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农林大学 学科建设办公室,浙江 杭州 311300)
学科,一般含义是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属于学术的知识分类体系。对高等学校而言,学科可指高校的基层学术组织。然而,高校的学科组织形态通常有两种类型,一是以学科实体建制形态存在,即有一群同一学科知识领域的人员组成,从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传承学科文化,多属学院下属的一级学术组织,承担有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职责,且具有学科自身组织管理职责;二是以学科虚拟形态存在,即以实体化的教学系、教研室或研究所(院)为组织单元,服务于专业建设或科学研究,以实体化基层学术组织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成效来总结归类于不同学科。本文以实体化运作的学科(组织)为研究对象,分析学科的组织化程度对学科建设作用、学科组织化提升的影响因子与提升途径。
作为基层学术组织实体化运行的学科,是学院下属直接管理的一级学术组织建制,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任务,是具体的组织实施者,其组织化程度高低决定了学科的建设水平。现代大学所强调的学科建设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是作为知识体系的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即指各学科在知识上的增进;其二是作为不同学科要素构成的组织的建设,即作为知识劳动组织的学科建设[1]。
学科组织化的提出,是在大学学科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对大学发展和大学学科建设更为直接、更有效率、更符合知识生产规律的新路径,学科组织化是大学进行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逻辑起点。大学学科组织化是指在大学组织中按照知识分类的体系在二级学科上建立知识劳动组织并使之逐渐有序的过程。具体而言,它是指以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为使命,以学者为主体,以知识信息和各类学术资源为支撑,按照知识的具体分类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建构和有序演化[2]。
作为基层学术组织的学科,承担着人才培养的任务,即为专科、本科生或培训生提供课程与实践基地,为硕士、博士研究生提供全程培养条件;也承担有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任务,且不同水平的学科,其承担的科学研究量与质相去极大,可见科学研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学科水平的显性指标。学科的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组织、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科学研究组织实施、社会服务开展,以及学科文化形成与传承,从具体实施工作看都是由教师或教学辅助人员完成的,但这其中都离不开良好的组织。因此,学科在行使职责的过程中,组织化程度与学科任务组织实施质量直接关联,往往会显著影响其运行成效。提高大学学科组织化程度就是指学科组织的使命与战略目标的具体化、明晰化;学科组织在大学组织结构中的实体化、建制化;学科建设参与者(政府、学校、市场、学者)关系的模式化、规范化[3]。
学科组织化包含了学科组织行使其职责的各个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以知识体系分类而言的学科不断融合,尤其是自然科学,学科的综合需要形成教学团队才能更有效地传播知识,或传播有效知识,甚至需要多学科人才综合来评判教学效果。学科组织的教学工作组织化,包括了构建教学团队,开展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与教学工作关联的内容;同样,科学研究更需要学科团队来完成,或多学科团队来完成。学科组织的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化,包括确定学科的科研方向(即学科方向),集聚多学科力量组织科研团队争取重大项目、开展科技攻关、争创科技成果;三是学科组织的社会服务团队化。团队化的社会服务是学科应对社会需求的有效方法,需要学科进行有效的组织,发挥学科各个成员的作用以体现学科组织的能力与水平。可见,提升学科组织化是由学科履行职责所要求的,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4-6]。学科组织化程度决定了学科职责完成的质量水平,也反映出学科的建设水平。组织化程度高的学科也会慢慢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文化,可见,学科文化是学科组织化的自然产物,也是学科组织程度的文化标志。
多学科的交叉与新兴学科的产生,学科的不断深入发展,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社会,都需要对学科成员进行有效组织,都要求学科成员围绕特定目标行事。目前多数高校都会对每个教师(即学科成员)设置考核目标,要可持续完成单位的教学、科研目标,尤其是科研目标,更需要学科团队或科研团队,由此才能可持续地争取到科研项目,协同合作才能争创到科研成果。
从理论上分析,提升学科组织化是每个学科成员的共同意愿。然而,针对不同个体或针对不同学科事务,学科成员面对组建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团队,以高组织化程度应对职责时,往往存在不合作或反对态度。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源自学术自由探索的离散心理。每个教师或科研人员都有自由探索的愿望。二是个人学术成就评价标准的单一性。这种以个体为中心的评价标准促进了个人奋斗而不是集体作战。三是狭义的竞争意识。一些教师或多或少存在害怕自身的学术优势在团队协作中被减弱,或怕被他人利用,忽视了其在团队中学习他人的优点而获得快速的进步。四是个人眼前利益或短期利益心态。在对Z大学300名教师的问卷调查中,50%以上的教师在获得各类科研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后不愿加入团队,或在使用经费上合作共享,75%以上的教师选择经费独立自身管理,研究工作合作完成,其中青年教师在该选项的比例高达92%。可见,提升学科组织化程度存在巨大的自然阻力,尤其是一些新学科、学科带头人水平不高的学科,提高学科组织化程度的难度更大。
提高学科组织化程度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需要从学校、学科的直接管理部门、学科自身和学科成员四个层面寻找路径,探索出提升学科组织化程度的新模式。
在学校层面上或学院层面上设计利于学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学科与个人管理、考核制度。具体包括学科团队管理、团队考核相关的制度设计,学科平台建设的资源配置制度设计(如学科的学位点建设与调整制度),学科评估的结果应用制度设计等。将学科建设水平与学科自身未来发展挂钩,与学科内成员的个人利益挂钩,做到人人重视学科建设,参与学科建设,实现学科成员有效协同。以《Z大学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为例,该校在该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学科设置的基本条件和程序,学校、学院、学科在学科组织管理中的职责,学科带头人的基本条件、产生程序、聘任、管理与考核,学科建设经费的使用与管理,不同层次学科的分类考核以及学科调整的程序。该管理办法作为全校学科建设的制度统领引导各学院、学科制定符合学院、学科发展实际的实施办法,推动着全校的学科有序、有效的建设。同时,《Z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计划》明确了学校学科建设的目标、建设内容和支持条件、遴选条件和办法、建设与管理机制、组织实施等,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确定了学校的学科建设体系,并扎实引导学科制定学科建设任务书,指导各学科朝着符合学科发展实际的方向发展。辅之于该计划的还有具体的实施办法和稳定的经费支持,作为落实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
具有明确的学科方向是提升学科组织化程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凝练学科优势特色发展方向,组建学科团队,强化学科成员协作,有两种模式可以借鉴[7]。其一是“红五+拖拉机”模式。它适用于具有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学科,一般这类学科总体水平都比较高,学科发育比较成熟。学科带头人能很好地把握学科前沿方向和发展趋势,能组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并以项目为驱动,开展学科团队或多学科协同研究,能有效组织教学团队,开展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活动。可见,存在“红五”式学科带头人,带领一群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凝练若干个学科方向团队,其组织化程度定能越来越高。其二是“金字塔”模式。它适用于一些现实水平偏低、缺少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学科,该类学科往往发育较晚,当前各类省属高校的多数学科属于该类层次。“金字塔”模式提升学科组织化程度要求学科通过借助外力,如聘请国内外同类高水平学科的带头人,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统一学科成员思想,让学科成员选择相对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要求学科成员通过科学研究形成自身的教学与科研特色优势。在这种学科组织发展模式下,学科的若干个方向有望逐渐形成优势与特色,也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或者通过引进高水平的带头人加速其发展。
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平台,这是集聚高水平人才的基本条件,具体包括博士、硕士学位点平台,国家、省部级重点学科(一流学科)平台,国家、省重点实验室或研究基地平台等。平台建设也是学科建设单位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有了高水平的学科平台,就会有明确的学科研究方向,就有望快速提升学科组织化程度。然而,建设高水平学科平台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往往是学科发展水平的标志,是学科组织化程度高的标志。为此,在学科建设中,学校、学院以及学科带头人需要为学科设立建设高水平学科平台的奋斗目标,并以此激发学科活力,形成学科共识,促进学科成员间的协同,达到不断提高其组织化程度的目标。在学位点等软平台方面,申报上,注重学科布局和整体地超前地谋划,以学位点合格评估为抓手,通过制订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标准、学位点合格标准,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和学位点建设目标,对标查漏,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位点建设工作。在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学科(一流学科)建设方面,实行学科实体化运行,目标导向,对标追赶,分层分类管理,注重绩效评估与资源分配的有效衔接,以点带面,以个别优势特色学科的突破带动学校整体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在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着力构建“国家—省—校”三级协同创新体系,建立开放共享的运行和管理机制,突出学科研究优势和特色,以方向凝聚团队,在团队建设中提升学科组织化程度。
让学者有作为、让学术有品位,是学校、学科有地位的重要根基。提高广大教师的学术抱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学科组织化程度的必由之路。缺少学术抱负的一些教师难以实现协同,学科组织化也无从谈起。为此,要采取若干学术特区政策,营造更加舒适的环境、更为包容的校园学术生态,鼓励志向高远、充满活力、敢为人先的领跑者,善待“慢工出细活”“十年磨一剑”的坚守者,宽待确有真才实学又有重要实际贡献的耕耘者,引导教师提升学术抱负和科研品位。全校上下应逐步形成共识,有学术抱负的教师的时间是学校最为宝贵的资源,全校各管理服务部门要把为教师节约时间作为首要工作目标。并鼓励、帮助教师组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帮助教师争取重大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组织教师建设前沿性综合性的课程,通过科研和教学训练以及学科协同创新等文化创建,促进个人的学术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抱负,引领学科成员走进团队、协同作战。
此外,明晰以学科组织使命为切入点的管理路径,促进了学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定期的学科诊断与评估,发布的学科建设工作简报,培育的学科文化典型案例宣传,使学科建设氛围更加浓厚。重视学科建设成为全校共识,广大教师参与学科建设的自觉性显著增强,学科成员在完成学科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任务中高效协作,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学科建设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