展培训等项目,可以结合,但不能等同;要重点培养学生学会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而不是简单地理论学习、记忆,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6]二是时代特征。抓住时代特征,紧扣时代主题,就是要牢牢抓住当下的和将来的社会之要求、需求,就是用发展的眼光来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要做到培养目标与时俱进,课程内容契合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尤其重要的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学生。三是青年大学生的特征。当代大学生表现出“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4]9的外在特征,内在特征则可概括为思维活跃、积极主动、获取信息能力强和自我意识强等,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激发学生思考、多创造学生讨论的教学方式,要广泛利用新媒体、互联网等技术,要深入而充分地准备授课内容,知识点覆盖面广、分析深刻。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必须用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规范化的实施过程、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加以保障。高校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课程体系化原则。建立一套包括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活动方式等要素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观上要突出时代的新要求,即政治安全观和“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理念;课程目标上要明确“一个标准”,并阐明要求;课程内容上要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占主要比例;课程结构上要注重各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系统性;课程活动方式上要严肃性和活泼性相结合。二是工作规范化原则。要用完善的制度作为工作规范性的保障,学校层面出台统领性的实施方案,具体执行的各单位针对相应任务制定办法,对具体工作的实施情况要进行监督、考核。三是授课教师专业化原则。授课教师的质量某种意义上决定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质量,高校要针对授课教师制定准入标准,选拔一批政治过硬、专业优秀、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建立一个相对固定的师资库。四是教学模式多样化原则。要基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优化培训效果的需求,根据授课内容和授课教师特长,多用探究式、抛锚式、范例式、现象分析式、合作学习式以及发现式等教学模式。
一是做好普遍培养与重点培养相结合。一方面要突出对学生骨干的重点培养,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普通大学生的培养需求,通过建立健全培养体系,尽可能广地覆盖至普通学生;同时,培养过程中既尊重大学生成长、高等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又要注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一特殊要求。二是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既要通过组织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又要通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基层一线磨练意志、苦练本领、坚定理想信念。三是坚持组织培养与自主教育相结合。既要组织开展集中性的集体性学习,又要注重学生个体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四是坚持阶段性培训与长期化培养相结合。既要针对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开展有计划、分阶段地培养;又要注重培养周期结束后的长期跟踪和关心支持。五是坚持培养工作与现有资源相结合。做到“一二课堂”相结合,利用必修课、公共选修课,把部分课程安排在“第一课堂”上进行,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做到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源相结合,利用并协调好“马院”资源,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做到与学术理论类学生社团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培养内容和形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