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月侠
(阜阳市卫生学校 安徽阜阳 236000)
现代教育论认为“教育是一种对人的身心进行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实践活动”,因此,教育一般有两条规律:一是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相互制约;二是与教育对象的联系,其中最主要的是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相互制约。简单地说,前者强调国家和社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后者强调个体如何成长为这样的人。走班制教学改革应该在遵循这两条基本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有序展开,而不应简单地、形而上地理解为为配合选课制而实施的一种分层教学管理。
现代课程论认为“课程不仅是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和进程的总和,也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以及学校中潜在的各种文化教育因素,还包括学生个人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个人经过系统的整理由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知识和个人经历产生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说,课程不仅指知识、经验,更指活动、空间,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课程化。走班制教学改革实质上是落实国家的课程改革目标,即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走班制教学改革的前提应是建设校本化的、优质的学校课程体系。脱离现代课程观的走班制教学改革大都是技术层面上的应景,或是到外地考察后的东施效颦。现在很多学校动辄就开设几十个、上百个甚至是几百个校本课程,或是一个教师开设好几个校本课程,这实际上违背了基本的科学常识,也不可能真正实现,更与课程改革的初衷相违,这种大而全、一阵风的现象有时还比比皆是。
实际上优质课程体系包括三个方面:国家课程落实程度,这是学校课程体系的核心;实现现有条件下学校一切管理、教学活动课程化;建设因校制宜、量力而行的校本课程。现有条件下学校管理、教学活动课程化是落实国家课程、实现国家课程目标的有效保证,因校制宜、量力而行的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延伸。当学校形成优质课程体系后,选课、排课也将变得更加简单易行。
自主性、选择性、合作性、探究性、创新性是落实国家课程目标的走班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也是现代教学论探讨的主要内容。教学不仅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共同活动,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的共同体和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教”的共同体的形成。如何有效地“教”,如何高效地“学”,这是教学论研究的范畴,因此,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所构成的基本教学过程是“教”和“学”的主要载体。走班制选课、排课有利于建设学生“学”的共同体和教师“教”的共同体,因为与过去的行政班教学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所选择的学科组合,对未来大学学习的专业已有明确的倾向性,所以由具有相同或相似专业倾向的学生组合成的班级,对所学课程的兴趣会更加浓厚,学习共同体会自然形成,而且师生具有相似的专业情趣和爱好,就更有利于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的优化。
基于以上分析,借鉴课改试验区的经验教训,建议非课改省份在不久的将来进行走班制教学改革和高考改革时应做如下调整,将会使改革更加顺遂。
首先,要吸取地理、生物提前等级考的教训,政、史、地、物、化、生选考科目等级考试要同时进行,如果分先后考试,必然会扎堆选择先高考的选考科目。因为,现实的国情是学生在做选课决定时优先考虑的是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的好专业(更多的是家长和社会现实的因素),其次才是兴趣和爱好,所以,先考了两门,接下来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备战主科语、数、英。
其次,学业水平考试和等级考试不分开,最好进行整合。学考、等考分开不仅大大增加了考试成本,而且还带来了与考试相关的各种负担。实际上,参加高考的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就不需要进行了,两者可以合二为一。
第三,要吸取等级考试先将分数转化为等级再由等级转化为分数所导致的分数失真并由此而引起物理等关键学科少有人选的教训,将等级考试的分数直接计入总分,以同类高校专业招生比例和参考人数为基准,确定该同类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
由于各个学校地域性、层次性、师资力量、硬件条件、资金等各方面差异性很大,所以在即将进行的走班制教学改革中要立足校情,守住国家课改和高考改革的底线要求,量力而行,进行真实的走班制教学改革。为此,提供如下三种走班制选课、排课改革模式,供不同类型学校参考。
(一)完备型走班选课模式。取消行政班,实行真正的学分制,所有学科完全根据学生的需要实行“大走班”,一生一课表,学生不仅可以选课程,同一课程还可以选老师,而且还可以跨年级选课,学分修满后符合一定条件可以提前毕业参加高考。这种模式是走班教学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理想模式,需要学校具有一流硬件条件、雄厚师资力量、丰裕教师资源,而且班次少、班额小方可实施,估计目前全国只有少数几个优质中学可以做到。
(二)行政班走班选课模式。以高考方案为走班选课依据,在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方案未公布前不走班。方案公布后实行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行政班为主的方式,语、数、英在行政班教学,不走班,选考科目组合后走班教学,实行行政班和教学班两套评价体系。或者选考组合科目走班教学后,以选考组合科目走班的班级为基准对高一的行政班进行重新调整,组成新的行政班。这种模式符合班次多、班额大、师资紧缺、硬件条件基本达标的大多数地方优质高中需要,是一种紧跟高考改革需要的半走班制选课模式。
(三)基本型走班选课模式。薄弱学校因各方面条件限制,只能以高考为目标,根据本校的学科优势和师资水平,由学校参考高校公布的招生专业高考选考科目方案,决定本校只开设符合本校实际的部分选考科目组合,并提前向社会和家长公布。这样,可以形成以某个地区为单位、薄弱学校联合起来、根据不同学校校情确定以后一直重点发展的选课科目组合,形成长期的特色或专项区域学校联合办学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