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华
(蒙城第一中学 安徽亳州 233500)
学习物理知识的意义不应仅仅为了应付考试,更应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物理学科的实用价值。因此,物理教学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将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效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运用能力。
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要与教学内容切合,应该从学生的未来发展与实际生活入手,考虑到学生们的性格差异与认知能力,这样才能更加有的放矢,达到教学实效性。
第一,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生活化情境创设可以从知识、方法、情感三个维度有机交织巧妙创设,来达到知识传授与情感体验的目的。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可以从学生的喜好入手,用大家熟悉的实际生活来结合本堂教学内容,找准新知识的切入点,创造出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一同讨论、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在教授“做功和内能的改变”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开始,比如:大家一起搓搓手,会有什么感觉?接着问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入教学主题。再如,在教授“牛顿第三定律”这一课时,就可以问:大家有没有留心观察过像划船、溜冰等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什么划桨时船会向前行驶?为什么推别人时自己会有向后的感觉?通过这种日常中都能见到的事例,来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奥秘。
第二,对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注重。从生活中总结出物理知识,到物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这是知识形成与输出的过程。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基础在于学习、生活的经验,因此,应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的习惯,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总结,使之升华成物理知识。
与生活化情境结合的物理教学,不仅丰富了知识的实效性,同时也可有效调动课堂气氛,让物理课堂不再枯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一,从教学方式入手。在生活化情境创设前,要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与认知,能够从他们生理、心理年龄特点出发,融合多种教学方法的,如高科技动画绘图、多媒体音频视频图片等,让学生在愉悦新鲜的氛围中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再现实际生活现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从而达到学习主动性的提升。
第二,教学过程注重生活化。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还要注重教学过程。在平等交流、共同探讨的氛围中解读那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这是学生自主思考的学习过程。我们不能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机械记忆,而应借助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内化巩固所学知识并运用与实践,通过自主分析,解决与物理相关的生活问题,锻炼了实践能力、体现了自我价值、获得了自信与成就感,从而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自觉融入后面的教学,获取更多的能力。
第三,学习过程注重生活化。生活化情境教学模式的融入,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巧妙地与知识结合,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自主思考、勇于创新,引导学生积极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来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应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如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善于发现、独立思考等。
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课外实践活动可以说是生活化情境的真实体现。所以,我们应在课后布置练习及实践活动的具体任务。
第一,课后练习要生活化。课后练习的目的在于对课本知识的消化与掌握,所以说我们的课后练习也应该贴合实际,并且具备贴近主题的应用性,尽可能多地为大家创造实践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们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例如,教授“电磁学”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家里的哪些电器运用到了电磁原理?请回去后进行实践调查。
第二,课后实践和实验生活化。可以通过课后实践来提出质疑、自行调查、得出结论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比如,讲授完“重力”这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观看宇航员登录月球的视频,研究宇航员行动与地球人的不同,并通过搜集材料给出有效的解释与论证。再如,教授“光的折射”这一知识时,可以引入与生活联系紧密的一些现象:为什么水碗中的筷子是弯的?为什么雨后会有彩虹?为什么倒车镜里看到的事物缩小了?为什么借助放大镜可以引燃纸片?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感同身受,大家具有同样的探究欲、有同样的疑问,从而带着好奇心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解读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主观思维能动性。
人类进步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适应环境、了解自然的过程。生活中有许多需要解释的物理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借助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呢?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来进行。例如上文中提到的“雨后为什么会有彩虹”的问题,就可以借助光学知识来解读,通过课堂上使用三棱镜或者水面油墨等人工制造彩虹,让大家展开想象,讨论彩虹出现的原因是与阳光照射在水滴上,透过水滴折射出了不同色彩,最终形成了彩虹。也只有雨后空气中还保留了一部分水气,太阳一出现,透过水汽所形成的多种颜色才会出现。通过这一现象,我们就可以带领学生讨论问题、解读问题、理解问题,让他们意识到原来很多难以理解的生活问题都可以尝试用物理知识来解读。
物理课堂中少不了实验,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物理是以实验为教学基础的学科。我们也可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入生活实际,丰富教材延展性的同时,为枯燥的实验添加一些趣味。例如,教授“重力学”相关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课前准备矿泉水瓶,通过给矿泉水瓶加减水量,来研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再如,教授“浮力”相关内容时,可以现场在加满水的盆中放入不同的生活材料,如硬币、铅笔、粉笔、纸张等开展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学生就能够将物理实验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