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之美
——辨证论治之美

2018-12-31 03:59韩翠娥
癌症康复 2018年3期
关键词:蔡桓公脉象扁鹊

□韩翠娥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几千年来中华儿女靠着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来自大自然的草药和各种凝结前人智慧的用药方法使得中华儿女的健康得以保障。虽历经数千年,仍历久弥新,正如中医名家所言:“中医理论属于文化的早熟品,而且早熟的跨度很大,以至于到了现代仍不落后,甚至还超前。”

关于中医之美的话题,我们曾谈过有关中医阴阳之美的感悟,本篇将与大家分享中医的辨证论治之美。

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不是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不是仅仅根据就诊者的某些表面症状施治,而是根据就诊者全身情况,采取“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综合方法,对就诊者作出最准确的诊断,力求找出患者症状背后的证据,从而准确施治。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医诊治疾病堪称最古老的精准医疗。

据正史记载,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综合方法是由古代名医扁鹊创立的,内涵极为丰富。“望”包括望面色、眼神、体态、神态、步态、手掌、脚掌、皮肤、指甲、舌苔、牙齿、眼球等,“闻”包括闻其声、闻其味等,“问”包括问出生地、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生活、饮食习惯、睡眠、大小便是否正常以及家庭、工作、子女等方面是否有重大事件和变故等,“切”就是我们常说的“把脉”,通过手法切脉,了解就诊者的脉象,根据脉象辨别其属于常见病脉的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还是弦脉等。

中医诊病治病的整个过程是采用整体观、系统化、综合性、动态性的思维方式。中医将人体本身看做一个有机联系的完整系统,比如将贯穿人体的经络分为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每条经络都有阴阳之分,在体表相应部位都会有穴位,又分别连通着相应的脏腑,各个脏腑之间也有着阴阳表里之分。中医的五行学说是运用古代人民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中认识到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些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中维持着动态平衡,五行学说将人体肝、心、脾、肺、肾五脏分别定义为木、火、土、金、水,在诊病、治病的过程中由表及里,处处体现着中医“治病求其本,诊病求其末”的特色,在诊病时追根溯源,治病时从根本入手,急症先治标,缓症则治本,力求让患者达到真正的健康状态。

中医根据整体观和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的五行学说由表及里,诊病时求其末。中医认为:肝为木,上开窍于目,肝胆相表里;心为火,上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脾为土,上开窍于口,脾与胃相表里;肺为金,上开窍于鼻,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为水,上开窍于耳,下开窍于二阴,肾与膀胱相表里。因此,中医根据表里关系,经络、穴位分布与内脏有机关联的原理,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四肢、手掌、末梢、外观、皮肤以及穴位、特殊的压痛点等身体表浅部位的状况来诊断内在病情。比如有经验的老中医看到就诊者面部发红大多会考虑可能有血管、血压等方面的问题,面色发黑者肾功能问题居多,面色发青者肝部多半会有问题,面色发白(病态白)者多是心气虚、胃气不足或食欲不振。有些患者体形较胖,舌胖大、有齿痕,大多会有脾虚、湿气重等问题;形体较瘦、舌红者阴虚火旺者居多;口腔气味较重者多数会有脾胃功能失调、消化系统问题。

即使相同的疾病,因就诊者的出生地不同,病因也会不同,出生地的信息可以提示疾病是否与当地气候、水土、食物、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有些疾病的发生则与地域相关度很高,例如河南林县是食管癌高发区,而胃癌在内蒙、山东临朐县等地高发,生活在海边或气候潮湿地区的患者则容易患与湿气相关的疾病。对于不同原因形成的疾病即使病症相同,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与西医相比,中医诊病更为简便易行,无需昂贵的检查或检验设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患者诊病过程基本没有痛苦,也更为节约时间和资源。比如,中医面诊通常把人的面部以鼻子为中心,分为上下左右四个部分,面部上半部的变化反映的是心脏问题,下半部的变化反映的是肾脏问题,脸部左边的变化反映的是肝脏问题,脸部右边的变化可以看出肺部问题,中间的鼻子变化则可以看出脾脏问题。如鼻子发红者会易渴、易饿,鼻梁凹陷处出现横纹表示心脏有问题,额头长痘者一般心火较旺。医生还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颜色知道内部疾病所在,如面部发红即体内有热,面色发白则体内有寒;面部、头皮出油通常胃肠会有湿热;脸肿、眼皮肿时胃肠可能有息肉;耳垂上如果出现45°角的纹理,表明心肌供血不足;如果舌面有水并出现裂痕为阴虚,舌部中间有裂痕者表明脾胃有虚症。有经验的老中医可以从眼球血管的粗细及弯曲的变化状态看出人体内在疾病;通过看手掌也能了解体内问题,如手掌的大、小鱼际部位发红表明肝脏有问题。

中医诊病最神奇的是还可以根据现有的症候预知日后疾病的发展。很多人都听说过春秋时期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故事中扁鹊在蔡桓公面前站了一会儿说:“您在肌肤纹理间有些小病,不治恐加重。”蔡桓公说:“我没病。”扁鹊离开后,蔡桓公说:“医生就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当作自己医术的功效。”过了些日子,扁鹊再次进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肌肉里,不及时医治将会更严重。”蔡桓公仍然不予理睬。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又过了些日子,扁鹊再一次进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蔡桓公还是没有理睬。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很不高兴。再过了些日子,扁鹊远远地看见蔡桓公,掉头就跑,蔡桓公不解,特地派人去问。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之间,汤熨的力量可以去除;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用针灸砭石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火及汤剂也可以治好;如果病在骨髓,就属于司命神所管辖了。现在桓候的病已深入骨髓,因此我已经无法医治了。”过了几天,蔡桓公果然全身疼痛,立刻派人寻找扁鹊,但此时扁鹊已逃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公就病死了。

中医治病要求追其本源,找到病根,标本兼治。据发病者的年龄、性别、出生地、职业、发病原因、地点等不同,有些疾病需要用药物来治疗,而有些疾病仅仅靠药物治疗远远不够,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其他非药物方法,比如常见的针灸、艾灸、推拿、按摩、热敷、熏蒸、泡浴、手术、长期食用对症的膏方调理或者采取情志疗法等,还需要根据患者病情进展随时进行方剂和治疗方法的调整。比如风寒型感冒与风热型感冒发病初期与发病后期的用药是不同的,患者基本痊愈时则无需用药,但需要针对身体状况进行合适的营养饮食调理、代茶饮等巩固调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实现完全康复。

中医诊疗中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案例比比皆是,就是因为中医治病讲究的是辨证论治。古代医圣张仲景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鼻祖,他的两部医学著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记载了269个处方,对后世影响极大,直到今天学中医的人还要把张仲景的医方熟记在心。张仲景治疗伤寒热病功效独特,其用药的要点在于精、简、直中病情,可谓中医界奇才。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也是一部奇书,又称《仲景伤寒论》。它确立了中医学重要的理论支柱——辨证论治思想,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伤寒杂病论》指出,使用寒凉药物治疗热性病是中医的“正治法”,而使用温热的药物治疗就属于“反治法”,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法都是用于治疗热性疾病的,那么相同的症状、不同的治疗方法,如何区别和选择呢?这就要进行辨证。不仅要看表面的症状,还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医生的辨证分析找出疾病的本源以及证候特点,才能针对性地开方施治。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诊断方法就是“辨证论治”,这是在精深的医理和严密的辨证分析基础之上形成的,它彻底否定了仅凭症状来判断疾病性质和治疗方法的主观诊断法,从而确立了中医的重要支柱理论——“辨证论治”原则,奠定了后世中医药临床学的理论基础,也使得几千年来中医长盛不衰,至今仍傲立于世界医林。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综合分析疾病性质,因人、因病、因证来选方用药辨证施治,才符合变化的病情和不同体质的病人,才能做到药到病除。可以说,整部《伤寒杂病论》就是针对古代当时很多医生不能具体分析、准确用药而著述的一部“纠偏”之书,其中许多条文都是针对所谓“坏症”,就是对医生误治后出现的很多问题进行纠正性治疗的论述。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精选300多个方剂,这些方剂的药物配伍精炼、主治明确,现今的中医大夫们还时常沿用,如常用的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等。这些著名方剂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检验被证实有较好的疗效,被后人称之为经方,即经典之方,为中医方剂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后来很多新药方都是从它们发展变化而来。中医界的老前辈们高度赞扬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称其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如日月之光华,旦而复旦,万古常明”。后来关于注释、阐发《伤寒杂病论》的著作高达三四百种,汉代以后,研讨伤寒杂病论的论著已超过500种。它的影响还超越了国界,对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亚洲各国都有很大影响。张仲景高尚的医德和医学上的贡献使他在医学史上享有殊荣,不仅在中国,在日本、朝鲜、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影响极大,在日本更是备受推崇,当今日本的汉方处方和成药制剂中大部分仍是采用张仲景方。

切脉是中国古代传统医学家独创的诊法,即用手指按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我国在公元前五世纪就已经出现了脉诊,并一直沿用至今,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性。

中医诊脉十分神奇,中医认为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波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所以,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同时,血液循行脉道之中,流布全身,运行不息,除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肺气输布,血液方能布散;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靠脾气的充养和统摄得以运行;肝藏血,主疏泄以调节血量;肾藏精,精能生血,又能化气,肾气为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故脉象能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当脏腑、气血发生病变后,从脉象上必然能表现出来,因此脉象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脉象与内外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受气候、年龄、性别、体质、劳逸及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脉象也会发生某些变化。例如一年四季中,脉象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变化;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脉多有力,老人脉稍弦,妇女脉象较男性脉象弱而略快;胖人脉稍沉,瘦人脉稍浮;劳力之后、饮酒、饱食或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搏较弱;脑力劳动者脉多弱于体力劳动者等。

在古代,一些有名的医生会被选入皇宫成为太医,太医为皇后或皇帝的嫔妃们看病需要把脉时手不能接触这些女病人,只能“悬丝诊脉”,即将一根丝线系在女病人手腕的脉搏处,丝线牵出房外,医生通过按丝线的另一端诊察病情。据说唐朝名医孙思邈曾入宫为长孙皇后看病,在房外悬丝诊脉。太监有意测试孙思邈的诊技,先后把丝线拴在冬青根、铜鼎脚上,结果都被孙思邈识破,最后太监才将丝线拴在皇后的手腕上,孙思邈通过悬丝诊脉诊出皇后是滞产,开了活血理气药,皇后服后顺利生下皇子。唐皇闻讯十分高兴,下旨赐给孙思邈金牌一面、良马一匹、黄金千两、绸缎百尺,并大摆宴席欢送孙思邈并庆贺皇后病愈生下皇子。现代中医人也在传承基础上对古老的诊脉方法不断创新,如近年来创立的“金氏脉学”等。

关于中医治病,古代名医的神奇医案很多,如华佗治病案例中就有子病治母的医案,据记载当时东阳县有一小儿吃完母乳后总是拉肚子,久治不愈,华佗察明情况后,没有直接治疗孩子拉肚子的症状,反而建议小孩停药,他认为病根儿在其母亲,母亲的乳汁有寒,孩子吃了才拉肚子,于是为孩子的母亲开了10剂药,母亲服药后,小孩拉肚子的问题果然不治而愈。

现代很多名老中医在治疗疾病时都善用辨证论治之法,比如常见的咳嗽,有些患者是因为受了风寒,有些则是热伤风引发,还有些是咳而有痰,有些则干咳无痰、久咳不愈,还有些是咳喘并存。同是咳嗽,有些人白天咳得剧烈,有些则深夜才会咳嗽不止,还有些咳嗽是在受到某种外界刺激时才会咳嗽不止,没有外界刺激时则安然无恙。针对这样的病症,专业的中医大夫绝对不会仅仅简单地止咳,更不会只使用某一种止咳方法来应对,而是会找引发咳嗽的证据、根源,再辨证施治,如此才能药到病除。否则会因用药不当久治不愈,甚至适得其反,越治越严重。

总之,中医中药传承数千年,具有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的完整理论体系,药材取自于自然界的动植物、矿物、金属等天然物产,是采用祖先千年智慧结晶形成的多元治疗方法,善用四季变化顺势而为调理健康,从根本上为人体细胞的正常生长与新陈代谢营造风调雨顺的适宜环境,以保障人体细胞的正常生长和代谢。中医中药不仅着眼于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及时调理人体的各种不适,在疾病尚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及时调理,使之回归健康,不仅可以治病,还能够防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体健康问题,正所谓“上医治未病”。

猜你喜欢
蔡桓公脉象扁鹊
中医脉诊学习之感悟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词句中的人物性格
讳疾忌医
扁鹊与牛黄
扁鹊兄长,你在哪里?
脉象采集分析系统的设计
讳疾忌医
关于脉象在疑难病诊治中作用的一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